- 年份
- 2024(8158)
- 2023(11040)
- 2022(8978)
- 2021(8387)
- 2020(6966)
- 2019(15326)
- 2018(15225)
- 2017(29018)
- 2016(14796)
- 2015(16446)
- 2014(15638)
- 2013(15395)
- 2012(13984)
- 2011(12595)
- 2010(13034)
- 2009(12652)
- 2008(11439)
- 2007(10572)
- 2006(9509)
- 2005(8567)
- 学科
- 业(62995)
- 济(56065)
- 经济(56014)
- 管理(45778)
- 农(45127)
- 企(39374)
- 企业(39374)
- 农业(30340)
- 融(25549)
- 金融(25548)
- 银(23841)
- 银行(23832)
- 中国(23525)
- 行(23137)
- 业经(20785)
- 方法(18693)
- 技术(17862)
- 制(16797)
- 财(16585)
- 数学(15778)
- 数学方法(15632)
- 地方(14578)
- 技术管理(11866)
- 中国金融(11115)
- 务(10938)
- 财务(10908)
- 财务管理(10892)
- 贸(10858)
- 贸易(10842)
- 体(10729)
- 机构
- 学院(202668)
- 大学(197227)
- 济(86874)
- 经济(85023)
- 管理(84647)
- 理学(72389)
- 理学院(71818)
- 管理学(70918)
- 管理学院(70540)
- 研究(63605)
- 中国(58006)
- 农(47946)
- 京(39913)
- 财(38856)
- 农业(36138)
- 科学(35686)
- 中心(34174)
- 业大(33493)
- 江(31950)
- 财经(30225)
- 所(30013)
- 经(27522)
- 研究所(26784)
- 州(26282)
- 经济学(25076)
- 经济管理(24668)
- 北京(24478)
- 范(24159)
- 师范(23935)
- 经济学院(22663)
- 基金
- 项目(135754)
- 科学(108773)
- 研究(106247)
- 基金(98113)
- 家(83537)
- 国家(82682)
- 科学基金(72962)
- 社会(69713)
- 社会科(65865)
- 社会科学(65851)
- 省(56287)
- 基金项目(52436)
- 教育(45690)
- 编号(45616)
- 划(44064)
- 自然(43518)
- 自然科(42581)
- 自然科学(42576)
- 自然科学基金(41909)
- 资助(36973)
- 成果(36633)
- 创(34544)
- 创新(31269)
- 发(31238)
- 重点(29519)
- 国家社会(29182)
- 课题(29175)
- 部(29055)
- 业(28573)
- 农(28495)
- 期刊
- 济(100315)
- 经济(100315)
- 研究(57023)
- 农(52468)
- 中国(48700)
- 融(36125)
- 金融(36125)
- 农业(34984)
- 财(29075)
- 管理(28884)
- 学报(27200)
- 科学(25909)
- 业经(22878)
- 大学(21930)
- 学学(20407)
- 教育(19750)
- 技术(18967)
- 业(16863)
- 图书(15766)
- 农村(14158)
- 村(14158)
- 财经(14046)
- 经济研究(13912)
- 农业经济(13478)
- 问题(13275)
- 经(12094)
- 科技(11542)
- 技术经济(11173)
- 书馆(11133)
- 图书馆(11133)
共检索到319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明
中国加入WTO以后,“三农“即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更显紧迫,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调整,金融政策将是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建设农信社金融信息系统,带动支农服务创新的角度探讨农信社支农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希明 童波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建立起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能起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作用,而且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各地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的积极性。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仍处于萌芽和初创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升
农信社信贷产品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目前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及抵质押贷款。其中,面向"三农"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为主,面向县域主要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主。创新机制不活。省联社成立前,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省联社成立后,为强化信贷管理,防控风险,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基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骆伦良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始终牵动着政府、农民的心,但是山区农信社有自己的困难和特点,要改革好山区农村信用社就必须处理好农村金融服务、风险与改革的关系,综合协调。本文调查了河池市农信社近年来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金融资产的情况,并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浩达
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解决了农村基本金融服务问题,但由于农村金融本身的特性等问题,农村金融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需要处理好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以及不同层级监管之间的关系。而在利率市场化等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思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瑞谷 陈向红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8个省(市)试点改革已进入攻关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大支农力度。金华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之际,支农模式不断创新,支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湘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必将对农村信用社这样的传统银行模式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推进金融服务与发展转型带来了重大契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课题组 毛洪 何维
四川分行的XMP移动支付平台以移动支付为突破口,打通了金融服务由中心集镇向偏远地区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将小额现金缴费、小额取现和账户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送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该平台的研发应用标志着农业银行在移动金融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为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开拓了新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伍钰弟
一、农信社市场份额变化情况一是农信社年度新增贷款稳步上升,商业银行逐年下降。二是农信社信贷市场占有率上升,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占比下降。三是农信社与商业银行新增存贷比例升降倒置。2001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分别是61.1%和140.47%,而2004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则变为110.59%和-20.39%。四是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商业银行却呈现大幅下降。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比从9.59%上升到389.64%,而商业银行则从117.37%下跌到-296.37%。二、农信社市场份额上升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辛立秋 刘婉秋 朱晨曦
纵观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等指导性方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连续提出,表明中央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高度重视。在金融服务中,基础金融服务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基础金融服务又是农户需求最多的业务,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应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才能满足农户需求,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户作为农村金融中最基本的经济个体,其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及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辛立秋 刘婉秋 朱晨曦
纵观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等指导性方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连续提出,表明中央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高度重视。在金融服务中,基础金融服务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基础金融服务又是农户需求最多的业务,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应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才能满足农户需求,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户作为农村金融中最基本的经济个体,其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及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惠春
基于信息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的农村信用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及对苏北23个县域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以后,企业贷款市场和农户贷款市场形成了不同的竞争格局,由此改变了农村信用社在两个市场上的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使其支农"意愿"增加,对农户的贷款强度和广度均显著提升;同时,竞争使得农村信用社信息成本降低,农户贷款价格下降。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户贷款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仍然拥有较强的客户选择权和定价权。因此,构建竞争性、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需要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还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信用社 江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与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发挥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更好地为"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