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6)
- 2023(11798)
- 2022(10377)
- 2021(9764)
- 2020(8115)
- 2019(18771)
- 2018(18753)
- 2017(35592)
- 2016(19519)
- 2015(21875)
- 2014(21915)
- 2013(21374)
- 2012(19381)
- 2011(17149)
- 2010(17197)
- 2009(15342)
- 2008(14738)
- 2007(12792)
- 2006(10905)
- 2005(9245)
- 学科
- 济(69015)
- 经济(68942)
- 管理(57970)
- 业(55928)
- 企(49046)
- 企业(49046)
- 方法(33221)
- 数学(27440)
- 数学方法(27105)
- 中国(19875)
- 农(19002)
- 技术(18937)
- 业经(17636)
- 财(16682)
- 理论(16162)
- 学(15609)
- 地方(14951)
- 制(13541)
- 教育(13513)
- 技术管理(12912)
- 和(12818)
- 农业(12573)
- 贸(11486)
- 贸易(11474)
- 易(11113)
- 环境(11034)
- 划(10892)
- 务(10765)
- 财务(10707)
- 财务管理(10690)
- 机构
- 大学(264733)
- 学院(264648)
- 管理(108791)
- 济(97599)
- 经济(95056)
- 理学(94927)
- 理学院(93881)
- 管理学(92289)
- 管理学院(91806)
- 研究(84088)
- 中国(59515)
- 京(56421)
- 科学(53543)
- 财(43141)
- 所(41007)
- 业大(39572)
- 农(39487)
- 江(38537)
- 中心(38131)
- 研究所(37629)
- 范(37202)
- 师范(36895)
- 北京(35529)
- 财经(35081)
- 经(31915)
- 州(31668)
- 院(30957)
- 技术(30656)
- 农业(30638)
- 师范大学(29509)
- 基金
- 项目(187539)
- 科学(147561)
- 研究(141019)
- 基金(133107)
- 家(114944)
- 国家(113885)
- 科学基金(98626)
- 社会(86360)
- 社会科(81635)
- 社会科学(81614)
- 省(76135)
- 基金项目(71888)
- 教育(66294)
- 自然(64159)
- 划(63192)
- 自然科(62676)
- 自然科学(62662)
- 自然科学基金(61538)
- 编号(58935)
- 资助(53341)
- 成果(47782)
- 创(43335)
- 重点(41807)
- 课题(41254)
- 部(40678)
- 发(39848)
- 创新(39525)
- 项目编号(36671)
- 大学(35357)
- 科研(35121)
- 期刊
- 济(106447)
- 经济(106447)
- 研究(76340)
- 中国(55179)
- 教育(41483)
- 管理(40838)
- 学报(40835)
- 科学(38030)
- 农(35588)
- 大学(31228)
- 财(31057)
- 学学(28904)
- 农业(25469)
- 技术(25454)
- 融(18250)
- 金融(18250)
- 业经(18173)
- 图书(16363)
- 财经(16141)
- 科技(15831)
- 经济研究(15778)
- 经(13673)
- 业(13658)
- 技术经济(13063)
- 问题(13023)
- 理论(12921)
- 实践(12105)
- 践(12105)
- 坛(11942)
- 论坛(11942)
共检索到378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丽 陈啸 张聚沛 孙东平
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以军工文化为引领,对军工类研究生进行培养的做法:通过"构建献身国防的文化理念,明确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打造军工特色的实践平台,提高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军工文化的主题景观,优化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实施路径,全面推动了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彬 刘晓元
通过剖析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结合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将博士生的科研更多地集中在基础研究,用系统的方法孕育“教师一本科生一研究生”多方互动的跨学科“生态圈”,注重在科研实践和社团活动中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增强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应用型研究生的市场意识和动手能力等。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研究生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英姿 李占华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培养具有创新型的研究生需要导师具备高层次的素质:优秀的学术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洞悉把握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立志创新的意识与可行、持续的创新方式;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中外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创新型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 素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岩 王蒲生
通过界定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分析了自主创新型人才的类型和作用。结合中美专业博士教育在培养方式、管理方法、发展规模、学科门类和就业趋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讨论了专业博士在自主创新型人才中的定位。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经验基础上,中国部分高校的成功案例表明:根据专业博士在实践中开展创造性科技工作的特点,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模式是一条好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旭 张少华 张淑林 陈伟
认为"校所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赋予洪堡教育理念时代内涵的需要,是适应教育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发展模式的需要,是促进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结合中国科技大学"校所结合"的典型案例,对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校所结合 创新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萍萍 沈晨 施卫东
分析了工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工程实践复合载体的理念并进行了实践,即一方面构建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基地相互交融所构成的工程实践"硬载体";另一方面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通过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的协同创新,构建有利于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软载体"。介绍了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工学研究生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工学研究生 工程实践 创新能力 复合载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亚非 王宏长 成华威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质量研究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文章从研究生生源、导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培养环节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把好生源质量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培养环节管理、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研究生 培养质量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冠男
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注重知识技术能力,更注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满足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型教育要以创新为中心,探究教育和科研工作,与创新型社会进行良性的互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民族进步的基础,研究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高校要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向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教育政策目标。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坚持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采取鼓励留学的政策,从而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形成了本土与留学的二元路径。但是,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我国自主培养能力的增强,留学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疫情后我国顶尖高校出国读研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一些无法去美国留学读研的学生转而到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留学。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一方面抓住优秀生源供给增加的历史机遇,持续提高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留学目的国的多元化,以降低留学趋势变化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瑞英 杨甜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任何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而观念的创新有赖于广博的知识的支撑,而从各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其精华无疑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思想文化经典又无疑是各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因此,经典阅读更无疑是最有效的通识教育的途径。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民族智慧和知识滋养,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判断力和缜密的推理能力,培养自己健康向上而又通脱灵活的文化人格,应该是通识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和最根本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通识教育,必定能培养出具有自由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创新型 研究生人才 经典阅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振雄
论述了新形势下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应用型与研究复合型,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地制订培养方案。据此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做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花玲 仇国芳 王俐 王琳
个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近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改革方案、建设研究型课程、组织精品课程大讲堂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论述?期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文星 李建华
认为科学家的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对于原创性成果的取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设计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培养拔尖创新型研究生的模式,即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方式,以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培养基地,采用新型的招生制度、指导方式、教学方式,建立研究生交叉学科创新成果孵化园,营造浓郁的多学科学术交流氛围,以此来培养拔尖创新型研究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白才进 杜彦峰 王红
收集整理87个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点的招生单位及其344个研究方向,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和单位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总结其跨学科研究趋势。基于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多重比较,得出结论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呈创新型、应用型、跨学科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