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0)
- 2023(6903)
- 2022(5483)
- 2021(4939)
- 2020(4103)
- 2019(9272)
- 2018(8638)
- 2017(16652)
- 2016(8679)
- 2015(9780)
- 2014(9530)
- 2013(9388)
- 2012(8878)
- 2011(7923)
- 2010(8176)
- 2009(8030)
- 2008(7053)
- 2007(6742)
- 2006(6125)
- 2005(5536)
- 学科
- 济(32560)
- 经济(32507)
- 融(25911)
- 金融(25911)
- 业(24485)
- 管理(23794)
- 银(22798)
- 银行(22775)
- 行(22173)
- 企(20336)
- 企业(20336)
- 中国(19364)
- 财(12663)
- 方法(11990)
- 中国金融(11091)
- 制(10916)
- 农(10431)
- 数学(10423)
- 数学方法(10336)
- 地方(10053)
- 务(8973)
- 财务(8947)
- 财务管理(8935)
- 业经(8865)
- 企业财务(8672)
- 农业(7271)
- 学(6787)
- 理论(6563)
- 体(6526)
- 体制(5562)
- 机构
- 大学(116953)
- 学院(116782)
- 济(48972)
- 经济(47819)
- 研究(43557)
- 中国(41370)
- 管理(39883)
- 理学(32871)
- 理学院(32515)
- 管理学(31905)
- 管理学院(31719)
- 财(26059)
- 科学(25429)
- 京(25392)
- 农(22748)
- 中心(22391)
- 所(22233)
- 研究所(20007)
- 财经(19682)
- 江(18884)
- 银(18056)
- 农业(17929)
- 经(17919)
- 融(17549)
- 银行(17380)
- 业大(17295)
- 金融(17234)
- 经济学(16621)
- 北京(16380)
- 行(16268)
- 基金
- 项目(75122)
- 科学(57883)
- 研究(55018)
- 基金(53441)
- 家(47304)
- 国家(46829)
- 科学基金(39091)
- 社会(34906)
- 社会科(32885)
- 社会科学(32877)
- 省(30021)
- 基金项目(27346)
- 划(25231)
- 教育(24823)
- 自然(24512)
- 自然科(23908)
- 自然科学(23897)
- 自然科学基金(23505)
- 资助(22748)
- 编号(21737)
- 成果(18711)
- 重点(17751)
- 发(17241)
- 课题(16379)
- 部(16266)
- 创(16260)
- 创新(15242)
- 科研(14753)
- 性(14723)
- 国家社会(14526)
共检索到197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云龙
<正>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任务。同时,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代表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助力,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要求“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党领导下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力书写金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新篇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剑
金融助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希克斯等学者就用“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这类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来强调金融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在经典综述性文献中,良好运转的金融体系可以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实证研究论证了金融体系可以通过价格发现、风险分散等功能有效筛选、甄别、支持和监督创新研发项目,降低金融摩擦和信息不对称成本,
关键词:
政策选择 科技强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勇 俞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愉 王学凯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血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人才理所应当也是我国人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下大力气打造我国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正中 王晓晓 宋琼
在数字化浪潮背景下,金融业呈现开源、开放、全球运作的数字工程生态特征,面对全球金融重塑的机遇期,立足目前中国金融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亟须在制度开放领域走深走实,实现高水平开放的跨越式发展。未来我国金融业不仅要“走出去”“走进去”还要“走上去”,更要“引进来”“聚起来”“强起来”。本文基于中英金融开放合作的利益诉求,并结合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和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中英国际金融城这一战略构想,为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实现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
金融双向开放 中英国际金融城 顶层设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甄新伟
我国正处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攻坚克难阶段,旨在让金融业重回服务实体经济的正路。养老金融是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对我国养老金融服务的认识还存在很多模糊甚至是误区的地方,金融机构对发展养老金融的资源投入和推动力度也相对不足。积极倡导养老金融发展,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无论是
关键词:
养老金融 金融创新 养老金金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国世平 起英平
中国需要审慎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国世平,起英平进入90年代,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的层次和重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金融和资本市场已成为投资开拓者关注的新目标。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未来政策取向成为理论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日龙 郝国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新的金融业态已被人们认可。同时,依数据安全托起美好数字生活也迫在眉睫。数字金融摆脱了实体金融网点的束缚、发挥了长尾效应、降低了风险评估难度,对未来金融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带来了重大变革。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构成有区别又相互交织,同时又具有共通的价值内核。要重视数字金融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实现数字金融监管全覆盖、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双赢、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加强数字金融诚信建设,树立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以有效配置资源为目标、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完善数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推动数字金融会计基本准则建设、提升会计处理透明度、发挥会计信息在监管中的作用;培养数字金融人才,做好总体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贺宁毅
<正>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定位与经营范围,引导养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聚焦养老主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曙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宏大战略视野和深刻历史洞察,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是指引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金融各领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将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庆年
<正>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湾顶端,坐拥1.6万平方公里的河套平原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有机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近年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从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六个方面入手,积极打造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的巴彦淖尔样板。实践探索一是政策先行,夯实工作基础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少波
<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87年我国首家信用评级机构成立至今,30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从无到有,不断规范,逐步壮大。近年来,评级机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转为备案制、取消强制评级政策相继落地,信用评级行业正加速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评级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邵泉
新时代信托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守定位,稳中求进。信托机构应通过内外兼修,践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切实提高信托的社会认可度,成为委托人信任、乐于选择的财富管理机构,真正实现“因信而托”,打造信托业的不可替代的护城河,以信托财富管理力量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