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
- 2023(1956)
- 2022(1543)
- 2021(1467)
- 2020(1115)
- 2019(2334)
- 2018(2221)
- 2017(4420)
- 2016(2413)
- 2015(2320)
- 2014(2149)
- 2013(1898)
- 2012(1798)
- 2011(1669)
- 2010(1694)
- 2009(1524)
- 2008(1553)
- 2007(1382)
- 2006(1317)
- 2005(1228)
- 学科
- 管理(7667)
- 济(6554)
- 经济(6547)
- 业(5732)
- 企(5421)
- 企业(5421)
- 制(2962)
- 财(2927)
- 农(2739)
- 中国(2622)
- 体(2604)
- 业经(2421)
- 体制(2155)
- 工作(2116)
- 方法(1819)
- 务(1757)
- 财务(1756)
- 财务管理(1751)
- 教育(1740)
- 企业财务(1711)
- 划(1702)
- 环境(1692)
- 家(1628)
- 理论(1611)
- 国家(1577)
- 农业(1490)
- 地方(1469)
- 公司(1416)
- 学(1363)
- 和(1340)
- 机构
- 大学(27328)
- 学院(26688)
- 管理(10282)
- 研究(9789)
- 济(9289)
- 经济(9037)
- 理学(8554)
- 理学院(8455)
- 管理学(8348)
- 管理学院(8293)
- 中国(7467)
- 财(6559)
- 京(5769)
- 科学(4795)
- 中心(4607)
- 财经(4345)
- 江(4337)
- 所(4115)
- 范(4081)
- 师范(4063)
- 经(3972)
- 院(3901)
- 北京(3714)
- 研究所(3562)
- 师范大学(3345)
- 教育(3328)
- 财经大学(3265)
- 州(3239)
- 农(3088)
- 研究院(3083)
共检索到44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刘尚希 王朝才 罗文光
编者按:PPP因其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被视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自2014年以来,PPP在中国呈现井喷之势,但是目前在PPP推广中,由于我国尚无PPP的统一法律法规,导致项目的法律风险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PP项目的推进。加快推进PPP的立法建设,填补法律空白,解决法律冲突,是PPP顶层设计较为关键的一环,也是PPP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PPP的立法建设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PPP的核心是共治,是公共治理或国家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走向共治,需要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把群众路线与现代治理融合起来。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共治"这一基本理念。一是在PPP立法导向上,要从制度主义的界域思维转向行为主义,从单边思维转向共治理念,从法律文本导向转向法律实施导向。二是应实现从放权思维向分权思路的转变,淡化PPP立法的行政色彩,定位于民事立法和强调程序正义。三是应着眼中国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负面清单"思维推动PPP立法,给经济社会主体应有的自主权、自治权。四是不能把所有权、特许权、经营权、收费权混为一谈,应从注重物权控制转向注重产权构建。
关键词:
PPP立法 多元共治 共治理念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国华 刘文君
习近平总书记"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共"治理理念(以下简称"三共"治理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价值共享理论为基础,内含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等三重意蕴。共建、共治、共享三位一体,三者所构筑起来的"三共"治理理念,是我国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活动中所当然遵守和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为此,有必要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内在逻辑等基本理论命题逐一释读,探寻其在新时代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基本担当和应有作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PPP立法是当前中国推进PPP健康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政府、社会资本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行为。PPP的基点是共治,共治是一个新标准和新坐标,PPP立法也应当用共治的理念来进行指导。共治的思维要从基于制度主义转向基于行为主义。
关键词:
政社合作 共治 行为主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秀梅
健全的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是创造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OECD国家)政府公共治理的理念和原则为参照系,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基础和能力,试图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对中国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改造和整合,以期促进公共财政受托责任,优化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支出管理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冬玲 蒋汶桐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求,民办高校应畅通劳动关系治理路径,完善三方机制、民主协商、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等,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治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田长山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自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来,从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到预算的编制、分析与评价,均将预算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涂艳国在《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撰文提出,过去人们并不把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学看成学术工作。自博耶提出"教学的学术"并将其当作学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高校开始把教学工作当作学术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泉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的和谐发展,而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构成了目前我国经济不和谐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树立共赢理念,构造新型发展观,进而形成新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共赢理念 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燕 周梅华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很多制造企业不仅通过传统零售渠道分销产品,而且通过网络渠道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双渠道策略的实施在实现网络渠道与传统渠道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引发了渠道冲突。双渠道环境下的渠道冲突可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有效管理企业内外部渠道冲突以求得整个渠道系统利益的最大化,对双渠道运营的企业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文章通过构造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博弈模型,分析、比较模型中的局中人赢得,认为可通过模型中部分变量的选择来实现双渠道环境下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共赢。双渠道环境下,对制造商而言,应对外部和内部渠道冲突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对外部渠道冲突进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吴燕
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终身学习等理念的强化都推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不断变化,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主导的"公益"一词也因此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益物品"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提议以"共益"一词重新定义教育。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公益"与"共益"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各国官方数据,在对全球高等教育新趋势和变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本文解释了"共益"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并肯定了高等教育在贡献于全球共同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西域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阿布道列提·吐肯
本文借用目前服务行业广泛应用且快速发展的心理学概念——共情,阐述共情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共情的方法和其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服务 共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玲
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在城乡分割的二元对峙场景下,走出饮用水安全问题泥淖之根本在于立法理念的突破,即向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的方向转变。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区际公平理论要求矫正饮用水安全保障立法存在的分配非正义、制度非正义和承认非正义;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以权利平等保障为最终依归。在城乡统筹立法理念下,应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突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权利保障、完善和建构适宜的法律制度并确立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机制,以实现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一体化。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统筹 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怡然
2022年财政部政策提出PPP项目应探索开展ESG评价,然而如何操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ESG理念应用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观和客观基础之上,推演ESG理念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路径:一是在项目准备阶段,通过方案设计明确项目ESG定位;二是在项目采购阶段,通过PPP合同细化ESG评价要求;三是在项目执行阶段,从绩效评价、项目融资和企业治理三个维度落实ESG理念。最后,本文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快ESG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平台信息整合等三方面措施,为ESG理念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面临的困境提供应对策略。
关键词:
ESG理念 PPP项目 全生命周期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夏玙 刘博
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对保障项目健康合理运营、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ESG理念为基础建立水生态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使用熵权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绩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希望为水生态PPP项目运营期的绩效评价提供有效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