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1)
2023(8376)
2022(7176)
2021(6626)
2020(5485)
2019(12297)
2018(11951)
2017(22989)
2016(12504)
2015(14064)
2014(13617)
2013(13341)
2012(12358)
2011(10961)
2010(10879)
2009(10084)
2008(9805)
2007(8604)
2006(7448)
2005(6467)
作者
(34468)
(28890)
(28566)
(27078)
(18108)
(14147)
(13158)
(11341)
(10997)
(10202)
(10002)
(9610)
(9041)
(8969)
(8754)
(8711)
(8553)
(8481)
(8209)
(8062)
(7183)
(7029)
(6895)
(6673)
(6417)
(6388)
(6321)
(6281)
(5865)
(5852)
学科
(53020)
经济(52986)
管理(40358)
(33463)
(28389)
企业(28389)
方法(20005)
地方(19328)
数学(17124)
数学方法(16928)
(15312)
环境(13956)
(13718)
业经(12187)
中国(11489)
(10955)
农业(10412)
(10392)
地方经济(10154)
(9094)
(8862)
(8400)
财务(8388)
财务管理(8370)
技术(8059)
企业财务(7883)
理论(7490)
资源(7407)
(6805)
工作(6685)
机构
学院(169066)
大学(166989)
管理(69150)
(63388)
经济(61713)
理学(59778)
理学院(59061)
管理学(58240)
管理学院(57917)
研究(55145)
中国(40182)
科学(35819)
(35034)
(29348)
(26851)
(26621)
中心(26470)
(26324)
(25323)
师范(25156)
业大(25074)
研究所(24604)
财经(22663)
(21510)
北京(21098)
(21078)
师范大学(20408)
农业(20314)
(20275)
(19951)
基金
项目(121352)
科学(96124)
研究(91076)
基金(85986)
(74286)
国家(73617)
科学基金(64008)
社会(58257)
社会科(54910)
社会科学(54887)
(51917)
基金项目(46969)
(41006)
教育(40570)
自然(40527)
自然科(39420)
自然科学(39411)
自然科学基金(38645)
编号(37943)
资助(32709)
成果(29851)
重点(27540)
(27497)
课题(26244)
(25644)
(25282)
创新(23599)
国家社会(23444)
科研(22669)
项目编号(22568)
期刊
(73621)
经济(73621)
研究(45100)
中国(34505)
(25240)
学报(24214)
科学(23737)
(23062)
管理(22167)
教育(19049)
大学(18354)
学学(17067)
农业(16264)
技术(15280)
业经(12798)
资源(12691)
图书(11510)
财经(10344)
(10288)
金融(10288)
经济研究(9892)
问题(9564)
(9104)
科技(8961)
(8855)
(8564)
(8526)
书馆(8495)
图书馆(8495)
财会(8423)
共检索到247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胜岳  王贺  
通过对云南省杞麓湖流域的实地调研考察,基于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核心框架,构建实施过程子系统与环境结果子系统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辅以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杞麓湖流域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村落环境治理、农田废水循环以及河口湿地建设项目综合绩效分别为0.801 0,0.780 2,0.498 9,对应项目绩效评价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说明该绩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2)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缺失是造成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综合绩效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如何体现政策的民主价值、构建可持续运行管理监督体系是改善政策绩效的根本途径。以公共价值为基础框架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不仅涵盖了不同行为主体对不同利益与目标的追求,而且修正了单一环境结果绩效评价造成的误差,使绩效评价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并为水环境污染治理绩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新尝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胜岳  周宁  刘文文  王贺  
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参与式评估方法,对云南杞麓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分析造成绩效评价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纯农户对杞麓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值为0.388?4,执行结果为较差;兼业户对项目的绩效评价值为0.459 1,执行结果为一般;非农户对项目的绩效评价值为0.617 0,执行结果为较好。人均耕地面积指标、土地承租面积指标对纯农户的绩效评价值影响大;劳动能力指标对兼业户的绩效评价值影响大;对于非农户的绩效评价值来说,劳动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指标对其影响较大。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与农户的自然资本、补偿款合理等问题密切相关,政府的精准施策对农户参与、治理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清艳  
一、引言近年来,云南省制造业企业资本化进程逐年加快,上市企业也逐渐增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良好态势,这使得上市企业绩效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研究对企业绩效评价使用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经济附加值(EVA)、TobinQ值、平衡计分卡、神经网络分析法等。已有研究反映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深入研究云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王敏正  
本文就云南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应用TOT项目方式进行研究。在阐述了公共基础设施定义后 ,就云南省目前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同时就目前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TOT项目方式的应用。再者 ,对TOT项目方式在云南省公共基础设施中经营权转让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终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玲燕  杜建国  刘高峰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穆贤清  黄祖辉  
目前我国水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的压力。水体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西北诸省有相当多的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在安全警戒线以下。南方各省由于水质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德卫  张连英  邓长香  康祝科  姚良润  田晓曦  陈乾昭  
为掌握金沙江流域耕地地力基本情况,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云南省绥江县为例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研究。文章采用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管理、立地条件、剖面与耕层理化性状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单元的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累积曲线法将绥江县耕地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1级耕地630.69hm~2、2级耕地477.14hm~2、3级耕地2 092.64hm2、4级耕地1 594.71hm~2、5级耕地3 231.31hm~2、6级耕地2 315.04hm~2,分别占总面积1.034...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毅  
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依据相关的史料和碑刻对元以来云南杞麓湖的开发与治理进行探讨。元以来云南杞麓湖的开发历经了3个时期,即元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建国后至1980年代。杞麓湖的开发包括湖区土地、湖区渔业、湖区水路等。其中,湖区土地和湖区渔业是开发的重点,元明时期设立河泊所戍军屯田、清至民国时期挖海泥造田征收鱼课、建国后至1980年代围湖造田。人类在开发杞麓湖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其的治理,元明时期发现并疏浚落水洞、清至民国时期开挖河道筑堤修沟划片管理、建国后至1980年代疏浚落水洞加强湖泊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颖  
环境绩效评估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笔者对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云南省,初步构建了云南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莹  
生态治理项目实施绩效的高低已受到多方关注,但目前生态治理项目管理中因价值缺失导致项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频发,研究者认为生态治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需要在公共价值视阈下更关注项目本身公共性价值的追求。生态治理项目的外部性与纯公益性与其他公共项目不同,公共价值视阈下分析生态治理项目所追求的核心公共价值是公众满意,具体体现于公平、民主、效率、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等价值中。结合生态治理项目实践,深层分析其公共价值确定、创造产生、传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过程+结果"的生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生态治理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正彪  杨青  王焱  
本文旨在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此后经济学界就一直非常关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的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所固有的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兴起,空间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空间经济学中空间效应和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经济增长,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然后用云南省基础设施的数据来分析、计算基础设施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得出结论并提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许亿欣  徐上  张红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难点之一。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运行阶段普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农户能否以付费形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供给,对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省拉市海流域作为案例地点,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度农户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并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行成本讨论农户意愿支付水平的成本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有意愿且有能力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低、中、高三种处理效果下,农户的实际意愿支付水平可以覆盖适宜工艺的运行成本;各处理效果下,农户的主体意识、与环境改善相关的收入对其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应加快建立起农户付费制度,拓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渠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肖彩霞  刘娇  禄鑫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杞麓湖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方法】基于1975-2015年8期时序Landsat数据,提取湖泊边界,并解译得到3期流域景观类型分类数据。从湖泊面积、轮廓和质心3个方面对杞麓湖动态演变进行研究,通过划分生态风险采样小区,建立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杞麓湖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结果】①近30 a来,杞麓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特征明显,建设用地和滩涂湿地面积显著增加,农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大;②近40 a来,杞麓湖处于持续萎缩状态,2015年水体面积仅为面积最大年(1985年)的56.05%;杞麓湖形状体现为连续的复杂变化,以西部和南部的河流入湖口处变化最为明显,东部变化最小;杞麓湖质心主要向东北方向迁移,1975和2015年湖泊质心相距1 242 m;③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流域以较低生态风险为主,所占比为26.75%~35.09%, 1985-2015年生态风险均值由0.957 8增加至1.013 9,流域生态风险趋于恶化。【结论】杞麓湖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性和异质性,高生态风险主要分布于杞麓湖水体部分,低生态风险主要分布于流域的湖盆之中,其余生态风险主要沿湖盆和湖泊呈块状或带状分布。图6表2参19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师玉朋  
本文基于需求差异性视角,结合特定地域特征重新界定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需求项目,并利用59个优选指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129个县(市)综合得分和类别。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探究非均等的原因,结果表明,财政体制不是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差距的主要解释变量,而经济水平、人口特征和需求程度的边际影响力较大。因此,在经济水平既定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以特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需求偏好为依据,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文仙  陈龙  
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何将"多元共治"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公共问题的解决中,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而且还关系到公共部门的合法性。由治理与政策网络理论衍生而来的网络治理方式,是新时代背景下公共事务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国县域统筹城乡发展实践需要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网络治理为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对治理、网络治理理论进行阐释,其次对我国的县域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治理进行分析,再次从网络治理的视角对K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践进行分析,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