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3)
- 2023(15388)
- 2022(12935)
- 2021(11904)
- 2020(9752)
- 2019(21844)
- 2018(21479)
- 2017(40268)
- 2016(21433)
- 2015(23704)
- 2014(23392)
- 2013(22879)
- 2012(21281)
- 2011(19365)
- 2010(19275)
- 2009(17559)
- 2008(16605)
- 2007(14311)
- 2006(12929)
- 2005(11628)
- 学科
- 济(108084)
- 经济(108002)
- 管理(57603)
- 业(52278)
- 企(40741)
- 企业(40741)
- 方法(38758)
- 数学(34062)
- 数学方法(33646)
- 地方(29237)
- 中国(28955)
- 农(25674)
- 学(22872)
- 业经(22098)
- 财(19491)
- 环境(18581)
- 农业(17903)
- 地方经济(17264)
- 贸(15871)
- 贸易(15859)
- 制(15477)
- 融(15280)
- 金融(15275)
- 易(15247)
- 发(14927)
- 和(14895)
- 银(14621)
- 银行(14594)
- 理论(14167)
- 行(14161)
- 机构
- 学院(300509)
- 大学(299816)
- 济(131761)
- 经济(129247)
- 管理(113390)
- 研究(108385)
- 理学(96981)
- 理学院(95828)
- 管理学(94197)
- 管理学院(93615)
- 中国(81540)
- 科学(65506)
- 京(63422)
- 财(57130)
- 所(53853)
- 中心(49373)
- 研究所(48874)
- 农(47303)
- 江(45497)
- 财经(45272)
- 范(42060)
- 业大(42053)
- 师范(41643)
- 经济学(41280)
- 经(41180)
- 北京(39932)
- 院(39480)
- 经济学院(36746)
- 农业(36503)
- 州(35968)
- 基金
- 项目(204158)
- 科学(162554)
- 研究(150463)
- 基金(148569)
- 家(129363)
- 国家(128327)
- 科学基金(110854)
- 社会(98115)
- 社会科(93042)
- 社会科学(93021)
- 省(80380)
- 基金项目(78089)
- 自然(69877)
- 教育(68818)
- 自然科(68193)
- 自然科学(68180)
- 划(67594)
- 自然科学基金(66930)
- 编号(59821)
- 资助(59411)
- 发(49639)
- 成果(47697)
- 重点(46907)
- 部(44759)
- 创(42959)
- 课题(41882)
- 国家社会(41346)
- 创新(40275)
- 发展(39884)
- 展(39247)
- 期刊
- 济(153125)
- 经济(153125)
- 研究(91670)
- 中国(62806)
- 学报(44978)
- 管理(43860)
- 农(43312)
- 财(42876)
- 科学(42595)
- 大学(34568)
- 教育(33946)
- 学学(32410)
- 农业(29869)
- 技术(28439)
- 融(28074)
- 金融(28074)
- 经济研究(24992)
- 业经(24253)
- 财经(22795)
- 经(19803)
- 问题(19596)
- 业(15838)
- 技术经济(15813)
- 资源(15280)
- 贸(14856)
- 统计(14529)
- 世界(14229)
- 图书(14204)
- 科技(13790)
- 商业(13594)
共检索到461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工业文明中,人类社会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造成人与自然相冲突、人与社会片面发展,工业文明难以为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旨在修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经济与自然协调互动、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当代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视角,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国强
今年以来,在我国广东、华北等地爆发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新的严重传染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难。它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对外交往和社会稳定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尤其在明媚春天的首都北京,肆虐疫情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也更为全世界关注。在紧急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量生态观念,对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量生态观念,对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都本伟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继承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个新境界",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动力论"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论"的平衡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发展论"的生态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发展论"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共享论"的公平分配理论。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研究人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合一的发展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华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特色发展经验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新回答。直面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以强烈的使命感,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潜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丰富了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则荣 郑炫圻 文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适应伟大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构建作为其指导思想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罗宾斯经济学和“事实/价值”两分法的西方哲学对可持续发展持否定态度不同,我们可以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自然哲学理论中找到其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支持性论述。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但也不乏一些怀疑和反对的声音。在此背景下,理清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研究成果,并对其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系统性研究,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经济科学思想的整体性、全盘性认识,对于实践层面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支持是必要且显著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商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没有间断过。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和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在全国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掀起了一次深入研究和讨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热潮。2001年12月22~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朝明 韩文龙 杜辉
文章认为,西方经济学沿着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其利用资源稀缺、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分析范式来解释现实活动中的人,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变成了约定主义的物本经济学。后来加入了制度变量和伦理道德的因素,但其研究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距甚远,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确立了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核心研究地位。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重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人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人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人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