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2)
2023(3217)
2022(2500)
2021(2286)
2020(1722)
2019(3741)
2018(3823)
2017(6668)
2016(3695)
2015(3994)
2014(3930)
2013(3805)
2012(3519)
2011(3356)
2010(3557)
2009(3256)
2008(3127)
2007(3088)
2006(2789)
2005(2174)
作者
(10033)
(8373)
(8294)
(7954)
(5234)
(4031)
(3736)
(3157)
(3141)
(3076)
(2920)
(2801)
(2769)
(2696)
(2672)
(2616)
(2460)
(2315)
(2280)
(2227)
(2087)
(2076)
(2061)
(1979)
(1927)
(1917)
(1909)
(1906)
(1697)
(1696)
学科
(13792)
经济(13787)
管理(9988)
环境(7421)
(5657)
地方(5497)
中国(5311)
生态(5131)
(4922)
业经(4084)
(3985)
(3855)
农业(3697)
资源(3683)
(3574)
(3383)
(3306)
企业(3306)
教育(3038)
规划(2801)
发展(2735)
(2723)
环境规划(2704)
(2590)
金融(2590)
理论(2563)
建设(2557)
(2235)
区域(2229)
(2186)
机构
学院(45818)
大学(44231)
研究(19376)
(16406)
经济(15914)
管理(14728)
中国(14297)
科学(12277)
理学(11622)
理学院(11431)
管理学(11172)
管理学院(11087)
(10794)
(9445)
中心(8934)
(8573)
研究所(8562)
(8239)
(8121)
师范(8058)
(7862)
(7830)
北京(7126)
业大(6954)
(6883)
(6701)
师范大学(6380)
技术(6345)
科学院(6023)
农业(6019)
基金
项目(30918)
研究(25352)
科学(23761)
基金(19915)
(17720)
国家(17539)
社会(15117)
科学基金(14340)
社会科(14172)
社会科学(14169)
(13209)
教育(11363)
(10909)
编号(10838)
基金项目(10447)
成果(9071)
课题(8576)
自然(8065)
(7937)
自然科(7706)
自然科学(7705)
重点(7701)
自然科学基金(7535)
(7273)
资助(7102)
发展(6501)
(6375)
规划(6360)
建设(6330)
(6277)
期刊
(24722)
经济(24722)
中国(15577)
研究(14414)
教育(10637)
(8060)
学报(6875)
科学(6258)
农业(5836)
管理(5576)
(5338)
大学(5276)
技术(4798)
业经(4589)
学学(4581)
图书(4338)
资源(4186)
(4184)
金融(4184)
职业(3637)
生态(3554)
书馆(3427)
图书馆(3427)
(3143)
(2982)
论坛(2982)
经济研究(2978)
问题(2824)
科技(2550)
林业(2420)
共检索到8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王兰英  姜艺  贾莉  秦媛  何霄嘉  姚娜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前沿创造了条件,标志着"中国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面形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大国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琪霞  韩冬芳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资源管理方式,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还不够完善,对不同资源的计量和核算未形成统一体系。文章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为引领,参考国外资源核算制度,结合国内研究文献及水资源特色,创造性地分析水资源资产分类、水资产价值确定、水负债和净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探索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体系及其方法,对实现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蓉生  
"和谐共生"深深根植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和谐共生"校正了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的问题视域,导示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精神指向,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本质要求。"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二者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一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旨归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神星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之路。再塑中国人的生态环境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寻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柯  郭晓梦  高洁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但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着注重眼前忽视长远、注重上马项目忽视环境污染、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导致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被打破,生态文明受到破坏。对此,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本位,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走有选择的、符合生态文明承接之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华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是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全面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科学构建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玉庆  
在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针对当前环境形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霞  周咏梅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特别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应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与公众关注焦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中应通过建立生态绩效预算,开展生态预算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生态资金环境管理约束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生态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确保绩效管理具有刚性约束。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环境损害、生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炜  廖婴露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创新,更是现实任务。文章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新思路,即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明确基本任务、弘扬和转化传统文化、适时跟进制度安排,并从公民参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生态化转型、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玉梅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发挥林业的牵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重点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撑体系。国有林区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好地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标准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石性作用,地方政府在新时代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文明标准化,现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地探索和推行。它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趋势和新战略,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效、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和促进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了在新时代高质量、高效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亟须从完善组织管理、营造实施环境、构建标准体系和加大试点推广等方面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标准化,进而支撑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跨越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旭   孙曜  
在新时期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备受瞩目,已然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后勤是高校重要的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其自身资源和服务的优化对高校建立和谐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在开展阶段,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还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地贯彻和落实,在持续深入改革的基础上,使高校发展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确立"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昭示着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坚定决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转变民众旧有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当务之急。中原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作为生态文化中的一类,中原水文化的"化人"功能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容被忽视。但在当前中原水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继续深入挖掘和创新水文化的同时,仍需要从资金保障、队伍建设、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加以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