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2)
- 2023(9623)
- 2022(8014)
- 2021(7250)
- 2020(5655)
- 2019(12964)
- 2018(12785)
- 2017(23200)
- 2016(12702)
- 2015(14428)
- 2014(14597)
- 2013(14135)
- 2012(13373)
- 2011(11946)
- 2010(12522)
- 2009(11438)
- 2008(11042)
- 2007(9968)
- 2006(9040)
- 2005(8452)
- 学科
- 济(51617)
- 经济(51564)
- 管理(34041)
- 业(31842)
- 企(24661)
- 企业(24661)
- 中国(20391)
- 地方(18586)
- 农(16281)
- 业经(14487)
- 方法(12717)
- 财(12411)
- 审计(12169)
- 农业(11387)
- 融(10991)
- 金融(10990)
- 制(10783)
- 银(10541)
- 银行(10528)
- 理论(10406)
- 发(10243)
- 行(10238)
- 地方经济(10141)
- 学(9500)
- 技术(9467)
- 贸(9236)
- 贸易(9217)
- 数学(9034)
- 数学方法(8917)
- 易(8827)
- 机构
- 学院(176106)
- 大学(169689)
- 济(67026)
- 经济(65271)
- 管理(60974)
- 研究(60258)
- 理学(50040)
- 理学院(49407)
- 中国(48699)
- 管理学(48632)
- 管理学院(48288)
- 京(38388)
- 科学(35489)
- 财(34990)
- 所(30763)
- 江(30595)
- 中心(28574)
- 研究所(26475)
- 农(26366)
- 财经(26313)
- 范(25960)
- 师范(25713)
- 州(25229)
- 北京(24326)
- 经(23662)
- 院(22286)
- 业大(21738)
- 省(21704)
- 技术(21680)
- 师范大学(20029)
- 基金
- 项目(105519)
- 研究(85503)
- 科学(81835)
- 基金(70614)
- 家(59935)
- 国家(59262)
- 社会(51782)
- 科学基金(50522)
- 社会科(48943)
- 社会科学(48933)
- 省(44689)
- 教育(39762)
- 编号(37789)
- 基金项目(36895)
- 划(35907)
- 成果(32178)
- 自然(29134)
- 发(28833)
- 自然科(28334)
- 自然科学(28331)
- 课题(27836)
- 自然科学基金(27788)
- 资助(27769)
- 重点(24414)
- 发展(23674)
- 年(23575)
- 展(23197)
- 创(22833)
- 项目编号(22632)
- 性(22503)
共检索到29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静
近几年来我所的非审计业务主要开拓了三个:一是对当地政府在投资创业园区的投资进行发展战略咨询及效益分析;二是对投资创业园区招商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进行审核;三是对当地村经济合作社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现结合开展这些业务的情况谈些体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丽珠
本文对《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从课题选择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国内外有关脑功能及其开发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 ;作者有关的左右脑协调发展的实验研究以及开发中小学生大脑潜能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进行评述。认为该项成果 ,实验设计合理、观点明确、资料翔实 ,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创造性、操作性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关键词:
脑功能 开发 书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崇德
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动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从产生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入手。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创造了文学、艺术、科技和教育等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创新或创造性是统一的整体,其心智结构由创新动机、创新信息、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和创新主体个性品质等要素构成。创新是一个思维过程,需要是创新的动机,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是以非智力因素为核心的创新精神。社会关注的是创新成果。中年期是个体创新的高峰期。专业领域知识经验的增加与创造力成倒U形曲线,高独立自主性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高创造力的发挥,高度投入的心理状态源于强烈的内在动机,坚持坚强、有毅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意志特征,良好品德是创新活动的精神力量。创新是一种具体的特质,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具有差异性。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创新人才发展,应着眼差异、分类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世珍
伴随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为突破这一困境,高职院校摒弃重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践行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而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然而,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专业建设发展趋于失衡、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实践教学质量有待加强以及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等困境。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重点专业,全力推进专业群的建设;基于政府引导,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基于就业导向,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把握示范院校建设契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小娅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科研队伍逐渐壮大,科研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不断增强,但教育科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就必须立足创新,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回答国家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加强教育科研团队建设和合作研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积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专门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能力建设,整体谋划,把研究方向调整到国家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上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敦荣 顾祖峰 钟勤华 柳袁照 陆天池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民抓住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破高度集中统一的呆板的计划经济体制,努力发展商品经济,探索社会、经济和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律,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整体优化的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划出了一条区域教育优化发展的轨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淑芝 杨作龙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相似现象启发我们对教育教学中相似规律进行探索与追寻。相似理论为教育教学中相似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以我国传统经典智慧为支撑、以规律为中心对教育教学中相似规律的探索和尝试,包括相似教学模式、相似语言系统以及相似诱导训练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蒙震 李金金 曾圣钧
金融危机后,美国执行宽松政策的救市行为不断对外转移经济风险及经济发展成本、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等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货币三大职能为分析维度,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从实证角度对五种国际货币1999年至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而就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职能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亘坚
作者认为,要揭示当前财政困难的深层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必须探索财政运动规律.为此,作者分析了财力分配与物力分配的联系,财政的价值分配与其货币形式的联系,财政的价值分配与价格、工资、信贷、利息、企业财务、摊派的联系,财政分配与生产、流通、消费的联系,财政分配与上层建筑的联系,等等.从而认为财政运动有五大基本规律,即财政分配物质利益规律、财政分配按比例规律、财政形式适合财政内容要求规律、财政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财政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规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候晓虹
结合福建沿海开放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三条基本规律:1)地区经济的定向开发与走廊式发展;2)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3)地区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萧灼基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已大大提高,现在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逐步提高城市化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根本改善“三农”状况的需要,是保持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积极参予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借鉴国外城市化的有益经验,研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宏毅
毛泽东从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对新中国农业发展规律进行了可贵地探索。他提出了变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必须以集体化带动机械化、农民是农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农业必须为工业服务的观点,反映了新中国农业建设的起点和环境条件。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 发展规律 探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彦
当前的人才招聘选拔侧重于以"人—岗匹配"为理论,以人才测评为手段,事先分析特定岗位所要求的各项素质,组合成测评模型与相应测验,考察应聘者的各项胜任素质,根据各项素质的得分,判断应聘者是否能胜任特定岗位的工作。也有部分企业直接使用结构化面试考察应聘者的知识、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价值观与职业目标是否与组织匹配等。总体而言,"人与组织匹配"一直没能在人才招聘选拔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在对"人与组织匹配"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出"人与组织匹配"模型,并通过设计、使用相应测验,在实践中展开对"人与组织匹配"的创新考察,以期为其他企业在"人与组织匹配"方面的探索提供模型参考与措施借鉴。
关键词:
组织氛围 人与组织匹配 招聘选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震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对这个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有助于我们在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把握"变"与"不变"的节律,探索中国共产党创办和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势。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