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2)
2023(7567)
2022(6011)
2021(5483)
2020(4380)
2019(9983)
2018(9405)
2017(17974)
2016(9012)
2015(10241)
2014(10005)
2013(9661)
2012(8830)
2011(7699)
2010(8093)
2009(7688)
2008(6656)
2007(5938)
2006(5241)
2005(4583)
作者
(22589)
(18540)
(18257)
(17510)
(11847)
(8799)
(8575)
(7258)
(7016)
(6613)
(6362)
(6153)
(5908)
(5814)
(5753)
(5625)
(5539)
(5400)
(5279)
(5127)
(4602)
(4435)
(4433)
(4243)
(4232)
(4166)
(4102)
(4032)
(3766)
(3706)
学科
(32781)
经济(32744)
(25910)
金融(25910)
管理(24686)
(24206)
(22514)
银行(22511)
(21940)
(20189)
企业(20189)
中国(19389)
(11846)
地方(11127)
中国金融(10978)
方法(10738)
(10550)
(10239)
业经(9784)
数学(8597)
数学方法(8528)
(8523)
贸易(8512)
(8347)
(7831)
财务(7803)
财务管理(7792)
企业财务(7461)
农业(7187)
理论(7033)
机构
学院(115855)
大学(114949)
(51309)
经济(50102)
管理(42677)
研究(38738)
中国(37313)
理学(35591)
理学院(35251)
管理学(34884)
管理学院(34657)
(26477)
(23085)
中心(21359)
财经(20526)
科学(18901)
(18775)
(17710)
(17515)
(17252)
金融(17191)
(17118)
银行(17106)
经济学(17094)
(16034)
财经大学(15673)
经济学院(15588)
(15257)
研究所(15219)
师范(15127)
基金
项目(74999)
研究(61607)
科学(59355)
基金(53702)
(44720)
国家(44283)
社会(40024)
科学基金(38672)
社会科(38069)
社会科学(38062)
(28811)
基金项目(27903)
教育(27796)
编号(25730)
(24069)
成果(21921)
自然(21432)
自然科(20940)
自然科学(20938)
资助(20764)
自然科学基金(20554)
课题(18277)
(17472)
重点(17153)
国家社会(16973)
(16931)
(16716)
(16606)
(16335)
项目编号(16164)
期刊
(57745)
经济(57745)
研究(40468)
(29974)
金融(29974)
中国(27140)
(20246)
教育(16207)
管理(16041)
(13910)
学报(12883)
科学(12024)
大学(11101)
财经(10238)
学学(9999)
技术(9992)
经济研究(9761)
业经(9303)
国际(8992)
(8902)
农业(8642)
(7728)
问题(7448)
图书(6606)
理论(6256)
(5849)
论坛(5849)
世界(5794)
实践(5651)
(5651)
共检索到19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源  
文章首先系统总结了资金配置、金融资产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及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市场是现代金融中心的四大功能。其次分析归纳了决定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最后基于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立足点的看法,并在分析了上海现有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研处课题组  王欣欣  马强  周智立  张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健  
随着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商业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决胜年之际,2020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冲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康霖  
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金融竞争,金融竞争主要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在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衡量标准后,探讨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以及制度建设问题,并指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重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张晨  张智楠  
2019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再度提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可见,十年来,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战略安排和重点突破?这是在动荡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