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3)
- 2023(12487)
- 2022(10343)
- 2021(9880)
- 2020(8188)
- 2019(18945)
- 2018(19106)
- 2017(36906)
- 2016(19807)
- 2015(21938)
- 2014(21576)
- 2013(20902)
- 2012(18817)
- 2011(16413)
- 2010(16401)
- 2009(14856)
- 2008(14374)
- 2007(12128)
- 2006(10507)
- 2005(9383)
- 学科
- 济(78609)
- 经济(78486)
- 管理(59157)
- 业(53905)
- 企(45289)
- 企业(45289)
- 方法(36156)
- 数学(32560)
- 数学方法(32143)
- 财(25692)
- 农(21310)
- 中国(20520)
- 制(20432)
- 业经(17547)
- 地方(15892)
- 务(14712)
- 财务(14665)
- 财务管理(14625)
- 体(14547)
- 农业(14017)
- 企业财务(13885)
- 银(12876)
- 银行(12863)
- 融(12633)
- 金融(12630)
- 学(12292)
- 行(12207)
- 贸(12189)
- 贸易(12180)
- 体制(12057)
- 机构
- 大学(257566)
- 学院(257417)
- 济(110951)
- 经济(108849)
- 管理(102444)
- 理学(88275)
- 理学院(87399)
- 管理学(85987)
- 管理学院(85464)
- 研究(82369)
- 中国(64320)
- 财(56049)
- 京(53032)
- 科学(45735)
- 财经(43065)
- 中心(39897)
- 江(39388)
- 经(39278)
- 所(38192)
- 农(36211)
- 经济学(35143)
- 业大(34723)
- 研究所(34056)
- 北京(32808)
- 范(32490)
- 财经大学(32232)
- 师范(32187)
- 经济学院(31731)
- 院(30880)
- 州(30453)
- 基金
- 项目(176548)
- 科学(141247)
- 研究(133347)
- 基金(130076)
- 家(111325)
- 国家(110393)
- 科学基金(97172)
- 社会(87004)
- 社会科(82596)
- 社会科学(82577)
- 基金项目(68736)
- 省(68151)
- 教育(63499)
- 自然(61099)
- 自然科(59718)
- 自然科学(59703)
- 自然科学基金(58637)
- 划(57206)
- 编号(53714)
- 资助(52389)
- 成果(43143)
- 部(40684)
- 重点(39615)
- 制(38809)
- 创(37712)
- 课题(37363)
- 发(37311)
- 国家社会(36704)
- 教育部(36157)
- 创新(35344)
共检索到388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大伟
2015年3月以来,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地区围绕相关工作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各项改革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处理好三项改革之间的关系,在综合集成中放大改革效应,是深化三项改革、加快将改革全面推开的重要基础。海南省文昌市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突破口,以入市收益作为确定土地征收和宅基地改革的价值"锚",联动推进三项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试点地区、乃至全国广大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普遍发育不足的地区,提供了一定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尹建军 谢岛
海南省文昌市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地区之一,于2015年2月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试点,随后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分别于2016年9月和2017年12月启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从单项突进到双向耦合,再到三项统筹,在此过程中,整合"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政策、措施与手段,统筹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
征地制度改革是调整我国城乡利益格局的根本途径,但鉴于此项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复杂性,若不能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贸然放开则很可能导致新的利益失衡。本文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征地制度改革可能触及的相关利益方及矛盾点,指出规划限制会给不同用途土地权利人带来不平等待遇,建议通过税收方式和土地发展权交易进行收益调节,以实现各方利益均衡。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土地增值 分配机制 利益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茜 王红扬 索超
将斯坦福研究院的情景分析方法运用于文昌市城市产业网络发展的研究中,以一个综合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视角来审视城市产业发展,最终描述了"通向旅游岛"、"看得到的进步""、自然的恩赐"、"蜕变"四个不同情景下文昌市产业战略选择特点,为其城市产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有效、具有较强弹性及操作性的战略选择平台,是对城市产业网络发展战略形成方法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军 郑循刚
[目的]以公私兼顾、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目标,提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分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逻辑基础,包括:公平的逻辑基础——土地增值收益来源,以及效率的逻辑基础——明晰的产权制度;然后以现有土地产权结构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完成新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的提炼。[结果]在现有产权制度框架下,提炼了一个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与模式框架,并借鉴现阶段各地区的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可实现的具体模式与改革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保障。[结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避了现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的诸多弊端,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目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在现行政府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中,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租"一股独大",导致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功能紊乱,已成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制约因素;房地产各环节税种搭配极不合理,呈现出显著的一次性特征。要实现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租税兼收混合体制,解决租税混乱和房地产税收缺位的问题,必须实现由"土地财政"向土地税收转型,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扩大个人存量住房评估征税,优化转移环节税种,建立健全房地产增值收益税收调节的长效机制。夯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私人财产权属性,为健全我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奠定产权法律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 征地补偿 收益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霍圣夫 邹朝晖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童建军 曲福田 陈江龙
用埃奇沃思框图解释土地配置效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提出从社会人的角度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次优”的目标 ;提出实现土地制度中产权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分解“杂多”权利束的目标。效率原则主要包括三大原则 ,即帕累托最优、经济 (发展 )效率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应一味强调“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而应在不同时期 ,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效率与公平转换 ,使公平与效率交替发挥作用。最后用资源利用的模型和拉弗曲线的变化模型加以论证可持续发展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管京 史旭敏
新建高铁站区综合开发作为促进高铁建设可持续的举措之一,被给予厚望,却推进缓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现行制度下,我国新建高铁站区综合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铁路主体而言不公平。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分配机制,在机制完善对策上,近期在铁路主体开发能力不足时,宜采用地方政府将部分税收返还给铁路主体的方式,或合理确定高铁站区没建高铁时的平均地价、再将土地出让金中多出部分返还给铁路主体的方式;远期在铁路主体具备开发能力后,可通过确定周边土地没建高铁时的平均地价,以此价格将周边土地使用权出让给铁路主体,由铁路主体自主开发或与开发商合作开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鹏举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入市)尚处在试点阶段,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仍在探索中,政府分享增值利益的方式存在争议、征收基数和比例不统一、农户与集体间的分配比例及渠道各不相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建设用地增值利益的分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三是未入市地区与入市获得增值收益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其中,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现阶段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着重大变革,以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重构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此轮城乡关系变革中的重要议题。2015年以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开展了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征地制度改革,其中,以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基础带来的分配关系重构,是其改革亮点。土地增值收益测算的基础土地增值的本质是土地利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交换价值的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指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收与补偿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