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8159)
- 2022(6862)
- 2021(6389)
- 2020(5481)
- 2019(12314)
- 2018(12072)
- 2017(22206)
- 2016(12626)
- 2015(14415)
- 2014(14237)
- 2013(14225)
- 2012(13197)
- 2011(11852)
- 2010(12166)
- 2009(11638)
- 2008(11986)
- 2007(11034)
- 2006(10225)
- 2005(9663)
- 学科
- 管理(51461)
- 济(42857)
- 经济(42758)
- 业(41698)
- 企(37851)
- 企业(37851)
- 财(19672)
- 制(16965)
- 方法(16326)
- 务(12816)
- 财务(12769)
- 数学(12759)
- 财务管理(12730)
- 中国(12558)
- 数学方法(12553)
- 企业财务(12069)
- 业经(11747)
- 农(11718)
- 体(10839)
- 学(10839)
- 银(9946)
- 银行(9914)
- 划(9656)
- 行(9296)
- 体制(9154)
- 策(8601)
- 理论(8587)
- 融(8418)
- 金融(8416)
- 度(8339)
- 机构
- 大学(180142)
- 学院(176513)
- 济(69177)
- 经济(67301)
- 管理(66962)
- 研究(64439)
- 理学(54485)
- 理学院(53788)
- 管理学(52935)
- 管理学院(52561)
- 中国(52173)
- 京(40795)
- 财(39711)
- 科学(38926)
- 所(33972)
- 农(32675)
- 江(30803)
- 研究所(30065)
- 中心(29737)
- 财经(28496)
- 业大(26934)
- 北京(26021)
- 经(25740)
- 农业(25466)
- 省(24727)
- 院(24057)
- 州(23565)
- 范(21333)
- 财经大学(21104)
- 师范(21002)
- 基金
- 项目(110684)
- 科学(85758)
- 基金(79887)
- 研究(79008)
- 家(71411)
- 国家(70823)
- 科学基金(59443)
- 社会(48851)
- 社会科(46158)
- 社会科学(46146)
- 省(42916)
- 基金项目(41255)
- 自然(39543)
- 自然科(38582)
- 自然科学(38566)
- 自然科学基金(37892)
- 划(37247)
- 教育(36650)
- 资助(33483)
- 编号(30913)
- 成果(27016)
- 重点(25713)
- 制(25208)
- 部(24769)
- 课题(23002)
- 创(22925)
- 发(22769)
- 创新(21614)
- 科研(21563)
- 教育部(20979)
共检索到299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荣华
国家出台《规划》,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对于当前我国教材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规划》明确了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等,为今后的教材建设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是教材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引导和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规律,反映人民期盼。要着力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落实 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谦华
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审计质量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多年来,特别是审计署6号令发布实施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审计质量管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编者按] 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四个教
关键词:
教材管理 中小学教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英伟
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就不可能有建筑业的发展。当前,尽快突破旧体制的束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新体制,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使建筑业从产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建筑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焦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0年,云南省全面启动了以"效能政府"为主题的政府自身建设。云南省财政厅以"效能政府"建设为契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收到了既推动"效能政府"建设、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双赢效果。一、探索建立绩效管理新模式省政府在"效能政府"建设中要求办好的重点项目,大多关系民生、资金量大、项目持续时间长、社会关注度高。"效能政府"建设3年来,省市州财政部门从中选取部分重点专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艳 秦锐
一、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基本内涵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危机管理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史蒂文·芬克(StevenFink)认为,危机管理是"对于组织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组织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①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管理是指"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②按照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光红 李宪立
结合当前扩大内需,增加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的宏观背景,基于完善廉租房制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廉租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廉租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路径及其框架,主要从土地供应、融资机制、法律法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其为城市政府提高廉租房制度的运作绩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廉租房制度 经济租用房 优化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光军
抓好案件防范教育是预防大案要案的关键,“4.14河北邯郸农行特大库款盗窃案”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结合审计检查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建立健全和完善“七个机制”是防范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湖勇
大学纠纷解决机制是大学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自治的重要保障,应当从大学自治的视角来构建大学纠纷解决机制。大学首先应当在作为"大学自治宪法"的大学章程中对大学内部纠纷解决机制作出整体构架,并通过制定具体的大学规章制度予以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则应通过制定部门规章的方式,落实申诉等大学纠纷解决机制,由此倒逼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完善大学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大学自主权 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波 卢盛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完善了联合惩戒制度,加强了机构队伍建设,开展了重点领域联合惩戒工作,社会信用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仍存在部分政府部门不够重视,职能缺位与越位并存,缺乏法律法规制度支持,基础环节不扎实,信用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标准不明确,执行中存在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以行业自律惩戒为补充,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提升信用建设工作积极性,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组织机构,加大技术保障力度,提升执行效果,合理使用多层次失信联合惩戒手段,加强全社会协同效应,加大失信成本,打造覆盖全社会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
关键词:
失信联合惩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王宇 刘金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吴初国 强海洋 张雅丽 张晓钰 许憬秋
融合管理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所需。自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得到强化,但仍存在管理不融合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能。基于问题导向,分析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理念不够融合、制度不够衔接、体制不够协调、标准不够统一、数据不够共享等问题。基于系统观和整体观,从加强理念认同、强化制度衔接、探索决策创新、优化部门职责和推进技术互联互通等5个方面提出了健全自然资源融合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融合管理 机制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赵宁阳 陈晓京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常态,金融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呈现高度顺周期性的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一方面,要大力提升资本利用能力,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本回报能力;另一方面,面对新经济时代企业财资管理要求,有效转变经营模式,积极集合人力、科技、智力和网络资源,大力推进经济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发展,助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