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8326)
2022(6164)
2021(5771)
2020(4444)
2019(9791)
2018(10181)
2017(17310)
2016(10375)
2015(12115)
2014(12655)
2013(11114)
2012(10097)
2011(9031)
2010(9429)
2009(8260)
2008(8323)
2007(7918)
2006(7065)
2005(6857)
作者
(28942)
(23849)
(23644)
(22715)
(15121)
(11324)
(11080)
(9392)
(9075)
(8853)
(8117)
(7968)
(7648)
(7647)
(7454)
(7330)
(7319)
(7242)
(6909)
(6899)
(6300)
(5860)
(5778)
(5720)
(5456)
(5389)
(5348)
(5194)
(4870)
(4849)
学科
(34786)
经济(34754)
管理(29632)
(29360)
(23766)
企业(23766)
教育(19497)
中国(18054)
技术(14349)
方法(12352)
(11802)
理论(11456)
业经(10585)
数学(9990)
(9916)
数学方法(9723)
(9302)
教学(8891)
(8673)
农业(8461)
发展(7645)
(7520)
信息(7205)
地方(7052)
技术管理(6880)
产业(6435)
(6260)
(6073)
财务(6040)
财务管理(6027)
机构
大学(146263)
学院(142565)
研究(51614)
管理(48632)
(47900)
经济(46545)
理学(40812)
理学院(40285)
管理学(39250)
管理学院(38952)
(33551)
中国(32356)
科学(31126)
教育(30202)
(29468)
师范(29277)
(25637)
(24037)
师范大学(23912)
研究所(23196)
中心(22752)
(22654)
北京(22014)
技术(21908)
(20794)
(19307)
业大(19015)
(18657)
职业(18130)
财经(17516)
基金
项目(90711)
研究(74973)
科学(72464)
基金(61027)
(52578)
国家(52012)
社会(44551)
科学基金(43968)
教育(42008)
社会科(41907)
社会科学(41898)
(37477)
编号(34548)
(32738)
成果(31555)
基金项目(30754)
课题(26139)
自然(25551)
自然科(25007)
自然科学(25002)
自然科学基金(24542)
资助(23508)
(22293)
重点(21950)
项目编号(21745)
(21177)
(20725)
规划(19920)
(19433)
(19241)
期刊
(54827)
经济(54827)
教育(52512)
研究(51643)
中国(41179)
学报(21475)
技术(20591)
(19403)
科学(18791)
(18658)
管理(18356)
大学(17068)
职业(14102)
学学(14072)
农业(13703)
图书(12888)
(10196)
论坛(10196)
技术教育(9447)
职业技术(9447)
职业技术教育(9447)
(9081)
金融(9081)
书馆(8911)
图书馆(8911)
财经(8670)
经济研究(8667)
业经(8649)
情报(8455)
技术经济(8019)
共检索到23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深度融合,是我国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工作迈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阶段。整体来看,注重差异化的需求并防止新的发展差距,强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的服务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抓住机遇,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从历史视角观之,语言、文字、印刷术和现代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健  
一、民族地区教师素养现代化是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民族教育现代化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宏观来看,不断提升公共教育质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践行多元一体化教育等,是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微观来看,有效推进双语教学、开发民族文化课程、促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等是当前主要的需求。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现代化,不用说,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任何实践者的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理论的支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学中,理论与实践是始终分不开的,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教育实践。因此,民族教育理论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换言之,民族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民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民   赵东升   王松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乌家培  
政府管理中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乌家培(中国信息协会北京100045)AbstractThedevelopmentintheconstructionoftheChinesegovernmentinformationsys-temsinthe198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石玉芳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要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综合体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软件资源建设,因校制宜地制定校园网络建设工程规划,加强信息教育技术研究并提高其应用效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哈经雄教授为代表的当代优秀民族教育专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其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传承学术薪火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京京  
5G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但是受限于我国传统农业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出现了融合慢、人才匮乏、项目落地难等负向场景。正确认知农业信息化发展重大意义,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同农业经营有机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信息化发展工程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承担的"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是以空间信息技术变革统计生产方式的重大工程。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相关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可喜可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服务业扩大规模、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以信息化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刘子涵  
内涵之问、困境之问和破局之问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必须回答的时代“三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和坚持人才培养的三个面向,是各民族人民全体、各地区均衡发展、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和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教育现代化。尽管实现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已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但仍存在人才效能缺位、资源保障失衡、数字化转型遇障、文化功能发挥受限以及内生发展任务艰巨等短板问题。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以优化资源配置手段为支撑点、以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为突破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点和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全面推动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立松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生成、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教育对民族文化具有反馈机制,它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还建设民族文化。承认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不等于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等同于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这种相互关系,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使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总体上说,民族地区的开放格局改变了过去相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互渗成为社会交往的常态。
关键词: 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杰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赋予了英语教师有效技能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英语教师必须真正重视有效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环境赋予教师有效技能的新内容和新特点,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能感,以先"内隐"后"外显"的认知方式展开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才能真正开展高效的英语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