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8)
- 2023(14256)
- 2022(11743)
- 2021(11136)
- 2020(8898)
- 2019(20105)
- 2018(19859)
- 2017(37949)
- 2016(20665)
- 2015(22969)
- 2014(23128)
- 2013(23044)
- 2012(21824)
- 2011(19982)
- 2010(20652)
- 2009(19635)
- 2008(18960)
- 2007(17165)
- 2006(15789)
- 2005(14878)
- 学科
- 济(93642)
- 经济(93542)
- 业(63056)
- 农(50954)
- 管理(50112)
- 企(39311)
- 企业(39311)
- 中国(35807)
- 农业(33896)
- 方法(30103)
- 融(28517)
- 金融(28517)
- 银(28006)
- 银行(27983)
- 行(27192)
- 地方(26864)
- 数学(26751)
- 数学方法(26556)
- 业经(25603)
- 制(25470)
- 财(23936)
- 体(17122)
- 发(16708)
- 贸(16660)
- 贸易(16640)
- 学(16635)
- 易(16191)
- 技术(13393)
- 发展(13337)
- 展(13306)
- 机构
- 学院(299511)
- 大学(294948)
- 济(131631)
- 经济(128883)
- 研究(110493)
- 管理(108140)
- 中国(91524)
- 理学(91241)
- 理学院(90200)
- 管理学(88842)
- 管理学院(88285)
- 农(66630)
- 财(64518)
- 科学(63802)
- 京(63232)
- 所(56871)
- 中心(51451)
- 研究所(50734)
- 农业(50686)
- 财经(48918)
- 江(47435)
- 业大(46691)
- 经(44386)
- 北京(40757)
- 范(40695)
- 经济学(40623)
- 师范(40286)
- 院(38590)
- 州(38254)
- 经济学院(36614)
- 基金
- 项目(185950)
- 科学(145882)
- 研究(141591)
- 基金(132721)
- 家(115000)
- 国家(113879)
- 科学基金(96046)
- 社会(91047)
- 社会科(86066)
- 社会科学(86044)
- 省(74358)
- 基金项目(69623)
- 教育(63235)
- 划(61357)
- 编号(58491)
- 自然(57642)
- 自然科(56196)
- 自然科学(56180)
- 自然科学基金(55194)
- 资助(53735)
- 成果(48782)
- 发(46613)
- 重点(42263)
- 部(41946)
- 课题(41518)
- 创(38676)
- 性(38569)
- 发展(38133)
- 国家社会(37835)
- 展(37539)
- 期刊
- 济(159799)
- 经济(159799)
- 研究(99093)
- 中国(70967)
- 农(69942)
- 融(49214)
- 金融(49214)
- 财(46900)
- 农业(46642)
- 学报(45954)
- 科学(43258)
- 管理(38349)
- 大学(36171)
- 教育(34911)
- 学学(34254)
- 业经(31004)
- 财经(24700)
- 技术(24586)
- 经济研究(24285)
- 问题(22531)
- 业(22010)
- 经(21232)
- 农村(16645)
- 村(16645)
- 世界(16125)
- 农业经济(15818)
- 贸(15547)
- 版(15463)
- 经济问题(15282)
- 技术经济(14553)
共检索到486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杨士英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对于农村金融而言,应该利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明确农村金融发展方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把金融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置于同一个逻辑框架内,以信贷供给方的视角分析需求方的家庭财务状况。本文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3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不同收入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发现:借款户家庭财务的基本特点是流动资金缺乏,且年度间现金流入不稳定;农村金融服务面临"资源无效"的困境,即在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下耕地和住房难以在信贷中发挥抵押物功能;可交易的耕地和住房财产权能够极大提高农户家庭的债务清偿能力,尤其是改善低收入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了"资源创造"的作用,信用资产价值可以改善农户家庭的资产结构,降低其资产负债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把金融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置于同一个逻辑框架内,以信贷供给方的视角分析需求方的家庭财务状况。本文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3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不同收入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发现:借款户家庭财务的基本特点是流动资金缺乏,且年度间现金流入不稳定;农村金融服务面临"资源无效"的困境,即在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下耕地和住房难以在信贷中发挥抵押物功能;可交易的耕地和住房财产权能够极大提高农户家庭的债务清偿能力,尤其是改善低收入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杨敏
论文在回顾供给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时代特征、经济结构情况、产业状况、经济变革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经济学的区别。论文系统探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应当重视的五个方面,即人力资本供给、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农村金融供给。同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县域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农村金融机构要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文化等层面开展有效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坤荣 刘东皇
一、"中国式"新常态与消费成长一国(地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动力,劳动、资本和技术等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增长是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动力是出口和投资拉动,供给动力层面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大规模投入带动~((1))。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使得环境恶化、分配结构失衡、产能过剩、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娟
家庭服务业历经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在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以创新理念来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理清市场运行基本势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市场化经营,正是最终实现家庭服务业持续、快速、高效和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新经济时代,家庭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其自身也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监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当前推进家庭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提高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这一中心任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政策为导向破除行业发展制度性障碍,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以规范化职业化建设为保障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推动家政服务业跨越式新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家庭服务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业培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吴迪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金融发展推动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路径。利用我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路径进行探究和论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资本驱动路径的有效性边际递减,金融结构引导产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创新引领路径的有效性并不显著,金融效率促进产业高效化发展的管理优化路径的有效性逐渐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娜
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可知,金融业通过信贷支持、融资环境优化以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但当前货币资金未能有效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低效资金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普及面窄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建议从规范货币资金的流入领域、强化资金供给的高端有效性,以及完善中小经济体的普惠金融体系等层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供给侧 金融业 实体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娜
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可知,金融业通过信贷支持、融资环境优化以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但当前货币资金未能有效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低效资金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普及面窄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建议从规范货币资金的流入领域、强化资金供给的高端有效性,以及完善中小经济体的普惠金融体系等层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供给侧 金融业 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当前,由于投资结构不优以及投资效率低下,我国面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高端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旨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效应持续收缩,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提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而造"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由总量追赶型向质量和效益追赶型转变。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能过剩 投资结构优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沈坤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经济结构 增长动力 一带一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的长久之策,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内涵。从供给侧角度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结构性困境和体制性困境两大难题。针对两大难题,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加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营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二要探索职业教育院校自身的改革,从现实需求出发,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着手,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切实提高人才的"质",不断增加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高效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