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9)
2023(12134)
2022(10004)
2021(9155)
2020(7529)
2019(16434)
2018(16398)
2017(29647)
2016(16319)
2015(18320)
2014(17979)
2013(17252)
2012(15930)
2011(14574)
2010(15230)
2009(14476)
2008(13944)
2007(13340)
2006(12008)
2005(10812)
作者
(45684)
(38622)
(38132)
(36414)
(24277)
(18185)
(17177)
(14601)
(14519)
(13946)
(13110)
(12937)
(12605)
(12260)
(12058)
(11634)
(11153)
(11104)
(11068)
(10907)
(9935)
(9379)
(9110)
(8960)
(8826)
(8735)
(8560)
(8381)
(7830)
(7765)
学科
(57608)
经济(57500)
管理(54742)
(54444)
(43722)
企业(43722)
(28867)
中国(20720)
(20276)
(19825)
业经(19511)
农业(19222)
方法(17108)
技术(17063)
(13993)
(13657)
地方(13648)
银行(13633)
数学(13462)
数学方法(13249)
(13105)
(12416)
理论(12406)
技术管理(12194)
(12097)
金融(12090)
(10727)
体制(10551)
(10400)
财务(10363)
机构
学院(226727)
大学(223927)
(89610)
经济(87327)
管理(85082)
研究(76798)
理学(71343)
理学院(70593)
管理学(69404)
管理学院(68959)
中国(60762)
(47618)
(47347)
科学(43665)
(39752)
(39607)
(37422)
中心(36767)
财经(34961)
研究所(33016)
业大(31797)
(31340)
(30571)
(30340)
师范(30020)
农业(29643)
北京(29635)
(28346)
(27938)
经济学(26927)
基金
项目(145148)
科学(115457)
研究(113282)
基金(102775)
(88118)
国家(87216)
科学基金(75612)
社会(72657)
社会科(68471)
社会科学(68460)
(60263)
基金项目(53679)
教育(53061)
(48810)
编号(46877)
自然(45185)
自然科(44178)
自然科学(44166)
自然科学基金(43416)
成果(40275)
资助(39645)
(35798)
课题(34625)
(33493)
重点(32792)
创新(32498)
(31900)
(31729)
国家社会(29784)
(29364)
期刊
(114375)
经济(114375)
研究(73478)
中国(62209)
(42698)
(39310)
管理(35895)
教育(35832)
学报(33411)
科学(31602)
农业(27179)
(27085)
金融(27085)
大学(27051)
学学(25015)
技术(22057)
业经(21398)
财经(17867)
经济研究(16241)
(15488)
问题(14014)
科技(12982)
(12421)
(12105)
(11585)
论坛(11585)
职业(11467)
图书(11375)
农村(11156)
(11156)
共检索到372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强  
在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出,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振兴必须将人才振兴置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之中,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和流回乡村,为此需要以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为前提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以构建风险防控机制为重点加强对下乡返乡创业的支持,以创新有效激励机制为动力推动人才智力服务乡村,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为关键促进乡村人才培养,以激发主体积极性为保障强化乡村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动力,引导更多的人才智力汇聚到乡村振兴的洪流中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良山  柯福艳  徐知渊  龙文军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改变对乡村发展的认知理念,重塑乡村文化形式、丰富乡土文化内容、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弘扬乡土文化精神。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挖掘乡土文化、扶持文化主体、加强文化嫁接等振兴乡村文化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峰  马锐  
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丹  
乡村文化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使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文章立足濮阳市文化发展现状,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提出来未来实现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希望对于今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青平   王敬斌   蔡炜炜  
乡村产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前提,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循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产业融合发展失衡、要素与科技支撑乏力、经营体系急需优化和市场作用发挥失灵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加强要素流动与科技装备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发力,同时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城乡融合和国内外循环四方面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城市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经济状态。随着现阶段国家对农村的不断重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开展。乡村经济复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层面发展趋势,并且对乡村经济振兴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于乡村经济振兴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双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目标。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这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依山  王伟萍  
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政府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各个途径进行努力,问题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首先借鉴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农村未来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发展路径。经过研究发现,"有为""有效"政府所推动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结合农村金融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生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所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乡镇基层组织,要利用好各种政策工具,成为"有为"和"有效"的政府,尊重农民需求,引导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思路和战略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今年中央1号文件具体部署,数月之内迅速得到贯彻落实。近期,江苏等一些地方已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拿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的确,乡村振兴不是一个喊喊而已的口号,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仍占主体、城乡总体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乡村振兴的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说,乡村的振兴也意味着我国城乡发展格局的重构。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意见》通过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着力打通乡村人才发展梗阻,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夯实制度基础。主要内容《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土地整治之于乡村振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秉持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只为攫取农村土地指标,不顾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土地整治就可能沦为"拆村"运动,把乡村振兴做成"夹生饭"。如果土地整治的目标能够导向"乡村振兴",在制度设计合理、集成系统健全、土地整治力度(主要是农民集中居住度)与乡村转型阶段(主要是农民对土地依附度)相适应的条件下,土地整治就有可能激活乡村,在产业、村庄、农民和治理等方面引发连锁反应,助推乡村平稳有序转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阙方平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2月4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布局。但是,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陷入了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土地资源无疑是其重要载体,由于土地具有资源、资产和资本的多重属性,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和增收致富的核心,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