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5)
2023(15183)
2022(12388)
2021(11072)
2020(9070)
2019(19962)
2018(19984)
2017(37084)
2016(20283)
2015(22674)
2014(22531)
2013(21705)
2012(20174)
2011(18210)
2010(18621)
2009(17406)
2008(17157)
2007(15902)
2006(14430)
2005(13563)
作者
(58163)
(48621)
(48282)
(45725)
(30940)
(23018)
(21758)
(18664)
(18551)
(17466)
(16688)
(16319)
(15980)
(15650)
(15343)
(14898)
(14421)
(14102)
(13935)
(13873)
(12529)
(12017)
(11765)
(11210)
(11146)
(10912)
(10890)
(10712)
(9831)
(9830)
学科
(81042)
经济(80923)
管理(64166)
(61593)
(50797)
企业(50797)
中国(30189)
(25804)
地方(23613)
业经(23309)
方法(22429)
(22312)
(21319)
技术(20236)
(17726)
银行(17694)
数学(17647)
数学方法(17455)
农业(17138)
(17135)
(16780)
金融(16772)
(16240)
(15954)
(14823)
理论(14055)
技术管理(13553)
环境(13416)
(13041)
贸易(13023)
机构
学院(284289)
大学(281206)
(115654)
经济(112956)
管理(104469)
研究(102533)
理学(87295)
理学院(86305)
管理学(84901)
管理学院(84365)
中国(79527)
(61392)
科学(60071)
(57830)
(51653)
(47853)
(47634)
中心(46707)
研究所(45987)
财经(43330)
业大(39206)
(39129)
北京(39119)
(38977)
师范(38692)
(37848)
(37652)
农业(36539)
经济学(34987)
(33961)
基金
项目(181582)
科学(143650)
研究(138965)
基金(128022)
(110753)
国家(109699)
科学基金(94172)
社会(88649)
社会科(83863)
社会科学(83850)
(74642)
基金项目(66862)
教育(63734)
(61235)
编号(56912)
自然(56864)
自然科(55551)
自然科学(55537)
自然科学基金(54552)
资助(50028)
成果(47883)
(44618)
(42930)
课题(42095)
重点(41463)
创新(39305)
(39160)
(38445)
国家社会(36589)
发展(36323)
期刊
(145369)
经济(145369)
研究(92646)
中国(73982)
(47008)
(45647)
管理(44930)
学报(42034)
教育(41338)
科学(40092)
(32995)
金融(32995)
大学(32882)
农业(31286)
学学(30553)
技术(27045)
业经(25598)
经济研究(22478)
财经(21911)
(19016)
问题(18421)
(16456)
科技(15695)
(14407)
论坛(14407)
技术经济(13995)
图书(13758)
现代(13520)
(13475)
(13354)
共检索到46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奎  
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要继续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放宽落户条件。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落实跨省农民工落户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重点人群的落户。这些重点人群包括3000多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家庭,也包括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要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投入一直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财力薄弱,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之中的资金十分有限,特别是与当前迅速扩大的城镇规模相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城镇软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滞后。如何走好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找到发展过程中投融资体制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投融资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创新发展我国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具体措施,构建科学、完善和发达的投融资体系,当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迫切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祖才  
今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今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总结交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扎实推进2019年重点任务实施,以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一、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不仅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保障,还能借此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释放新型城镇化内需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内生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融资机制现状及其问题,在尊重市场和政府各自作用基础上,结合原有融资机制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框架性设计;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通过大力推广让私营资本真正参与的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来实现融资机制创新,并对这些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同时结合我国一些地方在实际运用这些市场化融资模式中的非市场化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得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创新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周向阳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推进城镇化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金融发展和创新对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将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与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会自发演化形成城市层级体系,即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明确分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不同,高等级城市的功能更多,其通常是对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其深度发展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效率性运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经济"利用的高效率和"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全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现实状态与表现,并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发展中的阶段性动力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做出论证说明。最终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均衡性的利用状态与系统化的利用模式等"城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和实现城市商流的规范化建设体系与高效率的运行状态等"市经济"效率提升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玉科  张萌  章政  
广东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区域间城镇化水平悬殊、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四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广东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诸如城镇化粗放扩张、产业结构雷同、区域协调机制不完善、重城轻乡等弊端。借鉴国内外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经验,广东新型城镇化应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构建城乡、区域间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四化"同步发展体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满财  黄慧微  张文秀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的新取向与新思维,对其动力机制与实施路径进行明确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传统发展理念下,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困境,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内容是经济效益、产业创新、城乡协调及群众生活质量等。建设与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规划、统筹发展,在产业创新的前提下建立起城镇化推动经济进步的动力机制和实践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宏春  
新型城镇化在发展模式上与传统城镇化存在本质区别,在融资过程中需要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和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裂风险、环境资源风险和产能过剩风险。要从转变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融资中的职能定位、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融资效率,有效防控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建威  何国钦  
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协同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城镇化发展的形成机理、演变路径进行了理论阐述,对财政金融创新特色及资金支持效率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羽  
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下的城乡市场一直处于分割状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商贸流通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探讨了商贸流通业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尝试提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通过要素空间集聚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例,解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要素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中城市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建中,应发挥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