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8)
- 2023(16888)
- 2022(14359)
- 2021(13350)
- 2020(11237)
- 2019(25566)
- 2018(25436)
- 2017(48490)
- 2016(26104)
- 2015(29405)
- 2014(29287)
- 2013(28659)
- 2012(26196)
- 2011(23176)
- 2010(23386)
- 2009(21833)
- 2008(21515)
- 2007(19299)
- 2006(17045)
- 2005(15151)
- 学科
- 济(105063)
- 经济(104920)
- 业(98297)
- 管理(90535)
- 企(89116)
- 企业(89116)
- 方法(46399)
- 数学(36195)
- 数学方法(35676)
- 业经(33226)
- 财(32458)
- 农(32198)
- 中国(27393)
- 务(23417)
- 财务(23336)
- 财务管理(23302)
- 技术(23238)
- 制(22575)
- 农业(22322)
- 企业财务(22064)
- 理论(21848)
- 学(21842)
- 和(19896)
- 地方(19337)
- 划(18097)
- 策(17696)
- 体(17564)
- 贸(17002)
- 贸易(16988)
- 易(16466)
- 机构
- 学院(372081)
- 大学(369076)
- 管理(151366)
- 济(145233)
- 经济(142010)
- 理学(129935)
- 理学院(128552)
- 管理学(126367)
- 管理学院(125684)
- 研究(119971)
- 中国(92505)
- 京(79889)
- 科学(75182)
- 财(68507)
- 农(62331)
- 所(60017)
- 江(56357)
- 业大(56276)
- 中心(54795)
- 研究所(54416)
- 财经(54099)
- 北京(50257)
- 经(49082)
- 农业(48966)
- 范(46987)
- 师范(46487)
- 州(45366)
- 院(44139)
- 经济学(41864)
- 技术(41239)
- 基金
- 项目(251024)
- 科学(198114)
- 研究(185227)
- 基金(181226)
- 家(157991)
- 国家(156393)
- 科学基金(135363)
- 社会(115383)
- 社会科(109224)
- 社会科学(109193)
- 省(99903)
- 基金项目(95779)
- 自然(88440)
- 自然科(86409)
- 自然科学(86388)
- 自然科学基金(84882)
- 教育(84324)
- 划(82834)
- 编号(75879)
- 资助(74049)
- 成果(61227)
- 创(55733)
- 重点(55450)
- 部(54052)
- 发(53202)
- 课题(52217)
- 创新(51297)
- 业(47593)
- 科研(47502)
- 项目编号(47438)
- 期刊
- 济(165238)
- 经济(165238)
- 研究(108463)
- 中国(74773)
- 管理(61456)
- 学报(57856)
- 农(57567)
- 财(55600)
- 科学(53596)
- 大学(44135)
- 教育(43265)
- 学学(41484)
- 农业(40034)
- 技术(35998)
- 融(30942)
- 金融(30942)
- 业经(29381)
- 财经(26270)
- 经济研究(25182)
- 业(23043)
- 经(22572)
- 问题(20779)
- 技术经济(20140)
- 图书(19728)
- 科技(19589)
- 现代(17950)
- 版(17488)
- 理论(17191)
- 商业(16803)
- 财会(16789)
共检索到55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国家创新系统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以企业为主体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企业创新不仅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从一个国家的总体范围来看,企业创新是国家总体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因此,仅是把企业创新放在孤立、局部或微观的水平上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要把企业创新放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水平上来考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决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甚至承担很大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产业尽管经济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但技术一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明显缺少底气,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桎梏。因此,肩负起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命,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竞争力 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永
转型期背景下地区创新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问题。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企业家创新范式,具有了"企业家"属性和推动辖区经济增长的"准主体"地位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双主体"耦合成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表明,地区创新系统中的政府和企业家"合作"创新的稳定策略难以自发实现,作为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的积极策略选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致"作用。同时,激励约束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是"双主体"实现合作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创新机制 “双主体”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议政,吴贵生
自我国引入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下称“NIS”)的概念以来,国内对其研究虽注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整体来说,我国对NIS的研究基本还处于概念介绍阶段,而对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和边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国家创新系统是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90年代以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的课题和制定政策的基础。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方法强调,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技术与信息的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 姚飞
当前,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从国家层面看待大数据问题,制定引导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应用的相关政策,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大数据引发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大数据将会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变革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青
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研究了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问题。这种“系统失效”实际上就是“制度失效”,因此,最后相应提出了系统的制度安排,旨在对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进行校正和修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楼旭明 谢逢洁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测度ICT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影响和技术溢出作用,发现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整体经济对ICT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在2010年发生显著下降,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设备制造业,对传统部门的溢出和融合尚待提升,ICT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较弱。推动ICT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挥ICT的信息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作用,对实现工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章东明
本文阐述国家创新系统(NIS)开放状态的两种形式:开放式国家创新系统和国家开放式创新系统,对这两种NIS开放状态的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创新主体和子系统角度对NIS的创新路径选择分别进行梳理,最后探索影响NIS开放式演化的因素。研究发现目前NIS开放性研究的系统性和可衡量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杜旭 郭翔宇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新型创新范式,对于国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论证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意义和条件;然后,遵循生态学层次分析的思路,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生态系统"4个层次,由此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最后,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生态演化的目标、路径和政策建议,为树立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管理理念、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军杰 李新功
文章图形化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分析了创新主体间的关系,认为市场是创新网络中的虚主体,其它主体以市场为背景发生联系。创新网络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主体层次、主体之间层次、主体所在的宏观环境层次,文章研究了各个层次建设的原则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创新主体 创新模式 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