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7)
- 2023(16549)
- 2022(14271)
- 2021(13349)
- 2020(11123)
- 2019(25371)
- 2018(25457)
- 2017(48351)
- 2016(26802)
- 2015(29855)
- 2014(30302)
- 2013(29594)
- 2012(27209)
- 2011(24560)
- 2010(24525)
- 2009(22547)
- 2008(21955)
- 2007(19503)
- 2006(17069)
- 2005(15199)
- 学科
- 济(101768)
- 经济(101623)
- 管理(79861)
- 业(71161)
- 企(59643)
- 企业(59643)
- 方法(43069)
- 数学(36816)
- 数学方法(36361)
- 农(28077)
- 财(28027)
- 中国(27349)
- 学(24525)
- 地方(24514)
- 制(23662)
- 业经(23380)
- 农业(18594)
- 理论(18407)
- 和(17464)
- 务(17409)
- 财务(17326)
- 财务管理(17290)
- 环境(17182)
- 体(16905)
- 银(16770)
- 银行(16720)
- 企业财务(16382)
- 融(16363)
- 金融(16354)
- 贸(16068)
- 机构
- 大学(375443)
- 学院(373497)
- 管理(144108)
- 济(141322)
- 经济(137901)
- 研究(127293)
- 理学(124343)
- 理学院(122829)
- 管理学(120617)
- 管理学院(119916)
- 中国(94465)
- 科学(81465)
- 京(81148)
- 财(68604)
- 所(64720)
- 农(63110)
- 研究所(59050)
- 中心(57861)
- 业大(57241)
- 江(56481)
- 财经(54127)
- 范(51464)
- 北京(51003)
- 师范(50928)
- 农业(49536)
- 经(49055)
- 院(46755)
- 州(45497)
- 经济学(42009)
- 师范大学(41203)
- 基金
- 项目(258848)
- 科学(202620)
- 研究(188745)
- 基金(186251)
- 家(163328)
- 国家(161985)
- 科学基金(138137)
- 社会(117151)
- 社会科(110805)
- 社会科学(110778)
- 省(101903)
- 基金项目(99192)
- 自然(90521)
- 自然科(88291)
- 自然科学(88270)
- 教育(86702)
- 自然科学基金(86657)
- 划(86107)
- 编号(77640)
- 资助(75863)
- 成果(63775)
- 重点(58211)
- 部(56508)
- 发(55165)
- 课题(54061)
- 创(53436)
- 创新(49933)
- 科研(49222)
- 制(48414)
- 教育部(47918)
- 期刊
- 济(157961)
- 经济(157961)
- 研究(108952)
- 中国(77171)
- 学报(63557)
- 农(57240)
- 科学(56822)
- 财(53241)
- 管理(52668)
- 大学(47113)
- 教育(45827)
- 学学(44009)
- 农业(39157)
- 技术(32059)
- 融(31841)
- 金融(31841)
- 财经(26101)
- 业经(25933)
- 经济研究(23951)
- 经(22246)
- 图书(21624)
- 问题(20606)
- 业(20109)
- 资源(18581)
- 版(18445)
- 科技(18384)
- 理论(17665)
- 技术经济(16398)
- 现代(16294)
- 实践(16201)
共检索到552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元珍
在机构编制资源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内部调配,盘活编制资源存量,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实现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是当前机构编制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调研发现,浙江S县创新推出一条“摸清底数-绩效评估-统筹优化”的系统性编制管理改革路径,有效破解编制管理部门多样化、管理流程割裂化、编制利益私有化等多重困境,并通过编制管理的部门协同、流程闭环以及统筹优化实现编制资源的整体性调配。相较于传统以职责划分为基础的科层体制造成的政府碎片化,这种整体性调配以问题为导向,以治理任务为中心重新构建治理场景,能够在场景内部系统实现协调、整合与责任等整体性治理要求,是破解政府碎片化的有效探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元珍
在机构编制资源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内部调配,盘活编制资源存量,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实现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是当前机构编制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调研发现,浙江S县创新推出一条“摸清底数-绩效评估-统筹优化”的系统性编制管理改革路径,有效破解编制管理部门多样化、管理流程割裂化、编制利益私有化等多重困境,并通过编制管理的部门协同、流程闭环以及统筹优化实现编制资源的整体性调配。相较于传统以职责划分为基础的科层体制造成的政府碎片化,这种整体性调配以问题为导向,以治理任务为中心重新构建治理场景,能够在场景内部系统实现协调、整合与责任等整体性治理要求,是破解政府碎片化的有效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怡俊 黄海峰
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政治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上呈现碎片化状态,具体体现为行政权力划分不明晰、治理主体单一且主体间缺乏互补协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导致其供给水平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张力,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以社会影响力债券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基础,该机制通过协调层级政府部门间的权责配置,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优势,拓宽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渠道,从而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崔晶 郑戈溪
随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构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是实现都市圈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信任与沟通机制是实现整体性协作治理的运作基础,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是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有序推进的保障,监督和评估机制是提升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整体绩效的关键。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协作机制 都市圈 地方政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东升
如何有效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这两个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制约校企协同合作的难题。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组织边界的调整、职能权责的整合、运行机制的重构优化等思路,为解决校企协同合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解决范式。文章从整体性治理的分析视角,探索从政策保障机制、信息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及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校企协同合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菊 刘再春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思路与对策,即整合治理制度,解决不同主体的协调问题;整合治理目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整合治理机构,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凡军 刘璐
我国现行预算体制的最重要基础就是在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之处,在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程度的调转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因而在研究当下预算体制的时候,有必要将其置于央地政府关系的框架之下。因此,本文引入了近年来中央财政收支和地方财政收支等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宁攸凉 韩锋 赵荣 王登举
林长制自2017年开创以来积累了2年的实践经验,迅速成为加强林业和草原资源保护的重要抓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整体性治理理论基础上构建林长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安徽省为例,从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性治理能力和林业资源保护3个方面总结林长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从思想认识、权责边界划定、考评机制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分析林长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行林长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光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使许多农户失去了依靠土地生存的基本保障功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从法律上切断了农地继续细分的制度路径依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压力下,今后很难阻止农民继续要求平分集体土地的机会主义动机;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建华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重要环节,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政府信任机制建设,必须在政府信任度建设、信任度管理和信任度评价等方面加强努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随着各种跨界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并开始突破原有流域管理体制的组织边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性治理已成为流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趋向。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为关键性功能要素,合作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虽然河长制凸显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应用价值,但只是过渡性中间环节,结构性治理问题集中表现为治理层级、治理功能、治理信息和公私部门关系的碎片化。明晰流域治理层级责权分摊、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整合、打通流域府际治理信息壁垒以及拓宽流域公私信任合作治理,是生态环境善治的实现路径,可有效减少流域治理网络组织间信息、认知、管理、决策等行为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星 裴鸣
高校组织育人之于其他方式的育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法为指导,提出整体性组织育人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体两翼"的基本架构,并通过组织育人的主体化、结构化和责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组织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
整体性 高校 组织育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云
文章针对理论界关于制度创新是整体性创新还是部分创新,是渐近创新还是激进创新和我国体制创新中存在的较大分歧,从理论上论证了制度创新的整体性问题,提出我国制度创新是整体性创新的新论点。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整体性 系统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