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9)
- 2023(9147)
- 2022(7620)
- 2021(7530)
- 2020(5982)
- 2019(14026)
- 2018(14419)
- 2017(25307)
- 2016(15330)
- 2015(17333)
- 2014(17634)
- 2013(16176)
- 2012(15004)
- 2011(13904)
- 2010(14605)
- 2009(13030)
- 2008(13031)
- 2007(12118)
- 2006(11209)
- 2005(10398)
- 学科
- 济(43013)
- 经济(42949)
- 管理(37279)
- 业(32707)
- 企(27767)
- 企业(27767)
- 教育(22073)
- 中国(21249)
- 农(15464)
- 制(15291)
- 财(14142)
- 理论(13592)
- 策(12186)
- 方法(12178)
- 学(11953)
- 业经(11229)
- 体(11205)
- 地方(11193)
- 教学(10744)
- 银(10265)
- 银行(10246)
- 行(9953)
- 数学(9670)
- 数学方法(9401)
- 农业(9264)
- 融(9183)
- 金融(9176)
- 技术(8435)
- 体制(8344)
- 贸(8035)
- 机构
- 学院(194177)
- 大学(194033)
- 研究(75769)
- 济(70383)
- 经济(68210)
- 管理(64915)
- 中国(53925)
- 理学(53252)
- 理学院(52518)
- 管理学(51475)
- 管理学院(51032)
- 京(43876)
- 科学(42953)
- 财(38914)
- 所(38524)
- 范(36527)
- 师范(36260)
- 教育(35583)
- 江(34612)
- 研究所(34379)
- 中心(33392)
- 农(30139)
- 北京(29151)
- 师范大学(29061)
- 技术(28355)
- 院(27762)
- 财经(27508)
- 州(26922)
- 职业(25478)
- 经(24805)
- 基金
- 项目(115338)
- 研究(96830)
- 科学(90555)
- 基金(76096)
- 家(64927)
- 国家(64119)
- 社会(55485)
- 科学基金(53050)
- 教育(52933)
- 社会科(52036)
- 社会科学(52026)
- 省(47766)
- 编号(44416)
- 划(42003)
- 成果(41334)
- 基金项目(37617)
- 课题(35890)
- 资助(31604)
- 自然(30820)
- 年(30167)
- 自然科(30034)
- 自然科学(30021)
- 自然科学基金(29489)
- 重点(27547)
- 发(26812)
- 部(26807)
- 性(26560)
- 项目编号(26513)
- 规划(25731)
- 创(23964)
- 期刊
- 济(89994)
- 经济(89994)
- 研究(74890)
- 教育(63837)
- 中国(59616)
- 财(30369)
- 农(28403)
- 管理(26983)
- 学报(26289)
- 科学(24126)
- 融(23542)
- 金融(23542)
- 技术(22898)
- 大学(21348)
- 农业(18731)
- 职业(18535)
- 学学(18064)
- 业经(14725)
- 经济研究(13872)
- 财经(13729)
- 坛(12826)
- 论坛(12826)
- 技术教育(12240)
- 职业技术(12240)
- 职业技术教育(12240)
- 经(11965)
- 问题(10738)
- 图书(10633)
- 发(9986)
- 贸(9667)
共检索到33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温贻芳
高等职业教育要迈向高水平,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只有坚持稳定现有规模与提升办学质量,继承原有建设成效与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坚持改革为动力与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原则,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采取改革体系构建"施战略、抓本质、谋本色",内部治理结构"建章程、立制度",关键环节"破旧制、立新制",多方参与"扩民主、重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广借鉴、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大发展。从2004年开始,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潮 谢婷
加快推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的题中之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思想认识存在不足、政策环境不完善造成阻力等问题。因此,应从政策上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的自主性,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加强与中等教育的衔接。
关键词:
现代 高等职业教育 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运山 王梅 肖凯成 杨小林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备受关注的难题,为克服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内生源动力不足、多方主体参与不够、制度标准不完善、信息化建设落后、质量文化意识缺失等诸多问题,提出实施以参与主体多元化策略、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制度保障策略和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相结合的"四维度"策略来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在《职教论坛》2012年第10期中撰文分析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教育公平,指出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改革建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要把它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作者分析了约翰.罗尔斯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教育公平是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未能充分彰显,并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推进追求教育公平价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文章具体地提出要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重构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祥
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新课程;进行现有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技术训练。同时,在改革中要做到开发新课程与删减陈旧课程、整合课程与纵深专业研究、强化实践与注重理论总结并重。
关键词:
高职课程改革 必要性 任务 措施 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郭扬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宜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渐进"而不是"突变"、"调控"而不是"自流"的策略,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走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麻丽华
文章对目前高职教育所采取的课程体系及高职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家 王娜
曾家、王娜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评价观,指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保障的藩篱与瓶颈,并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的相关意见。在基本维度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应包括适应性质量观、能力本位质量观、多元性质量观、发展性质量观、国际化质量观以及特色化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虹
文章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分析其区域化发展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指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区域化构建中存在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有待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职业教育体系断层、专业设置不科学、校企合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创新办学理念,打造特色办学道路;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途径;以政策为依托,优化保障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飞虎 潘上永 王春青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包括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为要素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将专业群建设评价分为立项评估与水平评估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谐 吴叶林 崔延强
职业教育文凭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行会组织的身份符号、学校教育的学力证明以及学位化文凭等三个演化阶段。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获得者实践性知识的评价尺度,具有微观权力属性,标志着学位获得者在职业场域中的初级专业能力。认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必须深入把握和科学统筹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在我国学位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位体系构建的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标准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探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剖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开展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依据自身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江毅
中国的职校模式教育体系与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化倾向,在人才个体成长中具有明显助益;而职校制度支撑下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使得人才具有体系化的知识结构,也能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用性。在优化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校改革中,应积极借鉴德国经验强化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