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2)
2023(12937)
2022(11189)
2021(10492)
2020(8946)
2019(20869)
2018(20768)
2017(39493)
2016(21418)
2015(24606)
2014(25097)
2013(24333)
2012(22553)
2011(20180)
2010(20085)
2009(18679)
2008(18503)
2007(16771)
2006(14230)
2005(12396)
作者
(62596)
(52599)
(52489)
(49984)
(33237)
(25428)
(24158)
(20823)
(20021)
(18723)
(17894)
(17717)
(16672)
(16441)
(16358)
(16278)
(16232)
(15526)
(15265)
(15169)
(13051)
(12955)
(12860)
(12147)
(11987)
(11700)
(11697)
(11657)
(10843)
(10600)
学科
(89092)
经济(88906)
管理(59930)
(56032)
(47547)
企业(47547)
方法(45402)
数学(38559)
数学方法(38024)
(23385)
(23348)
中国(22387)
(20558)
业经(18918)
理论(17734)
(16855)
地方(16726)
(15824)
(15448)
贸易(15445)
农业(14976)
(14953)
(14596)
财务(14534)
财务管理(14496)
企业财务(13724)
(13122)
银行(13079)
(12922)
金融(12914)
机构
大学(311258)
学院(309032)
(123543)
经济(120798)
管理(118832)
理学(102726)
研究(101655)
理学院(101616)
管理学(99605)
管理学院(99056)
中国(76102)
(65078)
科学(64264)
(57319)
(53557)
(51347)
中心(48336)
业大(47875)
研究所(46960)
(46145)
财经(46035)
农业(42374)
(41733)
(41265)
师范(40780)
北京(40217)
经济学(38159)
(36595)
(36385)
经济学院(34420)
基金
项目(210008)
科学(164214)
研究(151399)
基金(151343)
(132380)
国家(131269)
科学基金(112061)
社会(95740)
社会科(89812)
社会科学(89782)
(83179)
基金项目(79813)
自然(73170)
教育(71557)
自然科(71505)
自然科学(71481)
自然科学基金(70179)
(70125)
资助(62641)
编号(61923)
成果(50599)
重点(47496)
(46810)
(44123)
(43272)
课题(43095)
科研(41013)
创新(40461)
教育部(39963)
大学(39486)
期刊
(131866)
经济(131866)
研究(85941)
中国(58927)
学报(52290)
(47620)
(46502)
科学(45834)
管理(41880)
大学(39421)
学学(37117)
教育(35465)
农业(32049)
技术(28852)
(25074)
金融(25074)
财经(23008)
经济研究(21266)
业经(20977)
(19816)
问题(17629)
(17066)
统计(16603)
(16235)
技术经济(15380)
(14697)
图书(14678)
理论(14053)
科技(13877)
(13681)
共检索到446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松  
文章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理论,在分析自由时间与小康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引入自由时间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发现,大多数地区的自由时间差异与当地小康社会建设情况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还存在小康社会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相邻省份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尝试从各地自由时间的差异性着手,增加并利用自由时间,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新动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松  
文章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理论,在分析自由时间与小康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引入自由时间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发现,大多数地区的自由时间差异与当地小康社会建设情况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还存在小康社会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相邻省份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尝试从各地自由时间的差异性着手,增加并利用自由时间,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新动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秀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既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又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 ,人类社会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就不可避免地关乎着人的存在状态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是宏伟的 ,也是能够实现的 ,其中最具有实践意义是内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诉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庆芳  
一、小康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指从贫困或温饱型步入富裕型社会的转型时期。小康社会用指标进行量化,便是小康社会指标。由于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概括;有的人则认为用“恩格尔系数”(吃占消费支出比例)达到50%以下就可以衡量;比较多的人理解小康社会指标范围比较宽泛,认为除经济指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鑫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和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从广大劳动人民立场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分析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本田  胡亭亭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本文针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建中  于士元  
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确立应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精简、衔接性以及量化、可行性、“产出”重于“投入”、先进性、突出地域特点等原则。文章选取经济、社会结构、科教、生活质量、社会保障、资源环保等六个子系统共30个评价指标,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依据确定全面小康目标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相应权重,最终建立了完整的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参照该指标体系,将某个确定的资源型城市的各项指标实际数值除以全面小康标准参照值,再乘以各自对应权重后加总即可得到该资源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按各子系统所占权重也可得到各子系统的实现程度,以发现在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主流经济学很少考虑到人的发展问题,而是将其抽象化、同质化,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也仅仅关注到人的物质需求,所以度量人的发展状况只是单一维度。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人的发展四个维度:人的劳动性、需求性、社会性和个性及可持续性,结合已有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度量人的发展的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宝贵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马宝贵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如何以其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方向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的今天,澄清这一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耀玺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把活动课正式列为计划内课程类别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我们在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加强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急需解决。例如,为什么要设活动课?活动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根据什么理论来设计活动课的体系?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把握活动课的本质规律,因而也就不能科学而有效地落实活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庆欣  张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要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避免马克思指出的"经济人"的缺陷的基础上,在遵循他关于"人的一般本性"的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在对马克思考察的"变化的人的本性"的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做出回答。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运用、发展与创新关系。证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重要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指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理论阐释。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通过生态文明观的体系的构建,从生态文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角度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进行阐释,试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省龙  
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涉及、并从本质上剖析作为生产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表现形态的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体系。经济制度本身因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并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或一种关于社会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资本论》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结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经典分析范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克明  
马克思主义人力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人力概念的内涵包括劳动者的智力、学识、技能等,人力是通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的。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的数量、流动性和组合是决定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