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3)
- 2023(7838)
- 2022(6680)
- 2021(6455)
- 2020(5461)
- 2019(12207)
- 2018(12168)
- 2017(22382)
- 2016(12442)
- 2015(14505)
- 2014(14287)
- 2013(14305)
- 2012(13660)
- 2011(12817)
- 2010(13484)
- 2009(13045)
- 2008(12227)
- 2007(11196)
- 2006(10299)
- 2005(9552)
- 学科
- 济(55258)
- 经济(55102)
- 管理(34357)
- 业(28871)
- 企(23608)
- 企业(23608)
- 方法(22155)
- 中国(20366)
- 数学(17111)
- 数学方法(16949)
- 农(16429)
- 业经(13280)
- 学(12602)
- 制(12593)
- 财(12236)
- 环境(11957)
- 贸(11818)
- 贸易(11807)
- 易(11544)
- 理论(11408)
- 和(11205)
- 银(10413)
- 银行(10410)
- 融(10404)
- 金融(10401)
- 农业(10272)
- 地方(10230)
- 行(10102)
- 教育(9013)
- 发(8476)
- 机构
- 大学(187522)
- 学院(183412)
- 济(82380)
- 经济(80831)
- 研究(70066)
- 管理(64282)
- 中国(56312)
- 理学(53056)
- 理学院(52381)
- 管理学(51620)
- 管理学院(51264)
- 京(41252)
- 财(39962)
- 科学(38911)
- 所(35161)
- 研究所(31549)
- 中心(31439)
- 财经(31018)
- 江(28731)
- 经(28177)
- 范(27888)
- 师范(27749)
- 北京(27347)
- 经济学(26970)
- 农(25879)
- 院(24230)
- 经济学院(24062)
- 州(22882)
- 财经大学(22839)
- 师范大学(22591)
- 基金
- 项目(111479)
- 科学(88674)
- 研究(86759)
- 基金(82115)
- 家(70763)
- 国家(70152)
- 科学基金(59316)
- 社会(58953)
- 社会科(54856)
- 社会科学(54839)
- 基金项目(41758)
- 教育(40443)
- 省(39824)
- 划(35052)
- 编号(34304)
- 资助(34193)
- 自然(33926)
- 自然科(33058)
- 自然科学(33050)
- 自然科学基金(32491)
- 成果(30788)
- 部(26855)
- 重点(25849)
- 国家社会(25170)
- 课题(25057)
- 中国(24305)
- 发(24194)
- 教育部(23653)
- 性(22399)
- 人文(22172)
共检索到304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文龙 韩绿艺
中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严峻形势。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需要超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批判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修复新陈代谢链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和谐;转变当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过度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破坏惩罚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文龙 韩绿艺
中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严峻形势。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需要超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批判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修复新陈代谢链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和谐;转变当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过度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破坏惩罚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关键词:
生态 文明 生态文明 进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学军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以来,关于生态危机与人类续存的反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长期的、最大的敌人"。回顾整个生态崩溃的历史可以发现,生态问题成为危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同步性。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而迈向顶峰的现代工业文明把追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周
本文从整体论的角度分析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互补的重要性。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文明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前者引发了人类文明第一次质的飞跃,后者引发了人类文明又一次质的飞跃,其他文明是文明体系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此外,从认识理念、建设理念和投入机制三个角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进展作了梳理,对培育生态文明的任务和策略作了粗略的思考。最后,讨论了现实中较为重要的三个问题:重视具有乘数效应的公共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宜采用末端治理方式;生态系统不宜走滥用和禁用两个极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认识理念 建设理念 投入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制定了2035年与2050年美丽中国目标,并将引领人类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新时代 十九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媛媛
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学批判理论。它以制度批判为视角,剖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只有将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最终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蔓延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詹姆斯·奥康纳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既要重视全球性视角与地方性视角的相互结合,又要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结构上的平衡,还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艺菲 曹彦玲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正义观,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矛盾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造成的,资本主义的扩张动力和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对劳动的剥削使它内在地倾向于破坏环境,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就是通过"弱"人类中心主义范式的构建和"红绿联盟"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也就是戴维·佩珀指出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以社会正义为基础的生态社会主义。戴维·佩珀关于生态危机的社会正义论同时又有局限性,其过分强调生态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在实现目的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路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全球化 特征 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新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该体系应有的全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研究对象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规范。西方经济学无法信服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体系,明确劳动者地位及相互间关系,优化产品分配和解决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社会生产关系视角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基础理论上深刻秉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上遵循科学性的现状调查、扬弃将实践中正确部分并进行系统化、通过问题导向促进理论体系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