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3)
2023(10751)
2022(8360)
2021(7193)
2020(5565)
2019(12267)
2018(11883)
2017(21648)
2016(12010)
2015(13108)
2014(13330)
2013(12857)
2012(12046)
2011(11058)
2010(11269)
2009(10450)
2008(10111)
2007(9115)
2006(8574)
2005(8227)
作者
(35754)
(29523)
(29324)
(27840)
(18863)
(14028)
(13211)
(11399)
(11346)
(10673)
(10232)
(9837)
(9517)
(9490)
(9252)
(9091)
(8725)
(8554)
(8542)
(8453)
(7598)
(7328)
(7219)
(6835)
(6700)
(6667)
(6640)
(6555)
(5982)
(5887)
学科
(57208)
经济(57150)
(31258)
管理(30296)
中国(24119)
(22276)
(21312)
企业(21312)
地方(20743)
业经(17294)
农业(15879)
(13611)
方法(12919)
(11333)
发展(10983)
(10958)
(10755)
银行(10740)
(10713)
地方经济(10679)
(10672)
金融(10672)
(10512)
数学(10484)
数学方法(10393)
(10020)
(9357)
贸易(9344)
(8956)
产业(8883)
机构
学院(171595)
大学(168721)
(71470)
经济(69808)
研究(67679)
管理(59519)
中国(51612)
理学(49306)
理学院(48664)
管理学(47784)
管理学院(47465)
科学(39540)
(38153)
(34757)
(32952)
(31427)
研究所(31042)
中心(30265)
(28661)
(26196)
师范(25953)
北京(24891)
财经(24888)
(24607)
业大(24040)
农业(23835)
(23280)
(22452)
经济学(21882)
(21859)
基金
项目(108451)
科学(85243)
研究(83357)
基金(75696)
(65914)
国家(65259)
科学基金(55122)
社会(53694)
社会科(50752)
社会科学(50741)
(43801)
基金项目(38922)
教育(37281)
(36194)
编号(34658)
自然(31957)
自然科(31194)
自然科学(31190)
自然科学基金(30625)
(30498)
资助(29389)
成果(29108)
课题(25666)
重点(25128)
发展(25007)
(24571)
(22847)
国家社会(22530)
(22083)
(20844)
期刊
(92774)
经济(92774)
研究(58438)
中国(45567)
(33361)
学报(25616)
科学(25611)
教育(25322)
管理(23949)
(23799)
农业(22927)
(20602)
金融(20602)
大学(20248)
学学(18779)
业经(17769)
技术(15585)
经济研究(14426)
问题(12257)
财经(12130)
(11283)
(10561)
(8930)
世界(8898)
图书(8897)
(8527)
(8494)
现代(8441)
商业(8427)
国际(8327)
共检索到286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战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时面临一场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挑战。本文集中讨论了应付城市人口老龄化危机战略选择方案的几种可能性及利弊,论证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削峰填谷,以空间换时间,全国共同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战略思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晨霞  李荣林  
首先采用熵值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阻碍周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2)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还可以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分区域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按西部、中部、东北、东部的顺序递减,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按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顺序递减,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地区也不显著。(4)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弱化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意  
本文采用我国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著阻碍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呈“自西向东”的减弱趋势。从空间效应来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局空间上呈现显著的自相关性,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不仅会抑制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降低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中介效应来看,消费升级能够显著减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服务老年人口的多产业体系、鼓励老年人口弹性就业、提升老年人口消费水平等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睿  
自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后,中国从整体上进入老龄化社会;分城乡来看,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长期超过城镇,呈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首先从国际视角指出城乡倒置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常态";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认为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以及流动人口内部"循环更新"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对流动人口年龄特点、流动特征和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提出未来城乡倒置仍会持续,但其内涵将由"大城市—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转变为"中小城镇—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进而提出在"中小城镇—乡村"老龄化倒置的"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宝  
文章利用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城乡分年龄性别数据,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存在明显阶段性,在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3%~4%及10%时存在两个转折。分段回归结果显示,在第一个阶段(60+人口比例<3.5%),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172个百分点;在第二个阶段(3.5%≤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缩小0.243个百分点;在第三个阶段(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211个百分点。结合理论分析,文章提出了修正的"城乡差异转变模型",认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将经历"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4个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  郑玉璐  姚笛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工业智能化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智能化能够正向调节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在深度老龄化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轻度老龄化地区作用效果显著为负。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深度老龄化地区和轻度老龄化地区的工业智能化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积极发挥工业智能化的作用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超   刘相波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要厘清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孕育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角度指明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路径。论文以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通过构建包含干中学的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以预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为特征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重点突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负向增长效应时的重要作用。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预期寿命延长通过鼓励生命周期储蓄增加了人工智能密度,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生育率下降虽然促进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人工智能密度,但其直接负向增长效应大于间接正向劳动生产率效应,经济增长随生育率下降而放缓。论文进一步考察了生育支持政策对生育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从人口发展视角阐释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符建华  曹晓晨  
人口老龄化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厘清二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二、人口老龄化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从影响渠道上来看,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给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婷婷  
人口老龄化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2011-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更为明显;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人口老龄化通过提升消费升级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通过空间效应分析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还能够带动邻接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应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消费升级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翠妮  葛晶  赵沙俊一  
技术进步是中国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否有效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人工智能、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内在机制,并结合中国2007—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静态与动态模型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且该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和西部区域显著,中部区域不显著。门限模型检验发现,人工智能、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技术创新效率、资本形成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要素升级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