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
- 2023(67)
- 2022(46)
- 2021(71)
- 2020(55)
- 2019(100)
- 2018(85)
- 2017(163)
- 2016(102)
- 2015(123)
- 2014(120)
- 2013(97)
- 2012(77)
- 2011(94)
- 2010(108)
- 2009(76)
- 2008(85)
- 2007(84)
- 2006(85)
- 2005(86)
- 学科
- 学(224)
- 管理(194)
- 中国(152)
- 济(151)
- 经济(149)
- 教育(125)
- 业(124)
- 企(122)
- 企业(122)
- 理论(100)
- 财(87)
- 教学(81)
- 和(77)
- 文献(71)
- 献(71)
- 文献学(65)
- 思想(61)
- 方法(59)
- 图书(58)
- 学法(58)
- 教学法(58)
- 政治(57)
- 思想政治(53)
- 政治教育(53)
- 治教(53)
- 德育(52)
- 工作(49)
- 策(49)
- 制(48)
- 财政(47)
- 机构
- 大学(1203)
- 学院(1049)
- 研究(491)
- 中国(378)
- 科学(300)
- 京(287)
- 师范(276)
- 范(276)
- 江(255)
- 管理(255)
- 所(244)
- 师范大学(234)
- 济(234)
- 研究所(222)
- 经济(216)
- 书馆(209)
- 图书(209)
- 图书馆(208)
- 财(203)
- 州(198)
- 农(195)
- 北京(194)
- 中心(192)
- 省(192)
- 教育(191)
- 理学(180)
- 理学院(174)
- 院(174)
- 管理学(164)
- 管理学院(160)
共检索到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我们企业一以贯之着"以人为本"。在1980年代创业的时候,中国企业的管理还非常粗放,没有什么管理,都是在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但是,我们当时也在做管理基础的工作,在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就搞了一个自主管理班组。尽管1980年代的生产条件非常差,但我们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当时我们的班组是冰箱门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江苏南通三建第八分公司进京施工两年多来,队伍规模发展到1500多人,下设五个项目经理部,先后参建施工的有工业厂房、民用高层住宅、公共设施建筑等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累计施工面积近20万平方米。1997年施工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我公司之所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菁
从诺基亚公司的广告词出发 ,比较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与在图书馆的体现 ,指出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谦 黄贵东 谷晓林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核工程综合安装企业,创立于1958年。公司管理严格、技术实力雄厚, 尤以核电工程、国防军工工程和石化工程安装施工见长,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重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覃焱 马中军
笔者于2011年夏天对德国铁路客运服务管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深刻体验到了德国铁路客运服务管理的以人为本。1为了人德国火车站的每个股道都有电子显示牌显示即将到来的火车还有几分钟能到达;在列车上,每个座位上方都有电子显示屏提示该座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涵义不仅是以员工为本的管理,而且还是以市场中的顾客为本的管理。本文将针对顾客的心理需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以人为本”的新涵义——以顾客为本进行阐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太平
本文深入而全面地论述了“循环经济”与“以人为本”的关联———“以人为本”是“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指导,“循环经济”是对“以人为本”的积极应答和有效实践。没有“以人为本”的催动和指导,不可能有“循环经济”的成熟和繁荣;没有“循环经济”的实施运作,“以人为本”也得不到真正全面的实现。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