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7)
2023(13990)
2022(11711)
2021(10724)
2020(8536)
2019(19086)
2018(18758)
2017(34714)
2016(19430)
2015(21184)
2014(21174)
2013(20429)
2012(19383)
2011(17809)
2010(18020)
2009(16461)
2008(16399)
2007(14795)
2006(13184)
2005(12186)
作者
(59530)
(49575)
(49253)
(46697)
(31513)
(24040)
(22146)
(19348)
(19061)
(17757)
(17138)
(16552)
(16388)
(15825)
(15691)
(15077)
(14831)
(14668)
(14334)
(14224)
(12664)
(12523)
(11999)
(11543)
(11281)
(11164)
(11078)
(10911)
(10074)
(10044)
学科
(78943)
经济(78846)
管理(51424)
(49852)
(38290)
企业(38290)
方法(26900)
中国(26399)
(23740)
数学(22390)
数学方法(22172)
地方(21999)
(19752)
(19106)
业经(19014)
(17260)
农业(16216)
(15642)
银行(15590)
(15368)
金融(15360)
(15081)
(15061)
贸易(15048)
(14508)
理论(13231)
技术(13142)
环境(12753)
(12645)
(12543)
机构
学院(278193)
大学(277721)
(109538)
经济(107148)
研究(104385)
管理(96663)
理学(81837)
理学院(80729)
管理学(79194)
管理学院(78673)
中国(77312)
科学(66621)
(60617)
(57762)
(55393)
(52287)
研究所(50390)
中心(45958)
农业(45569)
业大(45373)
(44150)
财经(40604)
(40256)
师范(39710)
北京(38404)
(37247)
(36820)
(35593)
(34316)
经济学(33364)
基金
项目(182902)
科学(142034)
研究(130043)
基金(129887)
(116714)
国家(115629)
科学基金(96156)
社会(82455)
社会科(77974)
社会科学(77952)
(73415)
基金项目(68127)
(62439)
自然(61976)
自然科(60544)
自然科学(60523)
教育(59693)
自然科学基金(59427)
资助(51927)
编号(51320)
(44334)
成果(42782)
重点(42270)
(39226)
(38204)
课题(38065)
创新(35776)
计划(35057)
科研(34956)
发展(34487)
期刊
(129261)
经济(129261)
研究(86517)
中国(63627)
学报(54912)
(53948)
科学(46318)
(40449)
大学(40203)
学学(37879)
教育(37708)
管理(36450)
农业(36186)
(28639)
金融(28639)
业经(22538)
技术(22417)
财经(21436)
经济研究(21065)
(19123)
(18485)
问题(17335)
(15809)
业大(14173)
科技(14064)
图书(13539)
(13448)
商业(13001)
技术经济(12347)
(12316)
共检索到43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秉公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长期以来也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哲学基础,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端,因而德育应从以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挥“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大允  李倩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对德育的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德育观的建立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笔者阐述了“以人为本”现代德育观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并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对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震豪  
“以人为本”对教育提出了人本的哲学命题,教育哲学的人本就是“人之为人”。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本体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前,教育向大众化转换,我国教育哲学本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值得反思。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确立“人之为人”的教育原则,抓住“人之为人”这个哲学的本,这对当前“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冉亚辉  
理性德育与关怀德育两大流派是人类文化在道德上差异的呈现,是男女两大性别特征在道德思考上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方式冲突的外现。两种视角和途径呈现了人类德育的复杂性和道德自身的不同走向。两者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来源本质上是对立的,但两者可以在实践中成功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宗将  
德育,简而言之就是品德的培育,包括政治的培育、文化的培育、思想的培育和道德的培育。这是具体对德育的界定,此外还包括身心健康的培育以及文明行为的培育。传统的德育理论是随着传统的社会发展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现代的德育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而言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德育在当代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德育含义、加强德育教学的意义,对德育教学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萍  钟明华  
公民具有与私民、臣民相对应 ,与国民、人民相区别的内涵 ,公民教育不是传统德育名词的简单更换 ,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确认公民教育 ,在认识上需走出三个误区 :把公民教育简单地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起来 ;把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 ;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同时 ,公民教育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 ;以合法性为底线。因此 ,在本质上 ,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刘含宇  侯洁  
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具身德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形成自身鲜明的发展逻辑:在德育发展中,从身心分离状态走向"群己利群、天人和谐"的一元共生;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超越的态势,传统德育的"不变"与现代德育的"变"并存;在个体发展中,"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厚德载福"的精髓体现出刚性与柔性诉求的交织;在实践取向中,迸发出课内、课外的联动合力。这些发展逻辑彰显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经验,日益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道德基础,并象征着德育理论实践的不断优化,揭示出未来具身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涵  荣飞  
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把握有利契机,为广大新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体系,新生德育工作的特色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费利群  
从21世纪世界与中国发展及其时代要求的高度,以对我国大学生的总体状况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产生的新问题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打造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教育与管理新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的观点,并就其如何“打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认识,而且从各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教育理论)。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对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了。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报告,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尚未进入教学本体论的自觉理解与建构。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 ,即从“教学本体论”的层面对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的认识进行反思 ,力求使我国教学本体论研究从心物二元论为前提的“思维本体论”中摆脱出来 ,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本体论”,从而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符合现代哲学思维水平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玉甫  李媛  
人本会计取代物本会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有的研究只说明了要"以人为本",却没有具体说明以什么人为本,从而导致很难设计出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会计程序与方法。文章主张"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界定为所有生产要素出资者,并在认定各项生产要素出资者具有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设计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的各项生产要素及其贡献和收益分享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将人本会计落实到可操作的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