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7)
2023(12834)
2022(10920)
2021(10120)
2020(8706)
2019(19803)
2018(19631)
2017(38501)
2016(20831)
2015(23331)
2014(23065)
2013(23184)
2012(20940)
2011(18452)
2010(18304)
2009(17038)
2008(16979)
2007(14850)
2006(13062)
2005(11593)
作者
(59427)
(49254)
(49063)
(46387)
(31567)
(23493)
(22224)
(19404)
(18612)
(17617)
(16884)
(16543)
(15732)
(15490)
(15063)
(14908)
(14758)
(14553)
(13989)
(13974)
(12273)
(11985)
(11799)
(11320)
(11057)
(10978)
(10931)
(10862)
(9731)
(9710)
学科
(90217)
(89234)
经济(89124)
(83110)
企业(83110)
管理(77050)
方法(41536)
数学(32312)
数学方法(32001)
业经(30357)
(30008)
(27928)
(22555)
财务(22496)
财务管理(22473)
企业财务(21316)
农业(20062)
中国(19653)
技术(19074)
(17171)
理论(17116)
(16682)
(15967)
地方(15350)
(15231)
(15226)
(14494)
贸易(14488)
(14051)
环境(13013)
机构
学院(299802)
大学(295701)
管理(128151)
(120924)
经济(118478)
理学(110881)
理学院(109820)
管理学(108318)
管理学院(107778)
研究(91268)
中国(70299)
(62641)
科学(56041)
(55937)
(48002)
财经(45013)
(44969)
业大(44369)
(43844)
中心(41160)
(40926)
研究所(40657)
北京(39234)
农业(37577)
(35707)
师范(35430)
(35411)
经济学(34698)
商学(34624)
商学院(34270)
基金
项目(202535)
科学(160575)
研究(150665)
基金(147787)
(126891)
国家(125729)
科学基金(110395)
社会(94961)
社会科(89993)
社会科学(89969)
(79955)
基金项目(79263)
自然(72095)
自然科(70447)
自然科学(70431)
自然科学基金(69210)
教育(67536)
(65489)
编号(62068)
资助(60235)
成果(48621)
(44577)
(44222)
重点(43965)
(42736)
课题(41145)
(40925)
创新(40817)
项目编号(38881)
科研(38386)
期刊
(136358)
经济(136358)
研究(86601)
中国(51655)
管理(50841)
(45869)
(44716)
学报(42009)
科学(40978)
大学(32419)
农业(31535)
学学(30747)
教育(28414)
技术(27973)
业经(25022)
(23327)
金融(23327)
财经(22024)
经济研究(20365)
(18763)
(18507)
问题(17542)
技术经济(17458)
现代(15541)
财会(14736)
科技(14682)
理论(14591)
商业(14286)
图书(14140)
实践(13240)
共检索到432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兵  
文章对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述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应贯彻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探讨了企业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以及当前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两大误区。最后,提出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企业收益分配统计问题研究高敏雪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到不同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改革开放十余年,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几经变化,从而如何对企业收益分配状况加以统计和分析,成为一个持续讨论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他们分别提供了经营环境、物质或资本、决策、劳作或执行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同质的,每个要素也都必须参与分配。显然,这种分配不可能按照同质的标准来进行,而是根据各要素提供主体的分配博弈进行,分配博弈的位势取决于各主体提供要素的稀缺程度。分配博弈通常采取政治博弈与市场博弈两种形式,要使博弈有效,关键是使博弈的双方具有公平竞争的地位。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决定了分配的不同性质和结构特征,而不同的分配性质和分配结构又决定了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晔  
作者认为,立足所有者或企业,并以货币资本保全为基点,企业的收益是包括持产收益的税后净利。企业收益分配必须坚持产权明晰、制度约束等原则。同时认为,有权占有企业收益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及使用者──企业,但应考虑经营者及监督者对企业收益的索取权,并受财务制度等若干因素的制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珩  
收益分配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讨论了中小企业的分配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目前应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同时要正确处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内部分配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闫黎  赵艳萍  罗建强  
为了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难题,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多个中小物流企业,考虑成员企业的机会收益、贡献及主导企业的影响,利用合作对策理论,探讨联盟的收益分配,构建收益分配模型。采用多目标决策规划求解模型,用"风险共担"思想对分配结果进行修正。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收益分配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怡乔  张杨  
针对单多量小、频繁而又要求服务快捷的零散性网购订单,分析了快递企业进行共同配送的优势,基于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了需求量对快递企业共同配送成本节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需求量、资源投入的收益分配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业务需求量对最终分配比例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苇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丹  杨若邻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发展的历程,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较小的状况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壮大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的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实践工作有所指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什么企业适合于实施,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著名经济学家、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冯子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BJY057)《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注重对人力资本为什么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对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以及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研究不足的缺陷,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武  沈庆元  
文章以产权理论为基石,重点研究了产权范式的企业本质观;产权范式收益分配制度是收益分享还是收益独占;产权范式收益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研究表明:现代企业是产权契约联结体;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分享制而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独占制;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不仅能提升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确保收益分配公正合理、产权平等保护和机会均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包翼  吴君民  胡淼  
一、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现状(一)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及其问题"股东至上论"的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如图1所示)占据了当前各种社会形态实际分配的主流地位。许多学者分别从主观风险偏好差异、团队生产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方面,论述"资本雇佣劳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是根据上述思想进行分析设计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志钧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阐述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把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通过对员工的关心、沟通、尊重、民主、示范、激励、使用、开发,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