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9)
2023(5790)
2022(4795)
2021(4247)
2020(3245)
2019(7401)
2018(7268)
2017(13417)
2016(7128)
2015(7923)
2014(8061)
2013(8096)
2012(7973)
2011(7675)
2010(7910)
2009(7079)
2008(6943)
2007(6365)
2006(6000)
2005(5758)
作者
(22189)
(18520)
(18394)
(17133)
(11839)
(8812)
(8300)
(7173)
(7079)
(6615)
(6309)
(6177)
(6055)
(5973)
(5740)
(5659)
(5460)
(5326)
(5326)
(5250)
(4932)
(4655)
(4469)
(4329)
(4309)
(4185)
(4150)
(4111)
(3810)
(3719)
学科
(38315)
经济(38280)
(19271)
管理(19082)
地方(16133)
中国(14526)
(14067)
企业(14067)
(11381)
业经(10478)
地方经济(9359)
(8679)
农业(8167)
方法(8045)
技术(7671)
(7607)
金融(7607)
(7512)
(7377)
银行(7369)
(7300)
环境(6481)
发展(6478)
(6455)
(6388)
贸易(6378)
(6204)
(6065)
(6037)
数学(6029)
机构
学院(107446)
大学(104944)
(45123)
经济(44082)
研究(42841)
管理(39031)
中国(32613)
理学(31878)
理学院(31441)
管理学(31014)
管理学院(30801)
科学(25550)
(24039)
(22271)
(20026)
研究所(19853)
中心(19053)
(18309)
(18308)
(17228)
师范(17072)
北京(15860)
(15334)
(15278)
财经(14736)
(14217)
业大(14058)
农业(13898)
师范大学(13557)
(13181)
基金
项目(65142)
科学(51440)
研究(51089)
基金(44604)
(38359)
国家(37954)
科学基金(32196)
社会(32154)
社会科(30538)
社会科学(30535)
(27227)
基金项目(23364)
教育(22248)
(22177)
编号(22056)
(21080)
成果(18885)
自然(18454)
自然科(18001)
自然科学(17998)
自然科学基金(17651)
资助(17354)
发展(17294)
(16944)
课题(15712)
重点(14722)
(14096)
(13389)
项目编号(13285)
创新(13149)
期刊
(61349)
经济(61349)
研究(37098)
中国(29035)
(18911)
管理(16422)
教育(16410)
科学(14885)
学报(14427)
(13702)
(13602)
金融(13602)
农业(13162)
业经(11867)
大学(10937)
技术(10359)
学学(9971)
经济研究(9524)
图书(7977)
问题(7743)
财经(7091)
(6826)
(6187)
(6178)
论坛(6178)
商业(5928)
科技(5927)
(5817)
(5801)
世界(5788)
共检索到185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红英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人是知识载体。文章论述了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及其获取与开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江  
企业隐性知识由于不易被对手复制和模仿,成为了企业最为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所在。企业隐性知识的开发实质上就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由于存在隐性知识的难以表达性、知识垄断、知识不对称、缺乏信用体系以及组织体制的制约等障碍性因素,企业隐性知识的开发成为了一项难题。企业隐性知识可以通过诸如员工同有经验的专家一道工作,发挥非正式团体的作用,重视社会性软件在企业隐性知识分享中的作用,建立学习型历史文献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来得到有效的开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运龙  傅泽强  
西部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纵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也难形成优势 ,因此 ,西部大开发之本 ,在于人群之潜能的培育和开发。教育在这里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何从体制上保证教育投资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题中要义。另一方面 ,要使教育投资发挥效益 ,要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又必须进行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环境的改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绒巴扎西  彭泽军  
本文认为,以往在西部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受以财富增长和物质资本形成为中心的开发观的影响,对西部的长期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转变观念,实施“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发战略,将有助于深化西部开发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培林  
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继红  
介绍学者知识库是根据学术资源产生的规律,提出以学者为主线来进行机构库的建设,同时以学者及其学术成果分别为学术交流的对象与内容,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是机构库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与可操作性。并分别从学者及读者的角度,论述以人为本建设学者知识库的方法,提出学者知识库模型应包括资源存储、学术交流、学者空间、读者空间、综合应用平台等部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施琴芬  吴祖麒  赵康  
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发现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明显存在着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倾向。这与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极不相称。本研究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和对现有隐性知识概念的梳理,对隐性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界定,并认为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这三个大的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娄成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国峥  赵嵩正  王娟茹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集成利用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知识集成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出发,考察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和组织氛围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和组织氛围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然后在相关研究评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并构建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关系的理论模型,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晨晖  张德鹏  
从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出发,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的特点,描述创新顾客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上,建立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分析影响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指出优化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途径。最后后,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亚莉  姚远峰  
随着知识分类和知识管理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和发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研究怎样挖掘、应用和管理个人的和组织的隐性知识。本文在分析了企业培训中对待隐性知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企业培训引发隐性知识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员巧云  程刚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有合理、有效的运作机制。隐性知识交流符合透视原理,根据交换对象的区别,隐性知识交流中的透视变换分为:空间透视变换、时间透视变换、期望透视变换和知识关联透视变换。隐性知识交流的透视变换规则在于知识主体更倾向于和时空上接近、知识关联密切的客体交流隐性知识,而且交流带来的期望满足程度越高,效果越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