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6)
2023(8001)
2022(6541)
2021(6156)
2020(5268)
2019(11803)
2018(11719)
2017(21689)
2016(12530)
2015(14773)
2014(15051)
2013(14426)
2012(13089)
2011(11773)
2010(11924)
2009(11529)
2008(11947)
2007(11125)
2006(9876)
2005(9226)
作者
(34459)
(28662)
(28542)
(27183)
(18297)
(13392)
(13232)
(11077)
(10856)
(10592)
(9767)
(9604)
(9379)
(9312)
(9013)
(8644)
(8529)
(8514)
(8376)
(8136)
(7454)
(6999)
(6909)
(6803)
(6618)
(6522)
(6388)
(6333)
(5830)
(5568)
学科
管理(52100)
(42739)
(42681)
经济(42644)
(40492)
企业(40492)
(18210)
方法(18151)
(15644)
中国(13703)
业经(13615)
数学(13156)
数学方法(13044)
(12249)
财务(12214)
财务管理(12180)
(11668)
企业财务(11558)
理论(11218)
(10942)
(9707)
(9316)
教育(9314)
银行(9298)
(8988)
(8954)
体制(8892)
(8817)
(8696)
人事(7787)
机构
大学(180375)
学院(174630)
管理(69286)
(65777)
经济(63995)
理学(57441)
理学院(56750)
管理学(55861)
管理学院(55489)
研究(54582)
中国(43622)
(38331)
(37983)
科学(30885)
(29491)
财经(28018)
(26567)
(25212)
中心(25105)
(24558)
师范(24356)
北京(24254)
(23672)
研究所(23315)
(23014)
业大(22187)
财经大学(20661)
(19803)
师范大学(19458)
经济学(19347)
基金
项目(107074)
科学(85275)
研究(83006)
基金(76890)
(64572)
国家(63930)
科学基金(56110)
社会(53197)
社会科(50192)
社会科学(50180)
(42299)
教育(40736)
基金项目(40356)
(35219)
自然(34634)
编号(34477)
自然科(33820)
自然科学(33813)
自然科学基金(33239)
成果(30972)
资助(30631)
(25625)
课题(25019)
(24570)
重点(23831)
(23061)
大学(22753)
(22002)
教育部(21908)
项目编号(21892)
期刊
(83587)
经济(83587)
研究(58065)
中国(45508)
(34423)
管理(31923)
教育(30984)
学报(25101)
科学(23702)
(22572)
大学(21453)
学学(18558)
(17477)
金融(17477)
技术(15459)
财经(15361)
农业(14616)
(13286)
业经(13152)
经济研究(11400)
图书(10674)
问题(10208)
会计(9559)
财会(9528)
(9167)
(9118)
现代(8993)
书馆(8115)
图书馆(8115)
(8012)
共检索到28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斧  刘经南  
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与大学管理、组织、文化机制之间具有极强的关系。无论是管理、服务对象的定位,还是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变更,无论是理性、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对差异性、多元性的接受程度,都对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以及自身功能的发挥产生根本的影响。而以人为本的机制的建立与"职业管理人"、"仕途营造人"在管理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具有直接关系。上述关系共同构成对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管理的衡量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秀银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致使传统的大学文化面临挑战和选择。因此,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大学文化就成为当前非常紧迫的现实需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海涛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始终被三个问题困扰:一是在企业上层的眼光里,觉得自己的企业总缺乏优秀的人才。二是在执行层和员工当中,却总认为自己是人才,而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这两个问题构成了一对矛盾。三是企业引进了优秀人才,并为培养他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没能留住。一个事实是,许多国有老企业,它们在上世纪末引进了研发、管理、经营、技术、操作等各类人才,经过企业十余年的培养,他们大多成为某一领域、某一部门的骨干,但就在企业准备或正在委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江苏南通三建第八分公司进京施工两年多来,队伍规模发展到1500多人,下设五个项目经理部,先后参建施工的有工业厂房、民用高层住宅、公共设施建筑等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累计施工面积近20万平方米。1997年施工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我公司之所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春晖  徐国君  
围绕"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会计将价值管理的重心放在"物"成本的节约,这与经济形态转变带来的管理重心转移是相背离的。架构在行为科学基础上的价值形成逻辑主线,决定了"人的某种需求"与"企业价值形成"之间建立起持续的直接关联,可以成为企业价值实现自驱动的关键。依据心理学、行为学观点推演的跳闸理论表明,摒弃"物"本,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会计可以成为企业价值实现自驱动的关键机制,而这种机制安排应以"行为-价值"为内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蕊  
人才是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教师队伍管理运营的根本要求。文章描述了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以人为本在高校教师管理运营中的必要性,并从人才聘用和培养、考评、激励以及教师合理需求的发现和满足四个方面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是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导向,体现为一个高智商、多元化、长时序的复杂组织系统。从本质上讲,大学必须形成持续激发师生创新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涵  荣飞  
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把握有利契机,为广大新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体系,新生德育工作的特色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超群  赵汉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立峰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管理,而管理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指对管理者对象在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泽锋  
“以人为本”是古今中外大思想家殊途同归的共识。确立和运用管理的人本观念,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安全管理法规往往形同虚设,去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死亡13.67万人,伤残70多万人,如果加上职业危害的话,一年就有近百万个家庭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幸。如果20年累计,那就是2000万个家庭,牵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和创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丽萍  
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高校要想更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完成人才培养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统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构筑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和完善德育人文关怀体系等方法来建立科学、完整的服务型学生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