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1)
- 2023(5964)
- 2022(4949)
- 2021(4427)
- 2020(3428)
- 2019(7825)
- 2018(7742)
- 2017(14567)
- 2016(7852)
- 2015(8678)
- 2014(8686)
- 2013(8593)
- 2012(8472)
- 2011(7938)
- 2010(8147)
- 2009(7233)
- 2008(7120)
- 2007(6453)
- 2006(6016)
- 2005(5805)
- 学科
- 济(41053)
- 经济(41018)
- 业(18856)
- 管理(18217)
- 地方(17031)
- 中国(15791)
- 企(12475)
- 企业(12475)
- 农(12431)
- 业经(10236)
- 地方经济(9827)
- 方法(9611)
- 发(9196)
- 农业(8909)
- 融(8073)
- 金融(8073)
- 数学(8060)
- 数学方法(7999)
- 银(7933)
- 银行(7922)
- 行(7805)
- 环境(7008)
- 贸(6999)
- 贸易(6988)
- 发展(6887)
- 展(6865)
- 学(6728)
- 制(6675)
- 易(6660)
- 财(6440)
- 机构
- 学院(111131)
- 大学(108425)
- 济(48475)
- 经济(47434)
- 研究(45375)
- 管理(38320)
- 中国(35187)
- 理学(31204)
- 理学院(30754)
- 管理学(30289)
- 管理学院(30059)
- 科学(26979)
- 京(25076)
- 所(23656)
- 财(21947)
- 研究所(21123)
- 中心(20122)
- 农(20025)
- 江(18902)
- 范(17156)
- 师范(16992)
- 北京(16661)
- 院(16420)
- 财经(16030)
- 州(15617)
- 省(15228)
- 农业(15207)
- 业大(15060)
- 经济学(14698)
- 经(14423)
- 基金
- 项目(68024)
- 科学(53280)
- 研究(52628)
- 基金(46588)
- 家(40408)
- 国家(39999)
- 科学基金(33526)
- 社会(33168)
- 社会科(31481)
- 社会科学(31477)
- 省(28312)
- 基金项目(24213)
- 划(23271)
- 教育(23179)
- 发(22136)
- 编号(21820)
- 自然(19400)
- 自然科(18920)
- 自然科学(18917)
- 资助(18661)
- 自然科学基金(18549)
- 成果(18200)
- 发展(18196)
- 展(17869)
- 课题(16312)
- 重点(15830)
- 创(14376)
- 部(14349)
- 国家社会(13519)
- 创新(13479)
共检索到193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认识,而且从各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教育理论)。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对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二OO三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两会”期间又明确提出了以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南。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盲目追求“教育GDP”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为此,我们于今年三月组织北京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就“科学发展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玉霞
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作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高职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华玲
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体成长,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与个人、成才与成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关键词:
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一、对“发展”的认识及人力资源的定义 为了论述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首先简要地阐述人力资源的涵义并回顾人们对“发展”这个概念的认识的演变过程。 1.对“发展”认识的演变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来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的概念上,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提高,即迅速取得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衍用 秦岩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其代表了人及其生存环境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人类的创造(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大自然的创造(世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双波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激发员工主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基点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为“心的管理”成为必然。本文同时对中国企业“心的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
关键词:
管理 以人为本 心理契约 心的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富裕人民。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不否认收入差距,但要求这种收入差距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公平权利的实现,特别要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发展观转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消费力概念。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拉动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反映了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发展观 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毓圭
十八大报告主题恢宏,立意高远,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以人为本"出现5次,凸显了党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的坚定承诺,具有深刻的真理性、现实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性。一、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升乐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好高等职业教育,并非一个"人"字就能解决问题,而须着力于人品、人格、人伦、人和、人文、人事、人居等多个主元素的熔炼与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虹
经济发展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险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领域,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因此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以人为本,确定以下发展思路:一是以客户为本,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力;二是以股东为本,增强保险业的盈利力;三是以员工为本,提高保险业的文化力。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保险业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