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8)
2023(6851)
2022(5378)
2021(4727)
2020(4078)
2019(8995)
2018(8751)
2017(16990)
2016(8982)
2015(9872)
2014(9689)
2013(9861)
2012(8857)
2011(7549)
2010(7827)
2009(7640)
2008(7813)
2007(7256)
2006(6565)
2005(6235)
作者
(25377)
(21383)
(21196)
(19763)
(13664)
(9968)
(9523)
(8042)
(7914)
(7656)
(7164)
(7112)
(7110)
(6599)
(6551)
(6313)
(6308)
(6140)
(6099)
(5915)
(5329)
(5295)
(5157)
(4976)
(4938)
(4764)
(4715)
(4554)
(4266)
(4068)
学科
(69358)
(67320)
企业(67320)
管理(49493)
(44982)
经济(44926)
业经(24128)
(20219)
方法(18514)
(17855)
(17138)
财务(17135)
财务管理(17130)
企业财务(16212)
技术(15792)
农业(14130)
(12106)
企业经济(11986)
(11448)
技术管理(11207)
数学(11180)
数学方法(11128)
经营(11087)
(11062)
(9979)
(9976)
理论(9918)
税收(9351)
(9315)
决策(8898)
机构
学院(138313)
大学(131030)
管理(62438)
(61070)
经济(60123)
理学(53365)
理学院(53000)
管理学(52606)
管理学院(52353)
研究(37120)
中国(31786)
(30977)
(26437)
财经(24079)
(22464)
(22223)
(21788)
科学(20093)
商学(18840)
商学院(18671)
业大(18074)
(17890)
(17476)
财经大学(17442)
农业(17351)
经济学(17253)
中心(17246)
经济管理(17035)
北京(16122)
经济学院(15683)
基金
项目(84879)
科学(69756)
研究(65748)
基金(63298)
(52996)
国家(52425)
科学基金(48131)
社会(43830)
社会科(41713)
社会科学(41702)
(34751)
基金项目(33818)
自然(30064)
自然科(29442)
自然科学(29435)
自然科学基金(29023)
教育(28508)
(27325)
编号(26983)
(26856)
资助(24233)
(22376)
成果(20810)
创新(19793)
(19058)
(18502)
(18361)
国家社会(18285)
重点(18026)
项目编号(17908)
期刊
(73719)
经济(73719)
研究(40712)
管理(29173)
(28301)
中国(24693)
(22165)
科学(16114)
农业(15604)
业经(15137)
技术(14855)
学报(14321)
财经(12329)
大学(11732)
(11593)
金融(11593)
学学(11338)
经济研究(10903)
(10815)
(10725)
技术经济(10389)
财会(9822)
教育(9201)
问题(9192)
现代(8505)
(8487)
商业(7827)
会计(7767)
世界(7706)
经济管理(7388)
共检索到211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静  吴瑶  
产学研合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与大型企业同等的重要性。然而,鉴于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从分析影响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互动的因素入手,考察了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做法,介绍了我国和广东省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并阐述了广东省政府完善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瞿孙平  石宏伟  郑爱翔  
通过对江苏253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知识搜索方向分为三种,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法分析知识搜索方向、吸收能力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知识搜索方向可分为三种,供应链搜索、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知识搜索方向存在多条显著的中介路径影响双元创新;供应链搜索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更大,而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更大;吸收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大;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元  张鑫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分析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组织内部因素、组织间因素和环境因素,描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型企业,提出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及其各环节能力均不及大型企业的特征假设,再基于苏州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假设得到验证,且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相对最好,转化能力次之,应用能力较差,消化能力最弱,中小企业提升整体吸收能力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薄弱环节的投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慕强  徐宗玲  
本文基于广东地区两个行业的224家处于集群网络中的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企业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互惠度3个网络特征来衡量企业外部网络,运用综合指标量化技术创新绩效,使用过程式条目把吸收能力分解为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生产能力,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探索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何作用。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和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在积极构建外部关系平台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对外部新信息和知识的接受与消化能力。另外,根据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了研究的不足,探讨了后续研究的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宏亮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企业升级理论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知识吸收能力与中小企业升级关系的概念模型。中原经济区428份问卷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圈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技术协同和组织协同均显著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和中小企业升级,知识吸收能力在都市圈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欢欢  杜跃平  
基于动态能力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2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对内部创业的影响及组织文化平衡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对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且实际吸收能力在潜在吸收能力与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文化平衡对实际吸收能力与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的直接效应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传盛  陈传明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光华  梁嘉明  杨国梁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利平  张出兰  
文章在对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刚  李文元  田红云  李文鹣  
选取一家汽车配件制造小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中介—企业"互动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共同演进过程,探索它们的演化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介—企业"互动通过"互动水平→企业组织柔性→企业知识学习过程→互动水平"的循环路径,推动着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螺旋上升。反过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演进又进一步推动"中介—企业"互动层次和水平的演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文鹣  梅强  田红云  李文元  
"服务中介-企业"互动与科技型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的动态关系需要深入洞察,以便为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提供指导。因此,提出"服务中介-企业"互动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建立反映二者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ism PLE工具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呈指数型增长特征;"服务中介-企业"互动对科技型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且有递增的边际贡献。随着互动层次和水平的提高,"服务中介-企业"互动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大。"服务中介-企业"互动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的作用存在"临界规模"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翠荣  雷良海  
作为追求高回报、承担高风险的创业投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扮演起重要角色。中小企业在引进创业投资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为创业投资的适时退出和获取高额回报创造条件,从而最终达到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双赢的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金娟  
文章在对天津市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于企业、高校、政府、市场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基于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羽飞   原长弘   张树满  
当前,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要求之下,越来越多科技中小企业同时参与多个产学研联盟,形成了不同范围广度及不同交互深度的产学研联盟组合,以同时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并实现高质量快速成长。基于150家创业板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了“产学研联盟组合-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成长”的研究框架,探讨了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及深度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以及中国独特外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正向影响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而深度负向影响科技中小企业成长;(2)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正向影响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深度负向影响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3)技术创新能力在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及深度与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4)正式制度发展水平削弱了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且削弱了产学研联盟组合深度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负向影响;(5)社会信任水平加强了产学研联盟组合广度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而削弱了产学研联盟组合深度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联盟组合、产学研合作及制度理论的相关研究,并为推动科技中小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