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8)
- 2023(18545)
- 2022(15718)
- 2021(14645)
- 2020(12025)
- 2019(27395)
- 2018(27215)
- 2017(51884)
- 2016(28397)
- 2015(31465)
- 2014(31838)
- 2013(31184)
- 2012(29135)
- 2011(26414)
- 2010(26935)
- 2009(24599)
- 2008(23899)
- 2007(21451)
- 2006(19185)
- 2005(17242)
- 学科
- 济(116031)
- 经济(115908)
- 管理(83367)
- 业(79483)
- 企(65261)
- 企业(65261)
- 方法(43983)
- 数学(36941)
- 数学方法(36484)
- 中国(35445)
- 农(33461)
- 地方(30896)
- 业经(28270)
- 财(27115)
- 学(25295)
- 技术(23393)
- 制(23291)
- 农业(22337)
- 银(20289)
- 银行(20237)
- 贸(20231)
- 贸易(20213)
- 理论(20070)
- 行(19537)
- 易(19523)
- 融(19348)
- 金融(19339)
- 环境(18791)
- 和(18607)
- 策(17476)
- 机构
- 学院(399364)
- 大学(397539)
- 济(159646)
- 经济(155962)
- 管理(155639)
- 研究(140901)
- 理学(132944)
- 理学院(131380)
- 管理学(129255)
- 管理学院(128500)
- 中国(106120)
- 科学(86917)
- 京(86699)
- 财(74190)
- 所(71591)
- 农(66367)
- 研究所(64834)
- 中心(63478)
- 江(62504)
- 业大(58313)
- 财经(57479)
- 范(55871)
- 北京(55342)
- 师范(55330)
- 经(52069)
- 院(51809)
- 农业(51506)
- 州(50233)
- 经济学(46465)
- 技术(44623)
- 基金
- 项目(267216)
- 科学(210385)
- 研究(199464)
- 基金(190357)
- 家(165757)
- 国家(164302)
- 科学基金(140596)
- 社会(124076)
- 社会科(117443)
- 社会科学(117418)
- 省(106893)
- 基金项目(100431)
- 教育(91632)
- 自然(89939)
- 划(89448)
- 自然科(87817)
- 自然科学(87795)
- 自然科学基金(86212)
- 编号(82380)
- 资助(77479)
- 成果(68167)
- 发(61079)
- 重点(60201)
- 课题(58625)
- 创(58163)
- 部(57947)
- 创新(53711)
- 项目编号(50206)
- 国家社会(50150)
- 科研(49874)
- 期刊
- 济(185898)
- 经济(185898)
- 研究(123228)
- 中国(87328)
- 学报(61329)
- 农(61238)
- 管理(60682)
- 科学(57566)
- 教育(54562)
- 财(54446)
- 大学(46249)
- 学学(43095)
- 农业(42150)
- 融(39565)
- 金融(39565)
- 技术(36847)
- 业经(32277)
- 经济研究(28852)
- 财经(27413)
- 问题(23762)
- 经(23608)
- 业(22014)
- 图书(21960)
- 科技(21021)
- 技术经济(19806)
- 理论(18660)
- 坛(18417)
- 论坛(18417)
- 现代(18389)
- 商业(18266)
共检索到614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积极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政策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林生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扩散、企业合作、创新人才的聚集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我国目前许多区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但存在集群以中小型的非公有企业为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业聚集基地的创新体系不健全,各地创新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 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四方面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周颖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管仕平 朱卫东
地区科学基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通过研究项目、知识创造和转移及人才培养为途径作用于区域创新体系。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探讨了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中资助强度、资助规模和项目评审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定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地区科学基金 资助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产业的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规模变小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整合度越高,越利于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S.V.Terebova 郭晓菁
当前,有效的创新体系已成为确保俄罗斯创新发展道路建设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为俄罗斯所有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佳条件。科学的创新发展道路是强化地区革新体系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地区创新发展道路具备"强劲启动平台",该"启动平台"包括投资吸引力、大型研究机构和中心、高科技生产设备、专业劳动力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不需要地区所有的科技指标都均等发展。其关键在于利用好每个地区的优势,而不是寻求科技发展绝对均等化。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它是地区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工具,能为有技术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为全民普遍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文章选取变异系数对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1978—1990)、后扩大(1991—2003)、再缩小(2004—2010)三个阶段,但区域差距的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财政政策可以在调控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各项财政政策调控区域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有些政策的实施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完善区域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金山 凌子山
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在供给端,在区域经济领域亦是如此。基于"逆周期"调控的需求政策因区域异质性而产生对落后地区"顺周期"调控失误,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供给方着手实现潜在增长率趋同。为此,需要采取新供给主义政策,主要包括:激励并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减税与减费并重;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多元化与产业体系成长;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涛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出现愈加严重的失衡问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失衡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同时,由于很少考虑到区域协调目标,货币金融政策客观上也难以解决区域失衡问题。对此,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及政策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并且从多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经济结构 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UNDP《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 靳东升 白景明 陈琍
自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呈现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我国高度重视人口高龄化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老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按照《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据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中国养老服务的财税政策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财税政策初步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斌 侯茂章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联会出现新变化,即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后者也会促进前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本文从生命周期和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研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孙洋 张继
作为最能体现“四个面向”的产业领域之一,我国医药产业可以有机地将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结合起来。医药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研发成果转化难等特点,需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支持。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我国现行医药产业相关税收政策,并借鉴国际经验,从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延长创新医药企业弥补亏损期限,提高医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放宽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行业限制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子健 赵旭
本文利用博弈论模型研究了风电机组的研发资金分配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专利研发的扶持力度,关注基础性方面的投入。并利用演化博弈的模型,模拟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的推广,发现成功推广必须关注规模效应和投资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