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3)
2023(11272)
2022(9319)
2021(8247)
2020(6649)
2019(14789)
2018(14385)
2017(27431)
2016(14298)
2015(15567)
2014(15492)
2013(15536)
2012(14981)
2011(13836)
2010(14402)
2009(13447)
2008(13083)
2007(11920)
2006(11009)
2005(10303)
作者
(42627)
(35658)
(35538)
(33601)
(22605)
(16834)
(15931)
(13619)
(13474)
(12712)
(12289)
(11770)
(11566)
(11550)
(11176)
(11008)
(10570)
(10218)
(10190)
(9754)
(9286)
(8670)
(8598)
(8194)
(8093)
(8021)
(7819)
(7717)
(7228)
(6997)
学科
(88990)
经济(88938)
管理(42244)
(41783)
(33584)
企业(33584)
地方(27332)
中国(24659)
方法(24362)
数学(20687)
数学方法(20491)
业经(19962)
(19799)
地方经济(17274)
技术(16992)
(14993)
(14156)
产业(13942)
农业(13538)
(13467)
金融(13467)
(13282)
(13092)
银行(13071)
(12795)
(12726)
(11876)
贸易(11864)
环境(11762)
(11313)
机构
学院(215434)
大学(211848)
(104512)
经济(102622)
研究(82295)
管理(79056)
理学(66292)
理学院(65500)
管理学(64627)
管理学院(64207)
中国(62327)
科学(46456)
(45322)
(44455)
(41480)
研究所(37116)
中心(35500)
(34372)
财经(34265)
经济学(33406)
(32182)
(30802)
经济学院(29618)
(29565)
北京(29559)
(28897)
师范(28622)
(27646)
业大(27159)
财经大学(24918)
基金
项目(133910)
科学(106625)
研究(101154)
基金(95569)
(82250)
国家(81551)
科学基金(70129)
社会(67606)
社会科(64425)
社会科学(64410)
(54736)
基金项目(49653)
教育(44195)
(44049)
自然(41107)
自然科(40137)
自然科学(40129)
自然科学基金(39440)
编号(39140)
资助(38428)
(37066)
成果(31809)
发展(30869)
重点(30694)
(30566)
(30378)
课题(29051)
创新(28867)
(28618)
国家社会(28540)
期刊
(131771)
经济(131771)
研究(73949)
中国(49127)
管理(34595)
(32423)
(31281)
科学(28632)
学报(27893)
(24129)
金融(24129)
经济研究(22557)
教育(22516)
大学(22042)
技术(21567)
业经(21377)
农业(21190)
学学(20829)
财经(17997)
问题(16665)
(15955)
技术经济(14036)
(12422)
商业(12004)
世界(11953)
科技(11256)
(11178)
国际(11054)
经济问题(10848)
统计(10720)
共检索到35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1.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要对新增产能实施监视与限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产能过度剩余行业给予置换实施办法。二是要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产能过剩的转换与产业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尽其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冗繁的步骤与手续,降低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干预。三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趋于平稳,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解读新常态的内涵机制,结合中国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实际工作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从形势的判断、问题的诊断、工作的思路,到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原则,提出了逻辑严谨、系统完整、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一揽子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在理论实践与证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西部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本文基于GMM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提升,数字支撑服务程度和数字经济使用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较为显著,数字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遵循发展规范原则、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优秀人才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宝林 ,许茂元  
一、80年代广州经济的发展从1980~1988年,广州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3.75%、13.71%、12.66%、11.22%和12.36%,分别比全国平均递增速度高2.55、2.51、3.06、1.98和3.66个百分点。1987年广州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广州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亚洲“四小龙”也高出约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期,广州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6.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7%(剔除物价上涨因素),高出全国年均增长约4个百分点。但应指出,广州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全国水平。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消费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卫挺  
当前,中央关于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已经明确,即从"适应新常态"转向"引领新常态"。因此,下一步,必须在国家战略和政策指导层面贯彻落实"引领新常态"。其中,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与之匹配的战略体系是一项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悦  孙彤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思考李悦孙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宏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乃是当代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劬  赵莹  张荣光  王嘉驹  
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并且还存在单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地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平  武友德  周智生  吴映梅  赵波  陈长瑶  
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的优势和条件,合理配置区域生产要素,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以推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对西南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及特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运用所提出并构建的指标体系识别出该区域的特色产业,提出了基于区域实际、加快特色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体系及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