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2)
2023(4701)
2022(3622)
2021(3234)
2020(2505)
2019(5620)
2018(5513)
2017(10700)
2016(5737)
2015(5991)
2014(6001)
2013(6039)
2012(5625)
2011(5236)
2010(5216)
2009(4722)
2008(4490)
2007(4019)
2006(3698)
2005(3227)
作者
(15937)
(13365)
(13256)
(12795)
(8285)
(6283)
(5959)
(5097)
(4882)
(4780)
(4545)
(4344)
(4299)
(4223)
(4180)
(4040)
(3974)
(3766)
(3760)
(3612)
(3348)
(3290)
(3268)
(3037)
(2970)
(2969)
(2898)
(2783)
(2678)
(2627)
学科
(31344)
经济(31333)
管理(14511)
(13339)
地方(12141)
(9606)
企业(9606)
产业(9590)
(9345)
环境(9298)
业经(9255)
方法(8285)
中国(7322)
地方经济(7307)
数学(6733)
数学方法(6688)
农业(6592)
(5884)
生态(5789)
结构(5545)
(5134)
技术(5063)
(4962)
资源(4715)
(4669)
(4058)
(3891)
贸易(3889)
信息(3855)
规划(3803)
机构
学院(80306)
大学(77019)
(36675)
经济(36083)
研究(31105)
管理(30067)
理学(25849)
理学院(25486)
管理学(25126)
管理学院(24976)
中国(21820)
科学(19067)
(16971)
(15344)
研究所(14129)
(13940)
中心(13796)
(12865)
(12546)
(12028)
师范(11953)
(11590)
业大(11361)
经济学(11358)
北京(10792)
财经(10788)
经济学院(10340)
科学院(10170)
(10110)
农业(9631)
基金
项目(57562)
科学(46105)
研究(44128)
基金(40753)
(35683)
国家(35428)
科学基金(30255)
社会(29550)
社会科(28148)
社会科学(28143)
(23561)
基金项目(22180)
(19371)
教育(18008)
自然(17432)
编号(17177)
自然科(16841)
自然科学(16839)
自然科学基金(16518)
(15994)
资助(14736)
重点(13591)
发展(13555)
(13357)
成果(12886)
国家社会(12772)
(12674)
课题(12276)
(11924)
创新(11791)
期刊
(45115)
经济(45115)
研究(23819)
中国(17089)
(12237)
科学(11430)
管理(11006)
学报(10673)
(9274)
业经(9041)
农业(8630)
大学(8070)
教育(7895)
学学(7678)
经济研究(6998)
技术(6318)
问题(6044)
资源(6037)
(5709)
金融(5709)
财经(5020)
(4801)
科技(4644)
(4606)
商业(4379)
生态(4271)
经济问题(4178)
现代(4177)
技术经济(4133)
(3709)
共检索到120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投资效益越来越低,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应结合产业生态理论,沿着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绩效的路径进行拓展。一、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传统低成本优势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承亮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大多数学者的担心不同,本文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特别是对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突破"低水平陷阱"、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升级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包括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销售渠道的升级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耀  曾铮  冯超  
位于东南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既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两大区域,也是中国制造业最集中的两大区域,其经济外向度高于全国水平,制造业发展历程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点,很多层面的差异性明显,这也决定了两地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其特殊方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天以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市场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缺工最为严重。2004年底,广东省统计局在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的用工人数超过50人的3.3万家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中抽取了329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结果发现,这三类企业目前民工短缺数量相当于就业人员总数的12%左右,2004年上半年以来,感觉招工困难企业达到72.9%,无论制造业或其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存在民工短缺问题,它既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又危及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区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在探究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的原因、揭示这一现象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扭转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短缺局面的具体对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得以转变;加强职业培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平红  
本文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综合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流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双重属性,指出流通服务是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的新驱动力,并对流通服务驱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我国长远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要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分阶段、分区域地实施推进。沿海发达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任何经济体的扩张都发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同属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先行地区构成了后发地区经济扩张的重要前提和背景。结果是后发地区的增长过程也将呈现与先行地区非常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增长的速度上,而且还体现在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技术体系,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扩张过程中直接模仿或借鉴的各种制度性手段,而以上这些工具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先行地区则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存在。因此,得益于整体的突发制度演变并耦合了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换代机遇期,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沿海地区的转型在于实现四方面的路径转变:从增长的“总量导向”向增长的“质量导向”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任何经济体的扩张都发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先行地区与后发地区同属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先行地区构成了后发地区经济扩张的重要前提和背景。结果是后发地区的增长过程也将呈现与先行地区非常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增长的速度上,而且还体现在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技术体系,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扩张过程中直接模仿或借鉴的各种制度性手段,而以上这些工具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先行地区则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存在。因此,得益于整体的突发制度演变并耦合了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换代机遇期,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崛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陈姜全  张定祥  沈春竹  赵子龙  
江苏沿海地区正在承受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综合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三生”功能空间演化的生态效应,能够为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空间减少1 921.41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增加1 468.60 km~2和452.81 km~2。(2)2000—2020年,连云港、盐城两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1.02×10~9元和4.33×10~9元,南通市减少1.39×10~9元,同期3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分别为0.008 8、0.006 1和-0.011 3。(3)2000—2020年,连云港和盐城“三生”功能空间转移的生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南通则相反。生产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驱动因素,生产空间转为生活空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江苏沿海地区在后续规划中应根据生态效应的驱动因素,适当调整“三生”功能空间,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水富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福建沿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陈姜全  张定祥  沈春竹  赵子龙  
江苏沿海地区正在承受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综合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三生”功能空间演化的生态效应,能够为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空间减少1 921.41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增加1 468.60 km~2和452.81 km~2。(2)2000—2020年,连云港、盐城两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1.02×10~9元和4.33×10~9元,南通市减少1.39×10~9元,同期3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分别为0.008 8、0.006 1和-0.011 3。(3)2000—2020年,连云港和盐城“三生”功能空间转移的生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南通则相反。生产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驱动因素,生产空间转为生活空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江苏沿海地区在后续规划中应根据生态效应的驱动因素,适当调整“三生”功能空间,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马雪菲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支撑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查分析发现,女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略高于男性,男性对海洋生态文明的积极认知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伦理认知理性度、责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认同感等高于女性,且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知识来源,并付诸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因此,研究性别对海洋文明建设的主要影响,尤其是加强女性在海洋意识方面培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女性在生态保护中具有较为母性的认同感,但其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之男性仍显不足,沿海地区人们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