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6)
- 2023(9409)
- 2022(7942)
- 2021(7169)
- 2020(5767)
- 2019(13009)
- 2018(12638)
- 2017(23741)
- 2016(12833)
- 2015(14157)
- 2014(14243)
- 2013(14172)
- 2012(13641)
- 2011(12534)
- 2010(13065)
- 2009(12029)
- 2008(12062)
- 2007(11300)
- 2006(10543)
- 2005(10008)
- 学科
- 济(61661)
- 经济(61510)
- 业(38610)
- 管理(34291)
- 企(27762)
- 企业(27762)
- 中国(23198)
- 农(22622)
- 地方(22177)
- 业经(16907)
- 农业(15995)
- 方法(15442)
- 地方经济(12754)
- 制(12496)
- 数学(12226)
- 数学方法(12051)
- 银(11738)
- 银行(11730)
- 发(11673)
- 产业(11632)
- 行(11478)
- 财(11447)
- 融(11252)
- 金融(11252)
- 贸(10497)
- 贸易(10482)
- 学(10164)
- 技术(10067)
- 易(10067)
- 环境(9234)
- 机构
- 学院(185295)
- 大学(181844)
- 济(79735)
- 经济(77852)
- 研究(70140)
- 管理(67544)
- 理学(55933)
- 理学院(55216)
- 管理学(54360)
- 中国(54315)
- 管理学院(53982)
- 京(40076)
- 科学(39562)
- 财(37041)
- 所(35530)
- 中心(32122)
- 江(31876)
- 研究所(31425)
- 农(29601)
- 范(28106)
- 师范(27878)
- 财经(27556)
- 北京(26255)
- 州(26041)
- 院(25105)
- 经(24610)
- 经济学(23778)
- 业大(23440)
- 省(23114)
- 农业(22372)
- 基金
- 项目(112286)
- 科学(88958)
- 研究(88202)
- 基金(78430)
- 家(66585)
- 国家(65901)
- 社会(56898)
- 科学基金(56428)
- 社会科(53871)
- 社会科学(53864)
- 省(45987)
- 基金项目(40240)
- 教育(39526)
- 划(37465)
- 编号(36994)
- 自然(32291)
- 成果(31639)
- 发(31586)
- 自然科(31500)
- 自然科学(31490)
- 资助(31433)
- 自然科学基金(30938)
- 课题(27513)
- 发展(26338)
- 展(25852)
- 重点(25632)
- 部(23824)
- 创(23472)
- 国家社会(23093)
- 年(22540)
共检索到31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国发院脱贫攻坚研究课题组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文章认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根本办法,产业发展为中国大规模减贫提供了直接驱动力。以产业发展助力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要协调好市场机制驱动与政府政策保障的关系,确保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贫困人口真正受益;推动产业扶贫效益提升与模式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竞争力;坚持"内生"与"外引"双向发力,培育壮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完善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加快培育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与产业工人;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强化金融创新支持,助推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夯实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地的产业基础,引导搬迁人口不断增强就业与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小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要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那么,如何来衡量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就成为评价"十三五"脱贫攻坚成就的重要问题。2016年4月28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本文就中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加大力度和推进深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策划了团结互助扶贫、分类扶贫、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引入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扶贫机制转换,并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等扶贫主攻方向与反贫困目标。最后还特别强调中国开展扶贫的优越条件和卓越成效,提出发挥优势、稳步发展的总体原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万钧
脱贫与贫困人口的消费周万钧一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消费关系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又扩大到1:2.6。如果把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褚春阳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褚春阳(河南省洛阳市统计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被列入了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加大扶贫力度。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对贫困地区而言贫困人口的脱贫出路在于:(1)选好基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
本文从贫困概念及演化提出新贫困人口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新贫困人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解决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由此从社会保障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基础等角度阐释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我国新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二元贫困 新贫困人口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大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危机,目前,虽在进行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在内的制度建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结论:今后应考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做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以及各项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影响城市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的原因。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均不及非贫困人口,目前的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都无法有效满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结论:这是由资金安排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相应地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钱秉中
本文对全国2300多个县进行逐一筛选、分析,认为当前全国的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较集中地分布在6个省区的12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而其中的61个县聚集着我国农村最贫困的大约为1500万的人口。在对其贫困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与一般贫困地区不同,这一特殊贫困地区需要具有创新性、高效性、长期性的扶贫措施。
关键词:
贫困 农村经济 扶贫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储德平 蔡沐心 黄鑫 林婷 卢淑莹 王兰兰
旅游产业融合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也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动力。培育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适应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在分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观光农业、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影视旅游、互联网旅游、研学旅游等常见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要求,最后从思想观念、文化知识、行业技术、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创新思维等六个方面提出培育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精准发力如期全面完成任务?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是战略重点,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按现行标准,我国2020年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要达到4000元人民币;另一方面,要致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这就要求在扶贫工作中严格对标,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个体贫困、群体性贫困和区域性贫困特征,收入构成和生活短板,应当将政府扶贫、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参与扶贫、社会力量扶贫整合起来,创新扶贫方式,推动农村贫困人口持续高质量脱贫。海南共享农庄是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模式的有益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满林 关彦玲
近年来,辽宁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相对贫困问题突出,区域集中化明显,扶贫成本越来越高。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要完成全省81.4万国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规范贫困人口的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的保障机制,强化扶贫的考核机制,增强扶贫的精准性。
关键词:
辽宁 农村贫困人口 精准脱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尧 王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将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放在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据社会背景与保障举措的不同,可以将这70年的历程分为:恢复经济过程中对贫困人口的临时紧急救助、平均主义大锅饭与依托集体经济的特殊救助、"文化大革命"与救助体系的停滞、市场化改革中社会救助体系的转型与探索、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初步建立、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6个阶段。70年来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经历了模式、重心、途径、理念、方式等方面的系列变化。综合而言,中国的贫困人口保障经验可以概括为:在主体动力上,既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市场最大程度创造财富的活力,又要用好能够有效整合和再分配各类资源的公共权力;在战略布局上,既要将重点放在通过发展来使绝大部分人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又要完善各类救助制度,给没有脱贫的人口"兜好底儿";在政策举措上,既保证整体政策宗旨的一贯性,又要确保各类政策措施足够灵活和务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