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3)
- 2023(2062)
- 2022(1780)
- 2021(1638)
- 2020(1366)
- 2019(3252)
- 2018(3384)
- 2017(5612)
- 2016(3003)
- 2015(3370)
- 2014(3270)
- 2013(3115)
- 2012(2928)
- 2011(2669)
- 2010(2744)
- 2009(2539)
- 2008(2756)
- 2007(2505)
- 2006(2211)
- 2005(2089)
- 学科
- 济(12537)
- 经济(12530)
- 业(11509)
- 企(10607)
- 企业(10607)
- 管理(10446)
- 中国(4007)
- 业经(3560)
- 策(3486)
- 地方(3478)
- 方法(3300)
- 贸(3276)
- 贸易(3274)
- 易(3213)
- 农(3095)
- 划(2988)
- 制(2849)
- 经营(2824)
- 技术(2741)
- 关系(2559)
- 银(2489)
- 银行(2489)
- 决策(2452)
- 计划(2419)
- 行(2403)
- 财(2339)
- 数学(2336)
- 数学方法(2287)
- 理论(2271)
- 和(2260)
- 机构
- 学院(42688)
- 大学(42235)
- 济(18007)
- 经济(17575)
- 管理(17269)
- 研究(15288)
- 理学(14505)
- 理学院(14344)
- 管理学(14188)
- 管理学院(14081)
- 中国(11638)
- 京(8997)
- 科学(7884)
- 财(7669)
- 所(7141)
- 江(6967)
- 中心(6443)
- 研究所(6390)
- 范(6075)
- 师范(6042)
- 财经(5984)
- 院(5842)
- 北京(5794)
- 州(5602)
- 经(5348)
- 商学(4847)
- 商学院(4801)
- 师范大学(4758)
- 技术(4734)
- 经济学(4726)
共检索到70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立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经济一体化、统一大市场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标志,以竞争力强弱为标准,将每个国家置于经济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并以链条位置高低为依据,确定世界版图上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美国作为先发制人国家,因早已抢占了战略制高点,从而具备了多种快速发展的超前能力;中国作为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磊 张汉林
经济全球化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博弈论及国际合作理论是互利共赢战略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和实施依据。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实践运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跃居世界第2位,在全球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占3.4%提高到2010年的占9.5%;货物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8位跃居第2位,其中,货物出口额2009年和2010年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弹指间,世界局势风云诡谲,中国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全面开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年来,财政关税工作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利共赢。
关键词:
互利共赢 关税减让 关税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抉择。我从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这个角度,谈几点对互利共赢战略的认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一流大学是国家宝贵的智力资源,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办学并与外界实现"强者对话"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几代文化人和教育人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艺 陈继勇
本文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角度,回顾了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和"共赢"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而深入地剖析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战略内涵、战略目标和实施重点,希望有助于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理论的完善和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互利共赢 开放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来军 朱善利 邹宗宪
我国能源消费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能源供给紧张,为破除这些难题,亟需新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以实现新能源的大量生产和供应。我国发展新能源面临三项重大技术挑战:环保型新能源产生大量污染与能耗,新能源产业并非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且严重依赖海外。在对化解三大技术挑战提出对策建议的基础上,为我国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提供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能源 技术挑战 自主创新 顶层设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文韬
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合作使得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面临一场激烈变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但坚持"大国平衡"战略,采取集体一致行动的参与方式仍是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原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挺 郭明英 田云华
TPP忽略成员发展水平多样性的特点,其高标准、严要求的条款安排突破了WTO多边贸易体制基于利益平衡而设置的义务防线,危害了WTO其他成员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一点是与WTO的宗旨相背离的。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被排除在TPP谈判范围之外的现实,应坚定支持WTO多边贸易体制,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TPP WTO 中国对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中夏 袁佳 张薇薇
美国主导的TPP等谈判试图在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等领域重建全球贸易规则。本文认为,TPP谈判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艰苦过程。由于各成员的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差异较大,在多个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最终达成的协议会有大量妥协折中的条款。对中国而言,不加入TPP谈判可能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被排除在规则制定之外等不利影响。从长远看,TPP倡导的多数原则和标准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我国应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主动要求参加TPP谈判,并加快以我为主导的自贸区建设,同时针对国内薄弱环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一、TPP的进程与影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赵欣 李伟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智利、秘鲁、新西兰、越南和文莱12国经贸部长联合发表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下简称《协定》)谈判结束。2015年11月5日,新西兰、美国先后公布了《协定》全文。根据已公开的情况看,这是一个贸易自由化水平较高、内容涵盖领域广泛、执行要求严格的自贸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