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0)
2023(5273)
2022(4463)
2021(4196)
2020(3369)
2019(7913)
2018(7949)
2017(15008)
2016(7987)
2015(9063)
2014(8822)
2013(8737)
2012(8244)
2011(7172)
2010(7141)
2009(6385)
2008(6108)
2007(5510)
2006(4875)
2005(3951)
作者
(19758)
(16348)
(16323)
(15460)
(10503)
(7904)
(7618)
(6437)
(6182)
(6019)
(5654)
(5556)
(5323)
(4973)
(4942)
(4926)
(4818)
(4679)
(4627)
(4570)
(4072)
(3900)
(3868)
(3856)
(3742)
(3675)
(3649)
(3627)
(3363)
(3284)
学科
(26850)
经济(26707)
管理(18673)
(18401)
(12229)
企业(12229)
中国(10484)
(10416)
地方(9834)
方法(8927)
业经(8892)
工作(7589)
(7407)
理论(7373)
农业(6664)
服务(6625)
教育(5923)
(5917)
(5593)
(5559)
数学(5502)
数学方法(5446)
服务业(5042)
(4789)
贸易(4784)
环境(4668)
(4577)
社会(4385)
(3910)
读者(3771)
机构
大学(97742)
学院(97441)
管理(36499)
(34033)
经济(32806)
研究(32266)
理学(30426)
理学院(29991)
管理学(29495)
管理学院(29282)
中国(24695)
(22111)
科学(19480)
(16827)
(16789)
(16778)
师范(16693)
中心(16289)
(14679)
北京(13751)
(13663)
(13511)
师范大学(13453)
研究所(12970)
业大(12647)
财经(12409)
(12284)
技术(11581)
(11104)
(10887)
基金
项目(65726)
研究(54503)
科学(51097)
基金(44236)
(36980)
国家(36490)
社会(34818)
科学基金(31506)
社会科(31460)
社会科学(31446)
(27138)
编号(25126)
教育(25046)
基金项目(24288)
(21937)
成果(21677)
自然(17961)
自然科(17467)
自然科学(17466)
课题(17150)
自然科学基金(17142)
资助(16051)
(15199)
项目编号(15140)
(14875)
重点(14405)
(13881)
(13510)
规划(13458)
(13168)
期刊
(45748)
经济(45748)
研究(30164)
中国(28010)
教育(19330)
图书(14358)
(13500)
(12835)
学报(12753)
管理(12514)
科学(11789)
书馆(10970)
图书馆(10970)
大学(10306)
技术(9781)
农业(8738)
学学(8530)
业经(7873)
(7365)
金融(7365)
(6406)
论坛(6406)
职业(6187)
经济研究(6134)
财经(5781)
问题(5768)
(5606)
情报(5595)
资源(5539)
(5157)
共检索到161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盛杰  
本文介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主动配合学校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参与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精神文明建设这只手也需要硬起来。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有多种传播媒介(如电视台、电台、书刊等)、多种形式(如文学、艺术等)、多种内容(如政治思想、道德等)和多主体(如企业、机关、学校等)建设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各环节的建设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些则兼容。认真处理好诸环节的关系和加强诸环节的建设,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显克  韦国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诚信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树立诚信为本,诚信为重的观念,对于促进我国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那春光  董颖  
指出了图书馆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不能走极端、要客观估价自身作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讲求实效、要注意自身精神文明建设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超英  
由达美纺织集团、北方四达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举办的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十二次研讨会于1994年3月4日在京召开。于光远、朱厚泽、万典武、贾春峰、徐孝纯、卢继传、何伟、李成勋、管益忻等学者和企业家3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以“现代市场经济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就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内容、意义、价值观及社会风尚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方生  
我国经济特区刚一建立,就提出要发展市场经济。当时说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今天看来实际上就是要搞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可以放松甚至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区的实践证明,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此,深圳经济特区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深圳特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建设。他们把经济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特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特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形成有利于特区改革开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体特区人民的巨大热情和创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祖钧  
正确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金祖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钢领性文件,是党对全局工作进行整体布署的又一重要决议;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顾海裕  李庆华  
国税系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抓好七项教育□顾海裕李庆华笔者认为,国税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抓好七项教育。一、抓好政治理论和政治信仰教育。要教育全体国税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学会用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桂玉  
我县地处苏北盐阜平原北部。全县25个乡(镇),968 800人。1985年冬,为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省和盐城市计生委的指导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开展了评选和宣传计划生育先进的活动,层层树立先进典型,依靠群众中的榜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等问题,总结了我们党几十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历史经验,清理了过去长时期思想工作中“左”的和右的干扰,把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的工作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之上。这是我们党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高度成熟的又一个标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战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江西财经大学国贸系主任、教授战勇我个人认为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必须理解好十个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与问题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付立宏  邱均平  王伟军  
要发挥信息资源网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强大作用 ,就要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夏文化网络化步伐、完善精神文明过滤机制、推进信息资源网络化法制建设 ,并积极在国民中普及信息资源网络知识和技术。参考文献 1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清  李芳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为工会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付立宏  邱均平  王伟军  
信息资源网络化对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具有触媒作用 ,对人们思想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艺术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它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及运行方式的改变。它能推动网络文化崛起 ,如生成网上实际语言 ,发动通用网络语言工程 (UNL) ,兴起网络咖啡屋等。信息资源网络化又可以造成信息垃圾泛滥、黄色信息蔓延、不同文化冲突及网上侵权弊端 ,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挑战。参考文献 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