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5)
2023(14361)
2022(11998)
2021(11138)
2020(9044)
2019(20931)
2018(20998)
2017(39819)
2016(21909)
2015(24764)
2014(24963)
2013(24451)
2012(22240)
2011(19943)
2010(19822)
2009(18206)
2008(17317)
2007(15318)
2006(13669)
2005(11479)
作者
(62783)
(52221)
(51690)
(49403)
(33210)
(25055)
(23497)
(20496)
(19882)
(18508)
(18133)
(17538)
(16622)
(16439)
(16032)
(15748)
(15619)
(15352)
(15043)
(14862)
(12964)
(12832)
(12466)
(11953)
(11804)
(11590)
(11543)
(11467)
(10469)
(10398)
学科
(86973)
经济(86873)
(58223)
管理(56691)
(43621)
企业(43621)
方法(36431)
(35689)
数学(30699)
数学方法(30361)
中国(24875)
农业(23789)
业经(23026)
地方(21617)
(19686)
(19580)
(15822)
理论(14665)
(13403)
(13346)
贸易(13334)
环境(13220)
(13099)
(12851)
技术(12547)
(12052)
银行(12014)
教育(11777)
(11623)
金融(11620)
机构
学院(305375)
大学(304450)
管理(121485)
(114772)
经济(111968)
理学(105100)
理学院(103896)
研究(102224)
管理学(102045)
管理学院(101494)
中国(75226)
(65986)
科学(65742)
(54623)
(50929)
(50425)
业大(48426)
中心(46962)
研究所(46264)
(45756)
(43987)
师范(43625)
北京(41701)
农业(41087)
财经(40826)
(39068)
(37874)
(36988)
师范大学(35232)
经济学(33105)
基金
项目(214156)
科学(167426)
研究(158496)
基金(153161)
(133222)
国家(132026)
科学基金(113097)
社会(98667)
社会科(93004)
社会科学(92980)
(85105)
基金项目(82895)
自然(72943)
教育(71273)
自然科(71148)
自然科学(71133)
(70672)
自然科学基金(69815)
编号(66359)
资助(61651)
成果(53249)
重点(47376)
(46572)
(45692)
课题(45197)
(43774)
创新(40698)
科研(40665)
国家社会(39818)
大学(39245)
期刊
(132773)
经济(132773)
研究(87118)
中国(58658)
(54560)
学报(49903)
科学(47174)
管理(41087)
大学(38205)
农业(36534)
(36353)
学学(35814)
教育(35692)
业经(25958)
技术(25616)
(25225)
金融(25225)
经济研究(18793)
问题(18439)
财经(18283)
图书(17966)
(16569)
(15888)
科技(15709)
(15473)
资源(15077)
理论(14500)
林业(13863)
现代(13841)
技术经济(13529)
共检索到443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希勇  吴鸿燕  王咏梅  那守海  
[目的]通过探究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相互机理作用,探讨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模式。[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吉林金州乡进行实证研究,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推演构建乡村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结果]吉林省金州乡作为吉林省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试点区之一,该区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通过全域范围内发展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探索出"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小镇"的发展模式,为国内农林复合型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但是该模式在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形式、管理机制与分配机制还有待完善。[结论]乡村旅游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区位条件和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建设不同主题乡村旅游小镇是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希勇  吴鸿燕  王咏梅  那守海  
[目的]通过探究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相互机理作用,探讨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模式。[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吉林金州乡进行实证研究,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推演构建乡村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结果]吉林省金州乡作为吉林省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试点区之一,该区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通过全域范围内发展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探索出"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农村社区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堃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关概念入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志明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如何在旅游资源充足且丰富的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表示以后城镇化发展要进行转型,努力找出能够帮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法,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媛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莺莉  王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红丹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梦瑶   唐健雄  
旅游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之中的一个新范式、新类型,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为例,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anel smooth transition model,PSTR)探究2015—2020年旅游城镇化对山地片区乡村振兴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山地片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水平超前于乡村振兴,旅游城镇化高水平发展的山地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面对外部环境冲击的抵御能力最强,乡村振兴发展步伐缓慢、任务依然艰巨。(2)山地片区旅游城镇化空间极化现象严重,存在旅游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值区锁定效应;乡村振兴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小。二者重心逐渐向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和交通互补性较强的山地城市转移。(3)旅游城镇化是推动山地片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旅游城镇化阈值2.490是旅游城镇化驱动山地片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完全越过阈值点后,旅游城镇化的非线性驱动作用持续增强。(4)旅游城镇化对山地片区乡村振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旅游城镇化阈值效应是非线性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山地片区未来应分阶段、差异化、高质量推动旅游城镇化发展,走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以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为驱动,乡村居民、外来游客、旅游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娜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分析2000—2016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程度,进而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2000—2005年新型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及2006—2016年,属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化指数由0. 436上升至0. 869,年均增长率高达0. 093。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1)在人均家庭经营农家乐收入比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2)在森林覆盖率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应为正,直接效应系数为0. 098,间接效应指数为0. 074,影响相对较大;(3)果园面积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结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影响,且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