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8)
2023(11189)
2022(9143)
2021(8198)
2020(6530)
2019(14367)
2018(14246)
2017(25650)
2016(14215)
2015(15985)
2014(16361)
2013(15787)
2012(15205)
2011(14017)
2010(14266)
2009(12905)
2008(12718)
2007(11769)
2006(10669)
2005(9827)
作者
(43816)
(36386)
(36182)
(34087)
(23016)
(17372)
(16528)
(14225)
(14044)
(13276)
(12444)
(12319)
(12069)
(11641)
(11547)
(11326)
(10713)
(10575)
(10485)
(10466)
(9370)
(9171)
(8926)
(8480)
(8274)
(8220)
(8188)
(8035)
(7506)
(7476)
学科
(62959)
经济(62891)
管理(35348)
(30247)
地方(26176)
中国(23424)
(21190)
企业(21190)
(20172)
业经(15734)
方法(14926)
(14326)
地方经济(14215)
农业(13885)
(12597)
金融(12589)
(12428)
(12315)
数学(12133)
(12109)
银行(12088)
数学方法(12004)
环境(11980)
(11898)
(10604)
(10245)
贸易(10230)
(9942)
(9727)
理论(9615)
机构
学院(200708)
大学(196316)
研究(80288)
(77006)
经济(74965)
管理(67772)
中国(60471)
理学(55563)
理学院(54727)
管理学(53643)
管理学院(53256)
科学(50984)
(45197)
(41998)
(39213)
研究所(37872)
中心(36098)
(35967)
(34595)
(31625)
师范(31246)
业大(30501)
农业(30356)
(30082)
北京(29232)
(27965)
(27911)
财经(26431)
技术(26081)
师范大学(24817)
基金
项目(131110)
科学(101776)
研究(99063)
基金(88961)
(78980)
国家(78263)
科学基金(64935)
社会(60107)
社会科(56642)
社会科学(56634)
(55083)
基金项目(46469)
(46245)
教育(44641)
编号(41860)
自然(39870)
自然科(38786)
自然科学(38773)
自然科学基金(37982)
(35944)
资助(34932)
成果(34908)
课题(32064)
重点(31226)
发展(28739)
(28258)
(27345)
(26730)
(25881)
创新(25724)
期刊
(101447)
经济(101447)
研究(64744)
中国(56251)
(38046)
学报(33841)
教育(33549)
科学(30642)
管理(26995)
农业(26086)
(25799)
大学(24958)
学学(23023)
(21967)
金融(21967)
技术(19817)
业经(18726)
经济研究(15398)
(13643)
问题(12963)
图书(12806)
财经(12602)
资源(11495)
(11100)
论坛(11100)
(11042)
职业(10827)
科技(10665)
(10271)
(9834)
共检索到33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结合,克服了"四大板块"在区域划分上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优化了国土开发格局,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今后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在实践操作上解决机构建设、法律保障、生态补偿、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使主体功能区建设更加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杏梅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在分析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下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薄文广  安虎森  李杰  
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出台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试图根据一些理想的条件和标准对我国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重新划分和建构,从而达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决策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注从早期狭义上更多地单纯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逐渐缩小,后来逐渐扩展到广义上的区际实际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根据中国2001-2009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我国区际发展不协调程度都呈现扩大趋势,并且广义的区域不协调程度远超过狭义的区域不协调程度。主体功能区战略是逻辑意义上的以地为本,同时也是对区域过去发展水平的一个事后承认或被动承认,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着眼于国土优化开发。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空间布局合理化,因此,目前宜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协调最为重要的目标,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杰  
一、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下,主体功能区的战略价值将会更加凸显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下,主体功能区的战略价值将会更加凸显,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第一,主体功能区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高度一致的。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差异,以因地制宜的方式,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贯彻落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第二,主体功能区战略与新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主体功能区是在全国“一盘棋”的视域下,在维系国家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大格局下,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第三,主体功能区是和现代空间治理政策工具高度契合和一致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靳利飞  刘天科  南锡康  刘芮琳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端于思想、框定于规划、推进于战略、巩固于制度,落脚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适用于生态文明新时代。针对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应找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在全国层面带状划定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水资源过度利用区基础上,采取“县+乡镇/街区”的差别化政策单元,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冯更新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导向下不断发展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构建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汉兵  
生态地位特殊省区是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区域,但这类省区内部也分布着重点开发区域,需要在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审视和处理这类省区内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布局问题。基于主体功能区理念,构建了一个研究生态地位特殊省区内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布局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由生态区位、环境容量、资源保障条件、现有发展基础等典型因素决定的各地之间经济重要性与生态重要性的相对大小,再根据这种相对大小明确各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功能定位。并以四川省为例,基于实际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学思  赵崇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区域发展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力量交织的情况。准确定位这些主体力量,并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玲  杜黎明  
长期以来,同质化政府对异质区域进行同质化管理引发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针对这种状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同质化政府管理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进行研究,并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康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财税政策目标应使四类功能区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资源要素合理向目标功能区流动,引导市场主体和居民节约资源和重视环境保护。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财政政策目标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相一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丽君  满强  敖丽红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根据辽宁省当前经济现状,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析了各功能区的经济差异,指出各功能区协调发展的难点,并借鉴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提出亟须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波  
当前,以企业为主体的碳市场虽然有效发挥了企业积极性,但也面临各种问题。尝试建立县域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能够为县级政府完成减排目标创造市场路径,覆盖碳市场以外的低成本减排潜力,从而实现与碳市场的互补,有利于培育政府主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因此,基于主体功能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应采取的差异化政策,提出建立县域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从碳汇资源管理主体、碳汇增量测算、交易标的物、碳汇资源需求等方面考虑,设计县域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方案,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耀辉  何小钢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在尊重和承认不同区域之间禀赋差异、发展差别的基础上,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探求各区域之间发展的相对平衡与动态协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崇举  杨萍  郑志国  董琳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致力于社会事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要重创新,如创新教育对社会服务的参与、创新社区架构等。应建立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按照人口数量建立配套的公共设施;积极引导教育服务地方,同时把高校的教育设施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