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3)
- 2023(11135)
- 2022(9252)
- 2021(8441)
- 2020(6634)
- 2019(15045)
- 2018(14797)
- 2017(27981)
- 2016(14832)
- 2015(16596)
- 2014(16603)
- 2013(16661)
- 2012(16098)
- 2011(14930)
- 2010(15192)
- 2009(13943)
- 2008(13294)
- 2007(11830)
- 2006(11018)
- 2005(10399)
- 学科
- 济(88347)
- 经济(88276)
- 管理(35190)
- 地方(30947)
- 业(30814)
- 中国(26951)
- 方法(22808)
- 企(21069)
- 企业(21069)
- 农(20702)
- 数学(19732)
- 数学方法(19593)
- 业经(17798)
- 地方经济(17299)
- 学(15703)
- 农业(14801)
- 环境(13591)
- 发(13529)
- 融(12688)
- 金融(12686)
- 制(12173)
- 银(11444)
- 银行(11435)
- 行(11224)
- 财(10932)
- 贸(10800)
- 贸易(10786)
- 和(10562)
- 易(10139)
- 产业(9862)
- 机构
- 学院(215344)
- 大学(212876)
- 济(97657)
- 经济(95492)
- 研究(85325)
- 管理(75728)
- 中国(64493)
- 理学(62843)
- 理学院(61878)
- 管理学(60922)
- 管理学院(60470)
- 科学(50427)
- 京(48195)
- 所(43163)
- 财(41397)
- 研究所(38733)
- 中心(38293)
- 江(35130)
- 农(33414)
- 范(33174)
- 师范(32926)
- 财经(31708)
- 北京(31462)
- 院(31216)
- 经济学(30771)
- 州(29988)
- 经(28462)
- 业大(27876)
- 经济学院(27225)
- 师范大学(26758)
- 基金
- 项目(136874)
- 科学(107894)
- 研究(103679)
- 基金(96326)
- 家(82887)
- 国家(82129)
- 科学基金(70112)
- 社会(67460)
- 社会科(63824)
- 社会科学(63807)
- 省(54700)
- 基金项目(51227)
- 划(45876)
- 教育(45513)
- 编号(42005)
- 自然(41825)
- 自然科(40753)
- 自然科学(40746)
- 自然科学基金(39946)
- 资助(37884)
- 发(37380)
- 成果(34180)
- 重点(31399)
- 课题(31028)
- 发展(30844)
- 展(30359)
- 部(28977)
- 国家社会(27822)
- 创(27814)
- 创新(26158)
- 期刊
- 济(126989)
- 经济(126989)
- 研究(74434)
- 中国(51733)
- 农(31785)
- 财(29728)
- 科学(29430)
- 管理(29415)
- 学报(28268)
- 教育(25249)
- 融(23843)
- 金融(23843)
- 农业(21768)
- 大学(21496)
- 技术(20535)
- 经济研究(20307)
- 学学(19960)
- 业经(19703)
- 问题(17525)
- 财经(15959)
- 经(14033)
- 资源(13286)
- 发(12669)
- 技术经济(11843)
- 业(11464)
- 世界(11399)
- 贸(11389)
- 现代(11104)
- 图书(10662)
- 经济问题(10339)
共检索到35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蕾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郑汴一体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李俊杰 李明宝 张赢丹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本文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对郑州市房价的影响,选择郑州市城镇常住人口比重、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郑州市住宅商品房平均价格作为三个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均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较小,后者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会对郑州市的房价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促进郑州市的房价上涨;提高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前期会促进房价上涨,但经过短期的过渡之后反而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长期的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连翔
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和脱钩状态模型,定量研究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高,整体上表现为高度耦合和基本协调,说明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2)从二者之间的脱钩指数来看,表现为整体上升但局部剧烈波动的演变特征,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脱钩指数小于1(1990—2007年、2015年)和脱钩指数大于1(2007—2014年)。随着极化度的增长,生态环境脆弱性也呈增长态势,表明生态环境受要素空间极化的影响程度逐步加大。(3)借助Eviews 8.0判断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要素空间极化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家瑶 李宏伟
基于中国内地城市航线数据及现有的城市间网络关系和城市群落分布特点,根据相关系数阐述航线密度、航线连接度、运输能力、活力指数等因子的内涵及关系,对城市跨区域发展进行分析,丰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并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此外,研究利用可视手段直观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以郑州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城市间距离与航线密度不相关,利用航线数据研究城市跨区域发展是合理的;(2)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通过城市跨区域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弥补城市群结构的不足,实现优劣互补;(3)城市跨区域发展配合时间因素,能在时空关联角度上辅助城市规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耦合的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对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对接的促成机制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寻求对中原经济发展新的理解。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科
文章首先基于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增长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扩大了所在区域的对外贸易往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输出基础";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组织架构也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郑州航空港的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郑州航空港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州航空港与中原经济区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增长极 航空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孝花
高职专业设置应当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现有专业体系健全,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重复性和稀缺性并存的局面,不能充分满足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郑州市地方经济的特点,区域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农林牧渔类专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构造技能性强的专业体系,促进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化;建立经济需求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规避重复设置专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金根
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极化和扩散。城市对外围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扩散效应,而对外围的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则为极化效应。所谓极化是物质、能量、信息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有人才、资金、原材料、能源等流入造成外围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的极化效应,又有因城市经济实力增强而促进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扩散效应的正影响和极化效应的负影响迭加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程遥 刘婧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群 产业整合 中原城市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楠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数据分析 关联度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波
郑州市"大交通经济"的发展已具雏形,这种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即经济领域的"大交通"离不开行政体制领域的"大交通"。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大交通经济"应进一步借力行政力量,在合乎法治的框架下着力改革,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再定位创造好前行时机。
关键词:
大交通经济 行政体制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晓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向更深更广层次的推进,航空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运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高端经济的重要力量,对有效推进更深层次的区域产业分工与优势资源整合,服务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究竟如何,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测算后认为,航空物流产业的腾飞对于郑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
航空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关联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