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2)
- 2023(9002)
- 2022(7235)
- 2021(6949)
- 2020(5729)
- 2019(12973)
- 2018(12447)
- 2017(24124)
- 2016(12511)
- 2015(14218)
- 2014(13788)
- 2013(13940)
- 2012(13137)
- 2011(11904)
- 2010(12109)
- 2009(11622)
- 2008(10596)
- 2007(9511)
- 2006(8472)
- 2005(7931)
- 学科
- 济(57703)
- 经济(57656)
- 农(45488)
- 业(40551)
- 农业(30296)
- 中国(25969)
- 融(25750)
- 金融(25748)
- 管理(25139)
- 银(23586)
- 银行(23581)
- 行(23020)
- 方法(20970)
- 企(19605)
- 企业(19605)
- 数学(18728)
- 数学方法(18659)
- 业经(17121)
- 制(15498)
- 贸(13341)
- 贸易(13327)
- 易(13184)
- 地方(12949)
- 财(12690)
- 中国金融(11226)
- 体(10755)
- 发(10640)
- 农业经济(10344)
- 发展(8933)
- 村(8929)
- 机构
- 学院(176576)
- 大学(172767)
- 济(88672)
- 经济(87305)
- 研究(65294)
- 管理(65065)
- 中国(60330)
- 理学(55721)
- 理学院(55196)
- 管理学(54588)
- 管理学院(54285)
- 农(46526)
- 财(37007)
- 京(35803)
- 农业(35164)
- 科学(34419)
- 中心(32503)
- 所(31969)
- 财经(29520)
- 经济学(28952)
- 研究所(28879)
- 业大(28762)
- 经(27245)
- 经济学院(26281)
- 江(24949)
- 北京(22828)
- 范(21816)
- 财经大学(21740)
- 师范(21682)
- 院(21629)
- 基金
- 项目(114607)
- 科学(91467)
- 研究(89713)
- 基金(85670)
- 家(73524)
- 国家(72819)
- 科学基金(62051)
- 社会(61383)
- 社会科(58029)
- 社会科学(58019)
- 基金项目(44687)
- 省(42728)
- 教育(38158)
- 编号(36498)
- 自然(35097)
- 划(35035)
- 资助(34325)
- 自然科(34315)
- 自然科学(34306)
- 自然科学基金(33743)
- 成果(29656)
- 农(28205)
- 部(27565)
- 发(27352)
- 国家社会(27017)
- 重点(25644)
- 中国(25003)
- 创(24272)
- 性(24199)
- 课题(24091)
- 期刊
- 济(100549)
- 经济(100549)
- 研究(56539)
- 农(52731)
- 中国(39402)
- 融(36290)
- 金融(36290)
- 农业(35523)
- 财(25286)
- 科学(24981)
- 学报(24831)
- 大学(20711)
- 业经(20708)
- 学学(19880)
- 管理(19606)
- 业(16906)
- 经济研究(15074)
- 财经(15024)
- 问题(14730)
- 教育(14413)
- 农村(14182)
- 村(14182)
- 世界(14074)
- 农业经济(13583)
- 经(13023)
- 技术(12585)
- 贸(11187)
- 经济问题(10613)
- 国际(10374)
- 版(9644)
共检索到28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卫民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一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二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必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筑牢夯实这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需要重点处理好十五个方面的关系。即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体系 道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晓松 杨礼宾 王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那么,如何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发展之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慧
当前,要提高我国碳金融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对碳资产定价的发言权,应从培育统一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夯实碳金融体系。
关键词:
碳金融 碳交易市场 金融机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琪
<正>中国人很早就有记述和评价货币金融现象的传统。虽然中国现代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是逐步从欧美传入的,但其发展与创新始终需要根植在中华民族丰沃的文化土壤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国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探索沉淀和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丹 韩晓宇
<正>文化金融是一个相对全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比较学术的定义,主要依据文化产业属性进行论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提出,文化金融是指向服务于文化生产尤其是文化产业而形成的特殊的金融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相关的产品(工具)、机构、市场和基础设施等。也有研究认为,文化金融不是简单的文化与金融的融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魏国雄
<正>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同时,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这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凌云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伟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方面实践要求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自2011年由中国银行主发起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服务县域乡村实体经济,通过薄利微利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村镇银行领域大力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炜
<正>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贵芹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要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和融入高校思政课;开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善用"大思政课",从纵深维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更好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使铸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景杰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薛胜昔 李晓昱
企业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推动共同富裕有着积极作用。宗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族组织在传统慈善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均家谱数目作为宗族文化的衡量指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可能性越大,慈善捐赠金额越多,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不变。机制检验发现宗族文化中宗族慈善的传统,和宗族文化下企业对商业网络稳定性的追求,促进了企业慈善捐赠。分组检验发现,在资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丰富了文化和财务学领域的文献,对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进共同富裕,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影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在实践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对建设企业文化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只有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那么,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 一.要有中国的特色,即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洪一
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需要依据和结合特定的渊源背景、土壤条件和建构语境,并以自身独特的类型要素和运行模式为内核,有序地积淀和成长。中国高职文化在文化品性上体现出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特征以及强烈的使命意识。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文化的承载者,在对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实践中,要力避格式化、平俗化、割裂化、急功近利和无所作为的倾向。
关键词:
高职文化 建构 实践 中国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