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4)
2023(8929)
2022(7290)
2021(6926)
2020(5458)
2019(12606)
2018(12140)
2017(20577)
2016(11864)
2015(13265)
2014(13316)
2013(12007)
2012(10863)
2011(9769)
2010(10531)
2009(9444)
2008(8210)
2007(7607)
2006(6822)
2005(6265)
作者
(29011)
(23649)
(23314)
(22496)
(14968)
(11309)
(10840)
(9360)
(8938)
(8601)
(8106)
(7908)
(7558)
(7548)
(7501)
(7230)
(7104)
(7036)
(6967)
(6682)
(6253)
(5760)
(5751)
(5681)
(5482)
(5430)
(5311)
(5305)
(4936)
(4809)
学科
(34139)
管理(32403)
(30783)
经济(30765)
(30361)
企业(30361)
中国(24901)
(24564)
金融(24564)
教育(22058)
(21914)
银行(21904)
(21354)
技术(16786)
理论(13835)
教学(11585)
技术管理(11525)
中国金融(10912)
(10871)
方法(10588)
(10517)
业经(9823)
地方(9672)
(9337)
数学(8824)
数学方法(8644)
(7446)
财务(7429)
财务管理(7422)
(7318)
机构
学院(145443)
大学(145440)
(50887)
管理(49771)
研究(49590)
经济(49400)
理学(42169)
理学院(41649)
管理学(40829)
管理学院(40510)
中国(37905)
教育(31912)
(31459)
(29608)
师范(29426)
科学(26909)
(25563)
(24789)
中心(24323)
师范大学(23856)
(22985)
技术(22574)
职业(21911)
北京(20812)
研究所(20745)
(20256)
财经(19654)
(18104)
(17819)
(17617)
基金
项目(93322)
研究(80913)
科学(75718)
基金(61201)
(51173)
国家(50478)
社会(47807)
教育(47310)
社会科(45140)
社会科学(45132)
科学基金(44058)
(42087)
编号(35844)
(35767)
基金项目(31803)
成果(31412)
课题(29925)
(26646)
(25620)
自然(24888)
自然科(24420)
自然科学(24417)
自然科学基金(24012)
创新(23660)
资助(23337)
规划(23251)
重点(23138)
(22697)
项目编号(21978)
(21586)
期刊
教育(61104)
研究(56955)
(54999)
经济(54999)
中国(47081)
(28084)
金融(28084)
管理(21083)
技术(20764)
(19719)
职业(17391)
(16070)
学报(15986)
科学(15644)
大学(14309)
学学(11491)
技术教育(11439)
职业技术(11439)
职业技术教育(11439)
(10454)
论坛(10454)
农业(10257)
财经(9767)
业经(8978)
科技(8910)
(8511)
经济研究(8324)
高等(8127)
(8016)
成人(6939)
共检索到243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保平  
认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研究生创新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科学教育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指出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科学批判精神的教育、道德意识的教育、个性教育、综合素质的教育。为了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造教育的意识;推行研究型教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考试制度,培养研究生创造个性的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构建研究生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和价值理念;加强社会实践,营造研究生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宗哲  任保平  
大学教育的任务具有二重性,既要教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有一种现象是,由于专业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寿灿  严毛新  
如何做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是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选路径之一。该路径并非是指将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在数量上做大,而是指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在商科类专业的优势师资,在面上做强"商科创业通识课程",扩大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受益总量;在点上做精"专业方向创业融合课程",使高校内外的各专业初始创业者共同受益。积极鼓励师生开展"技术型创业实践"和"校内小微创业实践",引导更多学生在"做中学";同时运用"校外精英进课堂"与"校内课堂开放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姣娣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模式。文章在分析这一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践行的五大亮点:确定了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了"院企"合作、"院村"合作两类工学结合平台,实施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了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煦涵   章丽萍   蒋尧明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分别提出建立“融合—共享—转化”学科数智化资源整合平台、组建“跨域、跨行、跨校”多角色组合的教研团队、设计“专业教育+智能教育+创业教育”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优化“设问—溯因—反思”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四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最后,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对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昊龙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明确了科学与人文的功用 ,从理论上说明了科学认识与人文认识两种认识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并将理论联系实际 ,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应从“为学”层面上升至“为道”层面 ,在实践中完成二者的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菁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陆续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计划、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新实验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述举措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就现实而言,实际可参与到科研的机会仍仅限于少数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红星  秦红兵  
通过"突出护理岗位需要,优化人文课程体系;打造特色文化环境,拓宽人文教育途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人文教育实践;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共同参与人文教育;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全程实施人文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生人文教育,使护生人才全面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俊杰  
本文首先分析二十一世纪所出现的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等三大局势,指出新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有三: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从上述三大教育理念出发,作者提出以下三项教育策略:第一,提倡经典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的生命重新与传统文化接触,奠定未来开创新局的文化资源,这是“返本以开新”的教育策略;第二,因应“科技”与“人文”断裂的状态,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开授贯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领域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通识教育精神融渗于专业教育之中,从而培育二十一世纪具有批判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慕葏  胡显章  李树勤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倾向,严重阻碍了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实现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现代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宏君  郭秀晶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径。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并对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外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高等院校科教融合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瑞丽  南海  
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集聚的新兴产业,其人才规格具有典型的行业特征,单靠院校专业教育或企业内部培养,都不能满足我国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培养服务外包创新人才。据此,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服务外包不同人才需求层次的人才标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并构建校企"双主体"、具有"跨界性""动态性"的服务外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利荣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高校现有单一的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理念。如何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是高校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要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立现状的分析,转变教育理念,提出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举措,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成强  冯艳  于娜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从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