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2)
- 2023(8457)
- 2022(7264)
- 2021(6946)
- 2020(5568)
- 2019(13194)
- 2018(13095)
- 2017(25017)
- 2016(13870)
- 2015(15114)
- 2014(14860)
- 2013(14704)
- 2012(13844)
- 2011(12493)
- 2010(12607)
- 2009(11515)
- 2008(11319)
- 2007(10034)
- 2006(9085)
- 2005(8066)
- 学科
- 济(53461)
- 经济(53400)
- 管理(34582)
- 业(32595)
- 企(25250)
- 企业(25250)
- 中国(18312)
- 方法(17188)
- 地方(16923)
- 农(16334)
- 数学(14944)
- 数学方法(14689)
- 财(11558)
- 业经(11345)
- 农业(10765)
- 策(10689)
- 制(9939)
- 学(9919)
- 贸(9566)
- 贸易(9559)
- 易(9095)
- 环境(8753)
- 银(8305)
- 银行(8288)
- 融(8113)
- 金融(8110)
- 行(7999)
- 划(7865)
- 地方经济(7845)
- 城市(7818)
- 机构
- 学院(185232)
- 大学(184710)
- 济(75458)
- 经济(73488)
- 管理(68766)
- 研究(68560)
- 理学(58341)
- 理学院(57496)
- 管理学(56533)
- 管理学院(56123)
- 中国(51977)
- 科学(41610)
- 京(40148)
- 财(35646)
- 所(33898)
- 中心(31326)
- 研究所(30697)
- 江(30633)
- 农(28648)
- 范(28327)
- 师范(28090)
- 财经(27430)
- 院(26360)
- 北京(25372)
- 业大(24896)
- 经(24807)
- 州(23862)
- 师范大学(22851)
- 经济学(22409)
- 农业(22334)
- 基金
- 项目(122480)
- 科学(96577)
- 研究(91712)
- 基金(87576)
- 家(76401)
- 国家(75744)
- 科学基金(64384)
- 社会(57532)
- 社会科(54510)
- 社会科学(54499)
- 省(47651)
- 基金项目(46481)
- 自然(41323)
- 教育(41311)
- 划(41060)
- 自然科(40316)
- 自然科学(40309)
- 自然科学基金(39554)
- 编号(37826)
- 资助(35336)
- 成果(31746)
- 发(28090)
- 重点(27575)
- 课题(27171)
- 部(26623)
- 创(25034)
- 创新(23421)
- 国家社会(23281)
- 性(22782)
- 发展(22699)
共检索到28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芳 周曦
城市建筑与城市开放空间之间,自古以来存在正负共构、互相促进的现象,共同促进城市有机发展。然而城市的发展往往由"正形"的城市建筑为主导,"负形"处于辅助地位,现代城市体现为实体的城市,而引发各种问题。本文从图底关系中正负共构、反转相生的关系出发,指出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的置入,以"负"为"正",充分利用其跨界耦合能力,平衡城市不同片段的异质关系、新旧关系,实现城市的平衡有序生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作为海明威迷,美国人约翰·里兰竟然通过海明威的小说和生活资料整理出与海明威有关的巴黎地名132处,这就是文学青年的历史学术研究。按图索骥,喜欢海明威的粉丝就此可以重走海明威路。我也是海明威迷,去过他在古巴哈瓦那的寓所、住过的宾馆和美国芝加哥的出生地。巴黎因海明威一句"流动的盛宴"(movable feast)更加深我对这座浪漫城市的想象。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巴黎的喜爱也是难以言表的。巧合的是,我的那次行程还有一个目的是拜访王重民先生有关的地点。我也统计过王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点,
关键词:
王重民 刘修业 海明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仅仅相隔14年的两个同届年龄人口在城市中的命运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们与社会和城市的变化紧紧相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芳 周曦
法国巴黎中心区——Les Halles(列·阿莱)区域近100多年来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经历了从地面向地下,再从地下向地面/地下复合生长的过程。1970年代的改造实现了Les Halles作为城市中心区向地下发展,实现了与巴黎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的有效复合利用,但是其功能和空间与城市周边要素呈离散状态而饱受批评:2010年代的改造在保持了历史传统的同时,成功地扩大了中心区的容量,实现了通过地下空间整合城市。此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是值得研究与学习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钰
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对城市河流的开发、改造、运营和管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考察巴黎塞纳河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天津海河及其两岸综合开发改造的运作实例,探讨河流开发改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巴黎塞纳河的经验,提出完善天津海河及其两岸开发改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规划 开发 改造 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天尧 韩淼 王雅静
机场临空区域正日趋成为重要的城市经济活动载体,中国的临空区域规划与开发也逐渐成为热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作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落后的农村地区一跃成为欧洲商贸中心,大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聚集在此,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也为地区注入了无限活力。通过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规划建设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其空间、开发模式等方面特征,为中国临空区域的规划思路、开发方式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亮平 陶文铸
介绍了法国"大巴黎"计划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以巴黎为例,分析了当代西方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空间分隔与社会分异危机。提出改革我国大都市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规划体系,通过"跨界规划"与"跨线设计"手段,打破城市空间分隔与社会分异的藩篱,促进我国大都市的和谐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吉 王亚华 赵础昊
城市联通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需求的自发机制,也包括政府主导的规划设计机制,是两者互动与博弈的结果。以巴黎-伦敦双城记为例,对城市之间的联通动力机制进行定量测算,发现联通动力存在双重非对称性:一方面,巴黎对于伦敦的联通动力要高于伦敦对于巴黎;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联通动力要高于政府规划,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跨国咨询公司办事处数、航空旅行联通度、外交关系联通度、公共交通频率等。不同城市的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在差异化的目标取向中需要寻求平衡,驱动城市联通不断优化。城市联通中的政府规划设计应顺应市场客观规律,发展公共运输为导向的集约城市联通模式,识别多中心化的城市网络,提高城市交界处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适度"打破"行政边界以提高城市联通水平与便利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法渊源,它建立了集权治理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减排规则形塑了气候治理国际公权力的雏形。而《巴黎协定》却打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权治理模式。各缔约国需要自主推动气候多边进程,但由于受到公共卫生危机及俄乌冲突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则体系依托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治分殊制衡。减排规则变迁加剧了各缔约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分歧,为体现国家自主性与规则协同性共存的互动效果,中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保护主义”倾向,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力争主导制定全球碳市场多边合作的国际规则。加快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气候合作的法律方案,体现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与自然之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
气候多边进程 减排规则 气候谈判 碳中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晓东 孙钰
本文在比较两城市服务业相关指标基础上,借鉴国际城市巴黎的成功经验,就服务业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规划模式和管理方法特点等提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巴黎 天津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