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3)
- 2023(12170)
- 2022(10789)
- 2021(10216)
- 2020(8646)
- 2019(20059)
- 2018(19943)
- 2017(38025)
- 2016(21259)
- 2015(24019)
- 2014(24241)
- 2013(23750)
- 2012(21501)
- 2011(19254)
- 2010(19429)
- 2009(17785)
- 2008(17785)
- 2007(15332)
- 2006(13299)
- 2005(11795)
- 学科
- 济(74934)
- 经济(74813)
- 管理(65937)
- 业(60042)
- 企(51951)
- 企业(51951)
- 方法(34727)
- 数学(29538)
- 数学方法(29173)
- 财(25300)
- 农(20159)
- 中国(19996)
- 制(19744)
- 业经(17907)
- 学(17760)
- 务(17163)
- 财务(17096)
- 财务管理(17060)
- 企业财务(16057)
- 理论(15630)
- 地方(14458)
- 农业(12961)
- 技术(12929)
- 贸(12840)
- 贸易(12833)
- 和(12807)
- 体(12776)
- 环境(12776)
- 银(12634)
- 银行(12586)
- 机构
- 大学(295413)
- 学院(294375)
- 管理(116776)
- 济(110574)
- 经济(107754)
- 理学(101080)
- 理学院(99956)
- 管理学(98289)
- 管理学院(97752)
- 研究(94622)
- 中国(69484)
- 京(63106)
- 科学(58548)
- 财(56911)
- 所(47650)
- 农(44559)
- 江(44117)
- 财经(44059)
- 业大(43206)
- 中心(42637)
- 研究所(42624)
- 北京(39908)
- 经(39765)
- 范(39052)
- 师范(38700)
- 州(35340)
- 农业(34586)
- 院(34516)
- 财经大学(32571)
- 经济学(32243)
- 基金
- 项目(200037)
- 科学(156360)
- 研究(149523)
- 基金(143044)
- 家(123426)
- 国家(122364)
- 科学基金(105370)
- 社会(91530)
- 社会科(86570)
- 社会科学(86548)
- 省(79231)
- 基金项目(76670)
- 教育(70306)
- 自然(68579)
- 自然科(66921)
- 自然科学(66906)
- 划(66197)
- 自然科学基金(65688)
- 编号(62627)
- 资助(58684)
- 成果(51978)
- 重点(44694)
- 部(44361)
- 课题(43613)
- 创(41844)
- 发(41307)
- 制(39521)
- 项目编号(38972)
- 创新(38946)
- 教育部(38327)
共检索到43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颖洁
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采取"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做法,阐述了该模式的创立背景和具体做法,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以期为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桂红 成中梅 陈静
在"国家政策直接指令、国家政策间接指令、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分管部门"三种启动形式下,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已经达成"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的共识,表现出修订性质和目的明确、修订路径自上而下、修订方式强调稳定性和渐进性、修订起因涟漪性等特征;且存在修订意愿国家强烈而高校相对不足、修订的总目标明确而子目标模糊、修订频率高、范围广而内容创新少等问题。改变落差,可遵循修订思维从惰性的零碎修补走向活性的系统考量、修订基础从经验试错走向科学研究、修订氛围从刚性压抑走向弹性活泼、修订主体从被动服从走向主动参与、修订内容从粗放走向精细等完善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 审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本亮 陈勃 谢志勇
介绍了赣南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把教学竞赛机制引入教学实践能力常态培养的做法。"赛学制"使真实行业环境中的学科竞赛成为实践教学本身的内容和环节,成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正确评价及与行业合作培养的纽带,形成了具有制度化、多元化、一体化(赛—学—用)、协同化(高校—行业)特点的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乐平 朱敏 王应密
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领域性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与研究型大学及其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学科性的矛盾,是培养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世良 王景伟 徐玲 李丹
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梳理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逻辑,形成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框架,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融通的课程方案,构建了认知—应用—创新三阶段梯次递进的工程实践模式,逐步探索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共治工程实践机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知识 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苏塔耶娃 刘晓明 綦越
2010年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出台了《第三代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纲领性文件,将心理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统一的、公认的学科体系。以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为例,分析探讨俄罗斯全日制心理教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我国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CDIO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乐平 王应密 陈小平
通过对一所研究型大学2009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及相关导师的调查,从入学动机与专业认同度、课程体系与教学状况、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导师指导情况等四个方面来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遭遇的诸多困难并分析了原因:对实践能力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学位论文写作沿袭学术性论文的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得不到有关单位的支持等。为有效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应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界定为有理论深度的实践;努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位论文写作应指向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还应致力于建设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振智 王勇 赵玉林
面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环境变化,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从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人才为主。随着会计硕士(MPAcc)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对培养模式改进的要求日显突出。对我国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分析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于MPAcc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结合行业特点优化培养目标,以及如何以目标为导向,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论文指导诸环节要素进行改革探索及其成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建青 谢玲霞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收费现状表现出热门专业收费高、市场化程度较高、收费政策标准不一。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和"筛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性及意义,提出了全面收费的政策建议;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科特点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收费体系,并以"扩大助学金范围、提高奖学金力度"为保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石晶 修光利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生源结构、导师队伍建设及论文质量等方面对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培养机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经管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
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东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水平的审思——兼评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图书馆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状调查
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