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494)
2022(12515)
2021(11991)
2020(9801)
2019(22907)
2018(22987)
2017(43438)
2016(24159)
2015(27377)
2014(27740)
2013(27097)
2012(25116)
2011(22322)
2010(22361)
2009(20491)
2008(20154)
2007(17659)
2006(15623)
2005(13650)
作者
(68557)
(56745)
(56220)
(53703)
(36079)
(27172)
(25774)
(22242)
(21683)
(20421)
(19425)
(19031)
(18116)
(17915)
(17578)
(17260)
(16858)
(16743)
(16208)
(16155)
(14066)
(13982)
(13613)
(13060)
(12720)
(12632)
(12630)
(12440)
(11409)
(11317)
学科
(90500)
经济(90312)
管理(71155)
(63763)
(55294)
企业(55294)
方法(40579)
(33536)
数学(32534)
数学方法(32126)
中国(26471)
(25715)
(23415)
业经(22055)
理论(20907)
地方(20661)
(19777)
(17868)
(17664)
财务(17589)
财务管理(17534)
企业财务(16613)
农业(16581)
教育(15465)
(14658)
(14433)
银行(14386)
财政(13878)
(13649)
贸易(13643)
机构
大学(335504)
学院(332568)
管理(129719)
(123597)
经济(120536)
理学(111671)
研究(111086)
理学院(110339)
管理学(108351)
管理学院(107747)
中国(82758)
(72960)
科学(70775)
(66046)
(56112)
(52835)
研究所(50744)
(50397)
中心(50192)
业大(49160)
财经(49080)
(47141)
师范(46716)
北京(46223)
(44317)
农业(41160)
(40715)
(40564)
师范大学(37688)
技术(36534)
基金
项目(224992)
科学(175391)
研究(167984)
基金(160139)
(138774)
国家(137508)
科学基金(117557)
社会(103625)
社会科(97218)
社会科学(97186)
(88642)
基金项目(85482)
教育(77885)
自然(75569)
(74591)
自然科(73728)
自然科学(73707)
自然科学基金(72348)
编号(70858)
资助(65168)
成果(59654)
重点(49899)
课题(49162)
(49044)
(46922)
(46225)
项目编号(43895)
创新(42907)
科研(42729)
大学(42184)
期刊
(141373)
经济(141373)
研究(102101)
中国(69499)
学报(54945)
(54853)
科学(48575)
(47966)
管理(46828)
教育(45902)
大学(41264)
学学(37895)
农业(32721)
技术(28907)
(26319)
金融(26319)
财经(24004)
业经(22787)
图书(22764)
经济研究(21525)
(20450)
问题(18449)
(16471)
理论(16349)
(16177)
科技(15769)
书馆(15646)
图书馆(15646)
实践(15040)
(15040)
共检索到500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生  
何振一教授创立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的本源。本文提出,应当把"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且认为"社会共同需要"是贯穿整个财政理论体系的中枢。本文认为,只有把"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且从"社会共同需要"出发,才能解决目前正在困扰我国财政理论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财政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把现代西方财政理论与中国的财政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财政理论;如何理解和解释全球化条件下财政学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主权国家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的财政活动拓展为跨越主权国家的、具有全球化特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牟放  
2011年11月26日,由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社会共同需要论理论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包括老一代著名财政学家在内的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社会共同需要论"是由我国著名财政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远  
财政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学科。200多年来,财政学演变发展的历程表明了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厚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充分认识财政学具有跨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当拓宽财政学研究的领域,立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理财学的有机统一,运用财政政策和预算、税收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把现代财政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彤  
一、“社会共同需要论”学派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1987年,何振一同志推出了《理论财政学》一书,该书不仅详尽地论述了财政起源问题,而且开了以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对众多财政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数量关系)的研究以及提出相关的一些政策主张的先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生  
本文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史和我本人作为何先生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会,通过回顾和梳理何振一教授创建“社会共同需要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涵盖“财政一般”与“财政特殊”范畴的一整套包容性财政科学理论框架体系的过程,分析“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学术意义,展望“社会共同需要论”对财政科学发展的长期影响,追思何振一教授的学术贡献。本文实际上也是作者学习和研究“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初步体会和成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论我国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丛树海我国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其中以50年代为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我国的财政思想和财政学理论体系受前苏联经济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较大,初步形成我国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世运  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王世运,周巧红一、对财政性质的再认识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理论研究方面,往往重视用理性的思维方法,以“生产关系”为研究突破口,热衷于论证财政的产生发展、概念本质、职能体系、与经济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而不习惯或者说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李九领  
财政部项怀诚部长在1999 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转变财政职能, 优化支出结构, 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这一重要讲话为财政理论界提出了研究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体系这一重大课题。本文对此作些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海滨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实践探索,而且需要理论重塑。然而,要重塑并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理论,却面临着不同寻常的困难。一方面,传统解释在特定境域的构造,意味着要有足够的理论勇气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习惯意向在思维深层的凝结,反映出要用超常的智慧探思化解先验误导。令人欣喜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博士点导师们经过数十载艰辛研究和探讨,结集出版的《重构财政理论的探索》(吴俊培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至上的时代,尽管没有一个政府公开这样宣称,但实际上经济主义作为核心意识形态,已渗透于现代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最深入人心的"硬道理"。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晔  
本文首先比较了社会共同需要论与西方公共财政论的同异,并结台财政理论界学者若干观点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谈及对财政学科建设的思考。本文认为,要在我国传统财政本质观上发展公共财政论,主要将面临价值理论差异上的重大理论障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学理论体系──第六次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科研讨论会纪要1994年10月下旬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了第六次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科研研讨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松森  叶子荣  
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学理论体系──第六次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科研研讨会综述李松森,叶子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财政学理论面临着改革实践的严峻挑战,重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学理论体系,更新财政学内容的呼声日益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近些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对“财政学”与“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以及“财政管理学”诸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有争论。由于搞清楚这些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财政学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所以本文也对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财政学”与“公共财政学”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都用“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