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6)
- 2023(6375)
- 2022(5005)
- 2021(4340)
- 2020(3470)
- 2019(7922)
- 2018(7729)
- 2017(15031)
- 2016(7742)
- 2015(8746)
- 2014(8625)
- 2013(8704)
- 2012(8548)
- 2011(7860)
- 2010(8206)
- 2009(8144)
- 2008(6648)
- 2007(5697)
- 2006(5317)
- 2005(4785)
- 学科
- 济(59314)
- 经济(59279)
- 管理(20524)
- 地方(18542)
- 业(16008)
- 方法(14682)
- 数学(13063)
- 数学方法(13011)
- 地方经济(12768)
- 企(12054)
- 企业(12054)
- 中国(11298)
- 业经(11129)
- 农(9997)
- 学(8858)
- 产业(7740)
- 环境(7467)
- 农业(7249)
- 融(7002)
- 金融(7000)
- 经济学(6940)
- 制(6749)
- 财(6626)
- 发(6046)
- 和(5921)
- 体(5894)
- 总论(5793)
- 信息(5761)
- 贸(5699)
- 贸易(5693)
- 机构
- 学院(115635)
- 大学(114105)
- 济(60166)
- 经济(59140)
- 研究(43491)
- 管理(41255)
- 理学(34868)
- 理学院(34426)
- 管理学(34015)
- 管理学院(33776)
- 中国(33029)
- 财(24454)
- 京(23915)
- 科学(23239)
- 所(20929)
- 经济学(20120)
- 中心(19254)
- 财经(19180)
- 研究所(18731)
- 经济学院(17769)
- 江(17684)
- 经(17219)
- 范(15831)
- 师范(15758)
- 院(15711)
- 北京(15068)
- 农(14469)
- 州(13974)
- 财经大学(13887)
- 业大(13468)
- 基金
- 项目(72320)
- 科学(57346)
- 研究(55717)
- 基金(52110)
- 家(43944)
- 国家(43562)
- 社会(38090)
- 科学基金(37882)
- 社会科(36100)
- 社会科学(36091)
- 省(28453)
- 基金项目(27616)
- 教育(24081)
- 划(22887)
- 编号(21973)
- 自然(21623)
- 自然科(21030)
- 自然科学(21025)
- 自然科学基金(20624)
- 资助(20428)
- 发(18088)
- 成果(17563)
- 国家社会(16263)
- 重点(16095)
- 部(15637)
- 课题(15582)
- 发展(15497)
- 展(15295)
- 济(14843)
- 经济(14700)
共检索到185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华
文章在分析当前"用工荒"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结构变化及区域间就业比较利益调整是引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用工荒"现象是对现有发展模式的挑战,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文章提出,要充分利用"用工荒"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通过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措施,推进中国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健康均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用工荒 城镇化 经济转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潘啸松 杨威
总结"用工荒"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企业和政府联手应对"用工荒"的对策。认为企业要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降低用工依赖、提高效率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来化解用工高成本,变革企业管理减少员工流失。政府要通过加快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用工供给、推动农民工与市民在住房保障等方面平权、优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构建"少取多予"的财税扶持等措施,帮助企业应对"用工荒",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用工荒 企业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耀
<正>在后疫情时代,社会信心不足、经营预期不稳仍是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国家及时出台“民营经济31条”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文章通过梳理分析一系列对民营经济的利好政策,明确债券市场在其中的重要定位和关键作用,指出要继续通过优化债券发行结构加强中小企业支持,拓展信用保护产品降低信用识别成本,强化自律机制管理和违约制度建设等方式,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更加均衡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雄 刘山川
"民工荒"是指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荒"既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也是我国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民工荒"的本质是"权利荒",即农民工平等地位的沦落和平等权利的缺失。破解"民工荒"问题的根本思路应当是:依法回归农民工的平等地位与平等权利,深化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构筑以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为根本的劳动用工制度体系。
关键词:
民工荒 平等就业权利 用工体制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志良,王焦政,张心学,李道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两高一低"的特征,即过高的投资、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及逐渐走低的消费率。"两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投资效率低下;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和贸易摩擦的增加;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拉大影响了消费的增长;服务业发展缓慢导致就业不充分。文章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建议:一是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加技术创新投资;二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以刺激消费。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颖
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作为政府治理和宏观调控基本工具和手段的税收安排起着重要作用。嘉兴市是浙江省长江经济建设带的重要地区,近年来产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模式,落后于全省"三、二、一"模式,嘉兴市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区竞争优势尤为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嘉兴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税源构成,从产业税源视角提出产业结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十二五"期间主要税改政策对嘉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最后依据"十三五"时期税制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抓住系统性税改契机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颖
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作为政府治理和宏观调控基本工具和手段的税收安排起着重要作用。嘉兴市是浙江省长江经济建设带的重要地区,近年来产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模式,落后于全省"三、二、一"模式,嘉兴市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区竞争优势尤为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嘉兴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税源构成,从产业税源视角提出产业结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十二五"期间主要税改政策对嘉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最后依据"十三五"时期税制和税收征管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光华
ECFA给两岸银行业带来的机遇ECFA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贸投资合作的新纪元,也给两岸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为两岸银行的跨境经营与合作注入了全新的动力。第一,两岸银行互设经营性机构的通道已打开,将加快扭转两岸"大经贸、小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贵华
一 遂宁市市中区是1985年撒县建市时新设立的一个县级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乏、从口众多、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丘陵农业大县(区)。国民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1985年,在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了76%。工业仅占11.5%;在国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87.9%。在工业内部,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也很单一,主要是机械和食品加工两大行业,并且规模很小,主导能力不强。由于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正义,徐小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勇
文章从技能型劳动者的分类界定入手,对不同类型劳动者所面临的"用工荒"现象及其成因机制进行微观视角的分类研究。结果发现,当前的"用工荒"现象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劳动者短缺,其中非技能型劳动者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比例和无保障的弹性用工模式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供给激励不足,随着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此类"用工荒"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而造成技能型劳动者短缺的原因,既包括经济转型发展使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结构性增长,也有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劳动者供给数量不足。技能型劳动者培育过程中的劳资双方行为"协调失灵"、政府职能缺位、社会化培训体系建设滞后和劳动力市场的无序发展等因素都是导致技能型劳动者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转型发展要求、进而导致技能型劳动者"用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建清
2004年2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得到持续提高,风险抵补能力明显增强。八年多的实践探索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也为新时期下进一步完善资本监管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球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银监会积极借鉴从巴塞尔协议Ⅱ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改革成果,将国际标准与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