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83)
- 2023(19116)
- 2022(15658)
- 2021(14314)
- 2020(11959)
- 2019(26752)
- 2018(26588)
- 2017(51218)
- 2016(28300)
- 2015(31103)
- 2014(30929)
- 2013(30638)
- 2012(27754)
- 2011(24679)
- 2010(24278)
- 2009(22511)
- 2008(22394)
- 2007(19861)
- 2006(17403)
- 2005(15649)
- 学科
- 济(116195)
- 经济(116060)
- 业(102217)
- 管理(91804)
- 企(90993)
- 企业(90993)
- 方法(51334)
- 数学(41336)
- 数学方法(40893)
- 业经(36787)
- 农(35276)
- 财(35138)
- 中国(30084)
- 务(25754)
- 财务(25683)
- 财务管理(25657)
- 农业(25104)
- 企业财务(24432)
- 学(23441)
- 制(21988)
- 技术(21769)
- 地方(21193)
- 理论(20628)
- 贸(20045)
- 贸易(20037)
- 和(20008)
- 易(19472)
- 划(18550)
- 策(17695)
- 环境(17538)
- 机构
- 学院(402909)
- 大学(400091)
- 管理(160012)
- 济(159382)
- 经济(156109)
- 理学(138370)
- 理学院(136879)
- 管理学(134551)
- 管理学院(133831)
- 研究(133445)
- 中国(100254)
- 科学(85709)
- 京(85324)
- 农(75710)
- 财(73347)
- 所(68077)
- 业大(65331)
- 研究所(62329)
- 农业(59891)
- 中心(59660)
- 江(59494)
- 财经(59104)
- 经(53910)
- 北京(53123)
- 范(49924)
- 师范(49322)
- 院(48256)
- 州(47969)
- 经济学(47450)
- 财经大学(43875)
- 基金
- 项目(276790)
- 科学(217058)
- 基金(201248)
- 研究(196797)
- 家(177933)
- 国家(176394)
- 科学基金(151079)
- 社会(124646)
- 社会科(118171)
- 社会科学(118136)
- 省(109035)
- 基金项目(106891)
- 自然(100116)
- 自然科(97821)
- 自然科学(97792)
- 自然科学基金(96071)
- 划(91425)
- 教育(88861)
- 资助(81911)
- 编号(78894)
- 成果(62529)
- 重点(62023)
- 部(59554)
- 创(59225)
- 发(59011)
- 创新(54805)
- 课题(53837)
- 科研(53239)
- 业(53058)
- 国家社会(51583)
- 期刊
- 济(174652)
- 经济(174652)
- 研究(112992)
- 中国(73813)
- 学报(70401)
- 农(69803)
- 科学(62603)
- 管理(61392)
- 财(58621)
- 大学(52253)
- 学学(49752)
- 农业(47927)
- 教育(38702)
- 技术(34056)
- 融(33844)
- 金融(33844)
- 业经(30964)
- 财经(29215)
- 经济研究(27743)
- 业(27430)
- 经(25057)
- 问题(23176)
- 技术经济(20773)
- 版(20418)
- 科技(20203)
- 现代(19048)
- 图书(19033)
- 商业(18488)
- 业大(18378)
- 理论(17834)
共检索到58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咏梅 王晓艳 赵金凯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信息效应”和“融资效应”,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底层技术运用”和“技术实践应用”均可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性低的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企业应该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增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以谋求持续稳定的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振杰 王桉迪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变量,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进盈余反应系数,即增进当期盈余信息对公司未来市场回报的预测能力,且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增进盈余反应系数。同时企业价值的提高和融资约束的降低均会强化数字化转型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增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彬 崔秀娜
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盈余持续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盈余持续性对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了更高的盈余持续性和研发投入水平,但并未发现两类企业在盈余持续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盈余持续性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从多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盈余持续性 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 国有控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宏斌 季荣花 李临风 王一帆
选取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和适用条件。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盈余价值相关性。(2)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获取效应”和“经营稳定效应”两条路径来提升盈余价值相关性;(3)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提升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和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盈余价值相关性、改进信息质量和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盈余价值 信息质量 决策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丹秋 李月娥 陈翠 陈小江
本文主要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了评价,将会计盈余分为应计成分和现金流成分,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会计盈余中各成分的持续性,论述了持续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盈余 持续性 盈余质量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边泓 贾婧 张君子
以会计盈余激进程度发生反转来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会计盈余操控行为下的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没有显著的盈余操控行为时,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的持续能力没有显著差别;在首次发生盈余操控行为后,平滑收益动机下的负向盈余管理导致未来盈余的较小波动,使得会计盈余整体呈现较强的持续能力;而在其他动机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下,未来盈余的波动性难以预测,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都不具备持续能力。
关键词:
会计盈余激进度反转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有红 吴珊珊
文章根据互联网企业轻资产、高风险、未来盈余持续能力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盈余评价体系应用于互联网企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并阐述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贤环 王翠
基于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从企业盈余可持续性的微观视角,选取2008—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盈余可持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脱离实业、从事偏离主业的影子银行业务降低了其盈余可持续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通过挤出主业投资和提升财务风险而降低了盈余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较高的媒体关注和分析师关注以及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其盈余可持续性水平的负面作用。所得结论能够丰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和盈余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我国"防风险"任务的完成和非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爱武 张新民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较高的盈余持续性预示着企业的盈余质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平稳并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盈余持续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我国A股市场2007—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资源配置战略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主导型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要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进一步区分具体的盈余构成后发现,经营主导型公司核心利润的持续性显著强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但其投资收益的持续性显著弱于投资主导型公司。上述结论表明,盈余及其构成的持续性均会受到公司资源配置战略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既为公司资源配置战略影响盈余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又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透过战略本质看清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基于薪酬改革的制度背景,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薪酬管制对企业盈余持续性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薪酬管制对企业盈余持续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皆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时,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也存在差异,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相较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且对中央国企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也相较地方国企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会显著增强薪酬管制与盈余及其组成部分持续性之间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薪酬管制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而且为推进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薪酬管制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静 刘娟
获取会计盈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提升会计盈余持续性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融资约束对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检验了企业成长性和管理层能力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显著抑制企业的会计盈余持续性,且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与成长性较差的企业相比,成长性较好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小,对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的负向影响较弱;管理层能力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管理层能力越大融资约束对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越小。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盈余影响效应的研究,对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妍
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具有双刃剑效应:在分散非系统性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分散了企业的资源。本文从经营业务和经营区域两个角度拆解多元化经营,利用流通企业数据研究了多元化经营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流通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降低了盈余持续性;第二,流通企业经营区域多元化提高了盈余持续性,且会弱化经营业务多元化的负面作用;第三,流通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通过降低偿债能力而降低盈余持续性。本文结合“聚焦主责主业”的现实背景,为流通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策略和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贡献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琰 李怡宗
从高息委托贷款活动不可持续性、项目风险性等特点出发,讨论了这类活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息委托贷款存续期间的企业有着较低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较低盈余持续性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持续性较低。同时盈余价值相关性分析显示,高息委托贷款组的企业,营业利润的价值相关性较低,营业外利润并没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以上证据说明,对于投资者而言,高息委托贷款的收益并未带来实质上对企业股价看法的改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景奇 孟卫东 陆静
本文在运用EBO模型计算了不同企业不同年份终端隐含价值的基础上,对影响终端隐含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预测期盈利能力、行业市场占有率、负债/资产比率、固定成本结构对终端隐含价值有显著正的影响,证明了代理理论适合我国国情,企业负债有利于企业盈利的长期可持续性;而企业规模、投资规模对终端隐含价值有显著负的影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善冲 萧淼方 朱颖楠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不同持股期限的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盈余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对企业盈余的持续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制度环境是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外部因素,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积极的发展长期型机构投资者,改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