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2)
- 2023(3249)
- 2022(2898)
- 2021(2795)
- 2020(2129)
- 2019(4967)
- 2018(5022)
- 2017(9292)
- 2016(5127)
- 2015(5856)
- 2014(5592)
- 2013(5422)
- 2012(5055)
- 2011(4466)
- 2010(4329)
- 2009(3722)
- 2008(3441)
- 2007(2985)
- 2006(2534)
- 2005(2097)
- 学科
- 济(16469)
- 经济(16451)
- 管理(11193)
- 业(9436)
- 地方(7159)
- 企(7030)
- 企业(7030)
- 农(6013)
- 中国(4814)
- 方法(4727)
- 业经(4098)
- 农业(4086)
- 数学(3854)
- 数学方法(3799)
- 学(3615)
- 财(3546)
- 理论(3375)
- 地方经济(3143)
- 环境(3134)
- 和(2971)
- 教学(2959)
- 教育(2858)
- 制(2796)
- 贸(2536)
- 贸易(2530)
- 易(2367)
- 技术(2290)
- 资源(2244)
- 划(2202)
- 工作(2140)
- 机构
- 学院(61328)
- 大学(59001)
- 管理(21545)
- 研究(20778)
- 济(19606)
- 经济(18973)
- 理学(18269)
- 理学院(17901)
- 管理学(17562)
- 管理学院(17439)
- 中国(15786)
- 科学(14000)
- 京(13326)
- 范(10735)
- 师范(10676)
- 中心(10410)
- 江(10042)
- 农(9854)
- 所(9840)
- 财(9410)
- 业大(9304)
- 研究所(9034)
- 师范大学(8614)
- 州(8432)
- 技术(8358)
- 院(8198)
- 北京(8082)
- 农业(7686)
- 职业(7381)
- 财经(7049)
- 基金
- 项目(43575)
- 研究(34375)
- 科学(33761)
- 基金(28999)
- 家(24916)
- 国家(24641)
- 科学基金(21159)
- 社会(19921)
- 省(18975)
- 社会科(18702)
- 社会科学(18695)
- 基金项目(16439)
- 教育(16040)
- 编号(15878)
- 划(15537)
- 自然(13390)
- 自然科(13016)
- 自然科学(13013)
- 成果(12864)
- 自然科学基金(12741)
- 课题(11216)
- 资助(10464)
- 发(10001)
- 重点(9761)
- 年(9701)
- 创(9146)
- 项目编号(9073)
- 规划(8659)
- 部(8535)
- 创新(8486)
共检索到9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鲁晓波
本文通过解析"大美育"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教育理念,探讨了"大美育"概念下的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如何通过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关键词:
大美育 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 艺术设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寿其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这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可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鲜明导向,开发潜力是落实关键。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摆在最重要位置,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思政工作 思维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尹冬梅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迫切需要尊重把握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规律。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站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学习观念转变、融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前沿。现代社会科学与中国古代智慧都在提示我们,思政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应重在过程、落在个体、入在人心。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从尊重和把握学生的教育规律、成长规律入手,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铁铮 王栋 刘忆
在获北京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的基础上,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继续对新时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索,创造性地构建了"大宣传"新格局,推动了学校工作开展,促进了大学文化建设。学校党委构建了全面参与的大宣传工作体系,突破了传统宣传工作队伍单一的困境;构建了全面覆盖的大宣传工作内容,突破了传统宣传工作内容单一的误区;构建了全面建设的大宣传工作阵地,突破了传统宣传工作媒体单一的局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郑嘉伟
未来,金融稳定委员会将统筹金融对外开放和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各开放项目协同共进,推进经济从"斯密增长"向"熊彼特增长"转变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回顾金融开放,我们会发现,金融开放正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其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期初,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目的在于"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调整高估的汇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外汇短缺,筹措资金发展本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焕波 谢林
我国开放进程中存在区域开放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开放程度较低、区域开放与区域一体化不协调、区域开放战略重点不均衡等问题,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区域互联互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构建丝绸之路自贸区,提升三四线城市开放水平,推动跨区域设立对外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快航空自由贸易港建设,开辟特色开放城市,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区域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区域 开放 协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刚 张蕊
高校校外合作能加快高校发展,同时带动多方不断进步。高校校外合作存在两方面困境:高校合作方认同度不高,校外合作模式机制不足。可实施以下策略:提升高校服务能力,加大与政府合作;扩大学校参与程度,开展与行业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力争合作深入化;塑造校企职业形象,形成协作共同化;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实现合作多元化。
关键词:
高校 校外合作 新格局 构建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国家“七五”计划按经济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在这三大地带中,东部凭借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率先对外开放,经济迅速腾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西部根据其与邻国接壤的边缘位置,提出“沿边开放”发展战略,国家正在加紧实施,其经济亦以超越中部的架式紧逼沿海呈加速发展态势;深居我国内陆腹地,既不靠“海”又不沾“边”的中部,因开放的份量不足,力度不够,面对东西两面夹击和周围的崛起已呈塌陷之势。一直作为支撑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坚强后盾的中部,其支撑功能已渐趋弱化。实践证明: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开放则发展,不开放则落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蕾
本文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需求层级理论,将纳税人的需求依次划分为生存保障需求、权益保障需求、公正文明高效办税需求、持续发展需求、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需求;并针对纳税人的五个需求,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和经验、分析我国纳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纳税服务 需求层次 纳税人权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栋生
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提出以后,我国已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区域政策体系。本文对我国4大区域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勾画了东西南北中大协调、共发展的崭新格局;并对各省级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省内区划 发展轴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龙 高德步 谢毓兰
西部地区作为中长期中国深度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主战场,在"十四五"时期,应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总体框架下,以生态保护、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在尊重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的基础上,按照"各取所长、各司其职"的原则对地区内部进行精细划分、精准施策;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水系为引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共进,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大保护"格局;以西部经济走廊衔接国家战略,打造纵贯南北、双向开放的"藏羌彝—阿尔泰—通古斯"文化旅游大走廊,形成陆海互联、东西互济的"大开放"格局;以"四个突破"为手段,提升西部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以"高效率"促进"高质量"。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久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平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与旅游空间重构的实践经验。最后,文章以郑西高铁为例,对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国良
全程和全方位是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两个维度,育人全程性和全方位性的强弱决定了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效性。本文基于矩阵式定位模型,提出了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二维四分模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矩阵式模型 大思政 育人格局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