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8)
2023(6818)
2022(5392)
2021(5598)
2020(4290)
2019(10268)
2018(10134)
2017(16868)
2016(10254)
2015(11985)
2014(11753)
2013(10918)
2012(10280)
2011(9594)
2010(9615)
2009(8283)
2008(8073)
2007(6911)
2006(6151)
2005(5862)
作者
(24142)
(20153)
(20022)
(19581)
(12964)
(9607)
(9323)
(7970)
(7914)
(7244)
(6948)
(6739)
(6587)
(6490)
(6438)
(6307)
(6099)
(5901)
(5875)
(5843)
(5388)
(4839)
(4761)
(4662)
(4608)
(4510)
(4471)
(4405)
(4096)
(4089)
学科
(33842)
经济(33801)
教育(19824)
管理(19440)
中国(19336)
(16411)
方法(15406)
数学(14037)
数学方法(13934)
(12336)
企业(12336)
(9852)
贸易(9843)
(9747)
理论(9071)
(8626)
教学(8152)
(7301)
(7200)
(7190)
(6730)
发展(6207)
(6085)
关系(6070)
业经(5856)
(5701)
银行(5701)
(5633)
金融(5633)
(5615)
机构
大学(137361)
学院(129650)
(56192)
经济(55158)
研究(53689)
管理(41187)
中国(36457)
理学(35200)
理学院(34686)
管理学(34149)
管理学院(33870)
(31471)
教育(29022)
(27793)
师范(27670)
科学(27380)
(25718)
(24216)
研究所(23471)
师范大学(23367)
中心(22270)
北京(21794)
财经(19539)
经济学(19122)
(19104)
(18767)
(18264)
经济学院(17205)
技术(15976)
职业(15388)
基金
项目(82329)
研究(70131)
科学(67237)
基金(58937)
(50327)
国家(49808)
社会(43958)
科学基金(41715)
教育(41622)
社会科(41503)
社会科学(41496)
编号(29534)
基金项目(29161)
(28758)
(27754)
成果(27198)
资助(24567)
课题(24313)
自然(23149)
(22680)
自然科(22661)
自然科学(22656)
自然科学基金(22293)
教育部(20807)
(20338)
重点(20325)
中国(20070)
(19004)
(18560)
国家社会(18517)
期刊
(58260)
经济(58260)
研究(53895)
教育(51363)
中国(38604)
(17209)
管理(16200)
科学(15866)
学报(15474)
技术(15397)
大学(13929)
职业(13338)
(13238)
学学(11127)
经济研究(10892)
(10555)
金融(10555)
财经(10503)
农业(9913)
(9724)
世界(9373)
(9312)
技术教育(9014)
职业技术(9014)
职业技术教育(9014)
国际(8985)
(8249)
论坛(8249)
问题(7750)
(7110)
共检索到212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成斌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研究要坚持政治方向与学术探索相统一,运用新思维,抓准真问题;坚持理论研究与服务实践相统一,探索新模式,做好真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达成相统一,开拓新境界,推动真创新;坚持扎根本土与学习借鉴相统一,作出新贡献,确保真管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剑波  薛天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伟  刘海军  
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国之大者”,怎样理解和践行“国之大者”等基本问题。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和重要政治能力。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脉络清晰、逐步深入、内容丰富、指向明确。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即“国之大者”是事关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事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大纲”;蕴含了让人民生活幸福的价值旨归;明确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站位高远讲格局、勇于担当讲使命是理解和把握“国之大者”的原则遵循。践行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积极统揽两个大局。全面总结和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对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意义重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房剑森  薛天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书栋  
一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和1999年开始的空前规模的大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复兴  朱月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新论断。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伦轩  陈·巴特尔  
金砖国家的崛起正在引起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变化,其中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转型引起广泛关注。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转型不同,国家行为在"金砖四国"的高等教育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等教育转型中的国家行为是以国家名义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实施的战略行动,突破了具体行政行为的边界,具有一定的不可诉性。"金砖四国"的转型经验表明,这种国家行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冲击-回应"模式为作用机理,其终极目的是获得政府统治的政治合法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延明  
我和《中国高等教育》的结缘,始于1983年《高教战线》第三期,刊登了我采写南京大学王颖教授的稿件,后来又发了几篇,想来已经整整35年。35年,倏忽之间。我与《中国高等教育》相知,相交,不离不弃,互相欣赏。我总以为,一本好的期刊,一定是经世致用的。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互相帮衬,相得益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青  马杰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战在金融一线,先后从事信贷、扶贫、共青团等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不忘初心,辛勤耕耘,心怀国开行人“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担当,以饱满的热情、敬业的精神和拼搏的干劲对待所承担的每项工作。他以满腔热忱开拓业务,勇做发展的“拓荒人”,他以满怀赤诚投身脱贫,担当群众的“暖心人”,他以满满激情激扬青春,乐为青年的“知心人”。他用智慧和汗水践行了矢志不渝金融报国的使命担当,先后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金融青年服务明星”“国家开发银行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开发银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他就是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刘博。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晨  
教育部"九五.211"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建设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于"十五"期间与"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一起合并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项目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完成了题为《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规划概要》的"十二五"规划,展示了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图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飞舟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提出多样化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红军  李强  
本文从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实践、教育技术方面入手,分析了发展中国残疾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多年来残疾人教育的实践经验,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创造有利于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依法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走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道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廖湘阳  周学军  
改革产物与推动力量是对我国20年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基本判断。制度缺陷以及利益冲突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存在着行政行为化、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合法性等问题。评估的科学定位、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文化的培育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积极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景是方兴未艾,一级学科评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评估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新领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阳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最根本之点还在于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30年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是以30年前的那次哲学讨论作为发端的,这就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讨论可以说是恢复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和基本命题,但是引发了一场重要的政治革命。从历史反思的角度看,它实际上是要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开创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