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4)
- 2023(7822)
- 2022(6271)
- 2021(6068)
- 2020(4772)
- 2019(10809)
- 2018(10457)
- 2017(17229)
- 2016(10575)
- 2015(12094)
- 2014(11875)
- 2013(10499)
- 2012(9695)
- 2011(8806)
- 2010(9378)
- 2009(8075)
- 2008(7923)
- 2007(7539)
- 2006(6892)
- 2005(6066)
- 学科
- 济(27288)
- 经济(27265)
- 管理(23634)
- 教育(23053)
- 业(18165)
- 中国(16903)
- 企(15788)
- 企业(15788)
- 理论(11411)
- 教学(10041)
- 农(9621)
- 方法(7890)
- 学(7885)
- 业经(7788)
- 财(7529)
- 地方(7458)
- 发(6511)
- 技术(6252)
- 制(6043)
- 数学(5863)
- 农业(5834)
- 学校(5741)
- 数学方法(5669)
- 发展(5560)
- 工作(5483)
- 展(5437)
- 研究(5377)
- 学法(5338)
- 教学法(5338)
- 思想(5223)
- 机构
- 大学(132196)
- 学院(125378)
- 研究(47690)
- 管理(38923)
- 济(37817)
- 经济(36527)
- 教育(34528)
- 理学(32692)
- 理学院(32136)
- 管理学(31161)
- 范(30875)
- 管理学院(30873)
- 京(30748)
- 师范(30735)
- 中国(28298)
- 科学(26622)
- 师范大学(25203)
- 所(22210)
- 江(22050)
- 北京(20736)
- 中心(20430)
- 研究所(19870)
- 财(19865)
- 技术(19542)
- 职业(19444)
- 院(18194)
- 州(17352)
- 农(15395)
- 业大(14963)
- 财经(14674)
- 基金
- 项目(79045)
- 研究(70767)
- 科学(63674)
- 基金(50717)
- 教育(43082)
- 家(42393)
- 国家(41801)
- 社会(40668)
- 社会科(37949)
- 社会科学(37937)
- 科学基金(35301)
- 省(33823)
- 编号(32862)
- 成果(30857)
- 划(30255)
- 课题(27987)
- 基金项目(25319)
- 年(24362)
- 规划(20665)
- 重点(20034)
- 项目编号(19703)
- 自然(19429)
- 资助(19359)
- 部(18964)
- 自然科(18941)
- 自然科学(18937)
- 性(18788)
- 自然科学基金(18553)
- 发(18402)
- 大学(18003)
共检索到216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中哲 陈雪松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大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进高等教育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必要举措。“双一流”制度的实践极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最典型的就是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并非一片坦途,而需要具有一种“自我革命”的改革本领,需要一种高校管理先进文化的培育、民主机制的建立以及以行政权力治理为导向的大学治理制度改革。
关键词:
“双一流” 高等教育 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双一流"背景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应着重完善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深化东部"双一流"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学科帮扶,建立西部高校人才岗位制度和特殊津贴制度,建设西部高校国家级学科平台,加快西部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维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业财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国内外业财融合有关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阐明高校业财融合应用的主要领域,并得出结论:业财融合应贯穿于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进高校财会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双一流"高校应在业财融合方面起示范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双一流”建设 业财融合 大数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东 赵幸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权力从政府行政控制为主走向多元共治、制度从实践探索走向完善创新、文化从遵从走向自觉自信的新特点。然而,实践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着权力失衡、制度局限、文化遵从的现实困境,这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实施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为此,应从治理呈现、制度创新、文化自觉三个维度重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全面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改革内容与战略选择。"双一流"建设政策设计要强化绩效考核并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因此,有先进的价值取向并构建出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国际化办学绩效评估体系是前提。基于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及其国际化发展特征的理解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在对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估时,要树立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统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策略相统一、质量提升和价值贡献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导向构建绩效评估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燕 杜碧威 孙雅静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高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六个主要矛盾,然后以化解财务管理中的矛盾、切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四项基本能力”和实施高校财务管理“两项基础工程”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财务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超
教师参与学科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其参与学科治理在推动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多元整合价值。但在学科治理实践中,教师参与学科治理面临着学科发展自主性与学科管理行政化、学科治理民主性与教师权责边界模糊、学科治理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等多重矛盾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应确立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民主参与、利益公共性和权力共享原则和范畴,构建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情—利—权—责"一体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和创新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科组织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宏伟 王玮
开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基础和关键,人才培养是核心,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观察研究生教育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现象,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两个方面对学科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据此,结合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营造环境、开拓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改革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同济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树军
"双一流"建设战略为高校教师流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高校、学科和教师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序流动则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学科结构失衡、区域教育不公以及教育生态恶化等问题。本文从主体、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剖析了高校教师无序流动问题,指出应从科学统筹教师薪酬待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环境、重视人才的"外引"与"内培"、完善人才流动法规等五个方面来规范高校教师流动。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教师流动 治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汪甜甜 邓猛
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体验"视角,采取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研究路径,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残障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本土文化情境下残障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体验的内容维度与逻辑解释的理论框架。残障大学生在高等融合教育中面临着校园无障碍环境"有障碍"、学业支持匮乏、人际交往不畅与残障身份被误读的多重困境,其困境表征是高等教育领域精英主义体制传统与平等主义现代价值相冲突的结果。残障大学生呈现出"默默无闻的承担者"与"自身权利的倡导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承担与应对图式,其应对机制映射出社会历史文化积聚之下,传统残疾观在高等教育机构与残障个体之中的传承与演变。高等教育机构与残障学生个体都应提高残障意识并采取积极行动,以优化残障大学生的高等融合教育体验,提高高等融合教育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海峰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一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双一流"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管理体制机制、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以期为推动"双一流"工程良好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一流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管理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航 李成明 白柠瑞 曲扶摇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提升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十分地重要。文章基于相关研究,提出教育经费、人力资本和地区经济社会外部环境三大类型影响因素的相关假定,并利用DEA-Tobit模型来探究这三大类型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费投入水平和地区人均受教育程度与纯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关系,但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取决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的叠加;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和人员结构对高等教育综合效率具有正向关系,且人员结构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都具有正向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正向作用。为此,本文提出建议,我国应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加大高等教育人才引进力度,推动高等院校体制改革,发挥微观主体积极作用,在统筹全国范围高校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各省份内部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瑗彬 牟向伟
当前职教专硕教学研究能力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制约了高层次职教师资人才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在培养和提升职教专硕教研能力过程中,组建了由学术导师(校内专业"双师型"教师)、行业企业导师和职业学校导师三方协同的导师组,建立"研究生学术委员会—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各专业方向导师组—职业学校导师团队—行业企业导师团队"五位一体的导师组负责制运行和管理机制;遵循研究生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习得规律,在培养的全过程中分阶段融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环节,建立阶梯递进式教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泽 刘星月 李易轩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以财政自主度为代表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与新预算法的要求,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的非限定用途部分纳入地方可自主支配财力,设计新型的精细化财政自主度指标。使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和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测评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 6—2020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东中西部差异,探究财政自主度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财政自主度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提升西部地区财政自主度最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财政自主度是显性因素中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最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非限定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优化高校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地区特色产业链等建议,以推动“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关键词:
财政自主度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华伟
书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探索作者:蒋南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888325出版时间:2020年4月定价:55元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科研创新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即是大学生信息辨识、获取、加工、利用和交流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科研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升级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