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4)
- 2023(17298)
- 2022(14905)
- 2021(13960)
- 2020(11531)
- 2019(26576)
- 2018(26430)
- 2017(49202)
- 2016(27878)
- 2015(31709)
- 2014(32050)
- 2013(30877)
- 2012(28581)
- 2011(25760)
- 2010(25808)
- 2009(23003)
- 2008(22021)
- 2007(19324)
- 2006(16940)
- 2005(14624)
- 学科
- 济(100958)
- 经济(100842)
- 管理(73712)
- 业(68684)
- 企(56283)
- 企业(56283)
- 方法(44482)
- 数学(37911)
- 数学方法(37385)
- 中国(30045)
- 农(29781)
- 学(24833)
- 地方(24100)
- 业经(23561)
- 财(23442)
- 技术(21452)
- 理论(20708)
- 农业(19997)
- 制(19834)
- 贸(18259)
- 贸易(18251)
- 易(17664)
- 教育(17338)
- 和(16775)
- 环境(16705)
- 融(15697)
- 金融(15688)
- 银(15271)
- 银行(15201)
- 行(14478)
- 机构
- 学院(381514)
- 大学(376056)
- 管理(143322)
- 济(138875)
- 经济(135332)
- 研究(131778)
- 理学(123516)
- 理学院(121970)
- 管理学(119625)
- 管理学院(118943)
- 中国(94310)
- 科学(85652)
- 京(82186)
- 农(68120)
- 所(67981)
- 研究所(62380)
- 财(62342)
- 江(61686)
- 业大(61322)
- 中心(59383)
- 范(54860)
- 师范(54241)
- 农业(53487)
- 北京(51283)
- 技术(50832)
- 财经(49353)
- 院(48733)
- 州(47349)
- 经(44734)
- 师范大学(43438)
- 基金
- 项目(263965)
- 科学(205433)
- 研究(195187)
- 基金(184631)
- 家(162351)
- 国家(160890)
- 科学基金(136007)
- 社会(117087)
- 社会科(110574)
- 社会科学(110540)
- 省(108488)
- 基金项目(98457)
- 教育(93435)
- 划(91054)
- 自然(88993)
- 自然科(86809)
- 自然科学(86781)
- 自然科学基金(85158)
- 编号(82839)
- 资助(75236)
- 成果(67435)
- 重点(60542)
- 课题(59993)
- 发(57645)
- 部(57082)
- 创(55118)
- 创新(51233)
- 科研(50038)
- 项目编号(49704)
- 计划(48536)
- 期刊
- 济(155393)
- 经济(155393)
- 研究(107850)
- 中国(84521)
- 学报(65204)
- 教育(61247)
- 农(60784)
- 科学(57810)
- 管理(51403)
- 大学(48204)
- 财(46445)
- 学学(44921)
- 农业(42406)
- 技术(41075)
- 融(28697)
- 金融(28697)
- 业经(25994)
- 经济研究(23311)
- 业(22525)
- 职业(22280)
- 财经(22242)
- 图书(21967)
- 科技(20551)
- 问题(19760)
- 经(18996)
- 坛(18860)
- 论坛(18860)
- 版(18622)
- 技术经济(18053)
- 资源(17992)
共检索到56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芮明珠
以“五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体系构建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针对高职学生成长特点,以“五育”为导向,紧扣综合素质培养重点、顶层设计保障评价体系构建、合理设置评价内容,量化评价过程、统一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等路径,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文章为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悦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始尝试构建"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体系,作为学院全域视野下"大课程观"课改的重要支撑。"一体化"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现代化、人本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要求。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定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构建涵盖教学、学生、就业、校社企合作等的"一核四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即以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推进人才培养,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立体化、评价内容科学化、评价结果应用综合化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对丰富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具有积极的推...
关键词:
学生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 体系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继玉
素质育化体系是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特征,在这种体系下,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融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体训练、情境表演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素质育化 心理特点 课程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刚群
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制度保证、资金扶持、基地实战、培训引导、氛围推动"五位一体的高职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完善了大学生创业服务新举措,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创业园 高职 创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盛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在中外合作项目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日渐凸显出效果。通过对双语教材的选用、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旨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创业 心理素养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定樑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能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职教育 职业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秋民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要大力简政放权,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是其最重要的举措之一,这一重大改革随之成为各大媒体及各高校谈论的焦点。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将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强调"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个重大变化,各高职院校都必须重新调整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育观念,打破原来唯"证书论"的理念,探讨高职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路径。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 港口物流专业群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法文 郑红梅
PDP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和专业教学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具有非常有效的辅助作用,该系统按照学生素质的分类分为六组:职业了解程度、压力应对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专业技能、英语电脑能力。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施测,按技能主指标分类对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技能随年级的上升而显著提高,而压力应对、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等重要核心能力的获得感没有随年级的上升而明显提高。应当调整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方略,完善PDP系统并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PDP 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俊
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竞赛体系的实践探索为例,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和要素,并提出职业素质竞赛体系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度、人才培养贡献度和企业用人满意度的三大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竞赛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步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既定的大政方针,高校在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同样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四大使命。因此,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文化可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归宗于大学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滋养于职场文化的校园和谐文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现实,围绕核心,扎根传统,结合企业,走出了一条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创新之路。
关键词:
高职文化 特征认识 实践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伟华 洪震
人文素质是高职生整体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职生的素质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依据高职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中的数据,分析高职生文化知识层面、人生价值层面、责任意识层面、道德行为层面的人文素质状况,分析了高职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生 人文素质 现状 成因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征文
实践教学则是实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需从人才培养定位出发,根据岗位需求构建专业核心技能体系,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同时建立系列保障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国强
弥补涉海高职校园文化积淀薄弱短板,实现其特色与品牌培育的创新路径在于:一是基于"海字号"办学理念和学科专业优势精心培育涉海高职校园文化特色与品牌;二是整合传统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地域文化资源以丰富涉海高职校园文化内涵;三是注重发挥校训文化在涉海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和"三风"建设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四是以"涉海系列文化节"为主体形式实现涉海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与机制的全面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步松
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点是课程,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将直接影响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以科技与人文相融、素质与能力同步为理念,以基于学院特色的校本开发、基于行业特色的校企开发、基于专业特色的品牌开发为策略,将隐性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关键词:
高职 文化素质 课程开发与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基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
传承与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开展岗位认知实习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海洋经济 提升涉海类专业建设水平
“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社会需求视角下工科高职生综合职业素质结构研究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五化”的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内生性发展视域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研究——以Z省J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教育校企一体生态发展路径探析——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