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6)
- 2023(6666)
- 2022(5428)
- 2021(5153)
- 2020(4294)
- 2019(9457)
- 2018(9540)
- 2017(18648)
- 2016(10278)
- 2015(11487)
- 2014(11434)
- 2013(11766)
- 2012(10663)
- 2011(9663)
- 2010(9918)
- 2009(9254)
- 2008(9313)
- 2007(9073)
- 2006(8291)
- 2005(7406)
- 学科
- 济(45812)
- 经济(45772)
- 农(44566)
- 业(44271)
- 管理(32754)
- 农业(29754)
- 企(24157)
- 企业(24157)
- 业经(17398)
- 方法(13264)
- 地方(12157)
- 中国(11739)
- 财(11079)
- 制(10864)
- 数学(10724)
- 数学方法(10674)
- 农业经济(10124)
- 策(9804)
- 产业(9543)
- 发(9514)
- 村(8996)
- 农村(8992)
- 技术(8628)
- 发展(7955)
- 体(7947)
- 展(7943)
- 土地(7248)
- 银(7081)
- 银行(7080)
- 劳(7072)
- 机构
- 学院(143748)
- 大学(136328)
- 济(64838)
- 经济(63530)
- 管理(61848)
- 理学(51457)
- 理学院(51025)
- 管理学(50532)
- 管理学院(50244)
- 研究(46734)
- 农(43979)
- 中国(40035)
- 农业(33104)
- 京(28656)
- 财(27909)
- 业大(27545)
- 科学(26778)
- 江(24513)
- 中心(23848)
- 所(23148)
- 研究所(20488)
- 财经(20337)
- 经济管理(19993)
- 农业大学(19886)
- 省(19018)
- 州(18952)
- 经(18361)
- 经济学(17463)
- 北京(17423)
- 业(17045)
- 基金
- 项目(90974)
- 科学(72086)
- 研究(71897)
- 基金(64483)
- 家(54675)
- 国家(54088)
- 科学基金(46958)
- 社会(46344)
- 社会科(43629)
- 社会科学(43620)
- 省(38732)
- 基金项目(34839)
- 编号(31418)
- 教育(29764)
- 划(29628)
- 自然(27637)
- 自然科(26903)
- 自然科学(26900)
- 农(26537)
- 自然科学基金(26451)
- 资助(24396)
- 成果(24140)
- 发(22728)
- 课题(20254)
- 部(19991)
- 创(19908)
- 重点(19507)
- 发展(19220)
- 制(19097)
- 业(19078)
共检索到23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桂清
农民工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以其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两大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工人阶级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加入这一群体。做好农民工工作,促进农民工群体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重要决策的政治责任,是促进企业改
关键词:
中国中铁 农民工 五同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雪松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走过的三十年道路坎坷曲折,经过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由限制到逐步规范流动、走向公平流动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终于从"盲流"走进了产业工人的行列。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发展,又用他们的劳动与探索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关键词:
盲流 农民工 产业工人 改革开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云斌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办法,促使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泉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台"给民工市民待遇"的相关政策和泉州本地市民观念进一步转变的情况下,"新泉州人"观念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泉州农民工市民化仍存在缺乏稳定职业、收入不高、居所不定等等障碍,需要进一步从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制度创新以及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转化 新泉州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伟平
2023年1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学英教授的新作《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该著作也是其主持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课题批准号:19FJKB017)的结题成果。全书共44.1万字,分5编15个章节。该著作建构了技能形成、就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新时期多元扰动下复杂多变的技术/技能变迁、就业迭代、人力资本投资,追溯了国内外低技能劳动力技能形成实践,调研了农民工接受在职培训、正规教育(高职扩招)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技能形成的内在机理。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该著作非常值得一读,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梁 苏桐湘
政策价值直接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与政策目标的确定,立足农民工就业发展权,通过构建“政策价值—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以103份广西农民工就业促进政策文本为例,设计量化标准手册与政策协同度度量模型,以量化数据客观呈现多维视角下政策协同的真实情况,深入探究农民工就业促进政策协同的路径选择偏好及其协同度。研究发现:政策价值导向下的“生存保障”与“发展共享”协同度偏低;政策工具协同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被长期忽视;“就业权益与就业质量”目标缺乏协同,影响新就业形态下农民工的稳定就业;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长期存在“就业权益”路径的协同短板等。未来应着力强化“生存保障”价值取向、创新需求型政策工具的组合应用策略、重视“就业权益”目标协同,进而强化政策合力,更好协同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就业政策 农民工 政策价值 政策协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川 鲁银梭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考察国外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员工流动,以及中国有关农民工流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独特性及其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企业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长效机制降低并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并在农民工的流动中对其实施技能培训等战略措施来提高农民工素质,从而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势在必行。基于CAS理论视角,分析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并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与CAS理论兼容性的七个指标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运用CAS理论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主体建模提出分析框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银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人力资本积累与居住环境互动关联,异质群体的融合居住通过社会互动产生诱发性人力资本投资。破解农民工住房难题应在住房保障政策下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住房价值的交换。城市公共政策应着力于以融合居住与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构建城市产业政策、住房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
关键词:
融合居住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人力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本乡镇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5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3.2%。促进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二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丰 杨少垒
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存在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亟待"就业"与企业亟待"用工"凸显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产业结构偏差。西部地区调整产业偏差,进行慎密的产业选择,成为必然。通过构建农民工产业供求模型,对农民工产业流向进行理论分析,表明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期以及在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和高端技术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偏好,限制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考察西部产业选择的宏观与微观条件,透析出西部的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城镇化水平、非农产业收入状况、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在理论模型推导和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选择思路和选择...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西部地区 产业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子舟
我国产业工人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技能形成是农民工、传统产业工人、青年技术工人等群体转型发展的关键;加快推动技能形成,是国家长治久安、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技能形成体系存在培训政策取向工具化、雇主参与意愿偏低、劳动者学习风险偏高、认证机制失灵等问题。新时期构建新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要从技能投入、技能供应、技能使用、技能评价四个环节着手,分别构建多元的成本分担体系、持续的生涯教育体系、开放的劳动力用工体系、产出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性"三个关键词,推动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发力,着眼育人系统的结构性调整,促进技能形成体系的改革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彭虹灵 蔡晋
从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出发识别相关制约因素,构建ISM-MICMAC模型,分析制约因素的层级结构,结合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寻找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震
农民工市民化是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避免出现城市二元化问题的根本途径,但目前面临户籍、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土地等一系列制度上的矛盾和障碍,亟需加快推进我国滞后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包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且普遍存在强烈的城市融入欲望。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考察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需考虑社会资本作为新型社会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本文构建社会资本调节下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促进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研进行计量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结果显示,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及社会资本对职业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调节效应均显著。鉴于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增强职业能力,优化社会资本转化渠道,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其向市民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子春
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是学不离岗的大规模在职教育,也是一种持续的、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覆盖面广、信息海量、及时性、全天候、优质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以及面向职业人,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新型产业工人培养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尝试创建新型产业工人培养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