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5)
- 2023(5914)
- 2022(4824)
- 2021(5084)
- 2020(3999)
- 2019(9435)
- 2018(9313)
- 2017(15108)
- 2016(9588)
- 2015(11648)
- 2014(11604)
- 2013(10348)
- 2012(9700)
- 2011(9296)
- 2010(9261)
- 2009(8060)
- 2008(7797)
- 2007(6879)
- 2006(6168)
- 2005(5829)
- 学科
- 济(29659)
- 经济(29627)
- 教育(21729)
- 中国(19725)
- 管理(17329)
- 方法(13513)
- 业(13114)
- 数学(12762)
- 数学方法(12623)
- 企(9363)
- 企业(9363)
- 贸(8590)
- 贸易(8581)
- 易(8508)
- 理论(8260)
- 教学(8257)
- 农(7333)
- 学(6860)
- 发(6746)
- 财(5997)
- 发展(5851)
- 展(5724)
- 关系(5452)
- 制(5392)
- 出(5356)
- 技术(5154)
- 研究(4926)
- 银(4770)
- 银行(4770)
- 行(4717)
- 机构
- 大学(131963)
- 学院(119841)
- 研究(51801)
- 济(51163)
- 经济(50222)
- 管理(35957)
- 中国(32491)
- 教育(32275)
- 理学(30870)
- 京(30831)
- 理学院(30317)
- 管理学(29650)
- 管理学院(29383)
- 范(28975)
- 师范(28893)
- 科学(26590)
- 所(24763)
- 师范大学(24342)
- 研究所(22718)
- 财(21799)
- 北京(21544)
- 中心(20514)
- 院(18551)
- 经济学(17749)
- 财经(17730)
- 江(17398)
- 经(16635)
- 经济学院(16014)
- 技术(14689)
- 研究院(14516)
- 基金
- 项目(75222)
- 研究(66041)
- 科学(62188)
- 基金(53092)
- 家(44843)
- 国家(44350)
- 社会(41251)
- 教育(40877)
- 社会科(38863)
- 社会科学(38857)
- 科学基金(36888)
- 编号(28102)
- 成果(27350)
- 省(26624)
- 划(26596)
- 基金项目(25974)
- 课题(24194)
- 资助(22313)
- 部(21349)
- 年(20242)
- 教育部(19660)
- 自然(19623)
- 自然科(19214)
- 自然科学(19209)
- 重点(19031)
- 自然科学基金(18904)
- 中国(18622)
- 大学(18539)
- 性(18143)
- 规划(18115)
共检索到200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吴冰
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明晰自我政治、道德、学术、职业等方面的期望和奋斗的目标,并培养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时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晓敏 施险峰
大学生励志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诸如体系不健全、途径不充分以及目标不鲜明等局限性,并结合志愿文化的特点,阐述了志愿文化对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志愿文化 大学生 励志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禹
当代大学生个人无意义感主要表现为人生方向的迷惘与信念归属的虚无、悲观主义的上升与英雄主义的缺失、道德选择的矛盾与角色期待的困境三个方面,这种无意义感主要归因为主体的物化导致大学生的碎片感和空虚感、竞争的激烈加大了大学生的疲惫感和宿命感、网络的依赖增强了大学生的孤独感和虚幻感。进行励志教育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励志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无意义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江峰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大学生群体的多元化。励志教育是帮助学生走出迷茫的助推器,精彩的励志课程教学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励志教育对学生能起到思想信念指引、育人文化涵养和学业目标导向等功能。伴随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实现从"师长话语"到"草根话语",从"话语教育"到"环境涵育",从"单一模式"到"融合模式"的转变,完善高校励志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
大学励志教育 文化环境 育人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宏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双重需求。我们要以"中国梦"主题教育为契机,大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青春搏击的正能量,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东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高校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社会思潮的新变化,通过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综合素质培育等,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和形式,多方式、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家华
文学经典不仅彰显了"中国梦"的渊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依据,而且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转变管理者的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诸多途径,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与文学经典教学相结合,进而使大学生对"中国梦"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
文学经典 中国梦 意义 教学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巧云 杨晖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关键词:
中国梦 信仰教育 大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岩
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目标。它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人动机,产生自我激励作用,形成持久的意志行为,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理想教育、励志教育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也是如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玉腾 陈赵阳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青春梦始终与国家梦相互交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和主力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引领当代大学生认知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以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才勇敢地肩负起实现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文静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大学生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更是祖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在经济大繁荣、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中国梦"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指路明灯、奋斗的方向。本文立足青年大学生现实需要,为了"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为了引领大学生思想,探索分析科学完善的教育方法、行之有效的教育内容、改革创新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梦 思想引领 理想信念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波 沈潇 于目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学生对未来有梦想,内心有成才的渴望,才会去奋发努力有所作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励他们确立成才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在目标的指引下,加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励志 成才导引 激励教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正武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阐释中国梦,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揭示中国梦提出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分析"三个必须",坚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志气、弘扬正气、富有勇气、勤接地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素玲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力"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思想的基础。"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形象而清晰地呈现,让大学生理想飞扬;"中国梦"离现实最近、离人民最近、离个人最近,让大学生信念坚定;"中国梦"贯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让大学生精神充实。
关键词:
中国梦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纪咏梅 张红霞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大学生将是主力军。受国际、国内环境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她开启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新的话语体系,推动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走出价值困境,开创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的实践途径。中国梦的理想一旦照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之中,便会统领其发展,并为之开创一个崭新的篇章。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